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设计素描中意象的表达,是形象的抽象再现,或是视觉形象的意象表达,也是从视觉感觉到知觉反映。它着重反映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设计素描不是简单的描摹对象,而是为了进行更深层次的表现和意象表述。设计素描中的这种意象观有助于指导设计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
汉语和维吾尔语"以身喻物"成语,即在汉语和维吾尔语成语中含有人体部位或器官名称的成语。这些成语以人体部位或器官为喻体,或者结合其他词语共同为喻体,通过转喻或隐喻的方式形成引申意义,以表达其他事物或抽象概念。本文选取汉语和维吾尔语成语为研究对象,对汉语和维吾尔语"以身喻物"成语进行分类,分析汉语和维吾尔语中以隐喻或转喻为认知手段的"以身喻物"成语在认知的形成过程中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3.
老子哲学、美学是一种立象观道的人生态度。相对于可读(解)的名,老子眷注于一种可静观的象。本文立足于象的本体自觉,揭示古典意象理论尚象特征的价值根源。老子哲学、美学与中国古典意象说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价值关联而不是理性对应。意象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根源于老子哲学、美学价值祈求的影响。在此种影响下,古典意象终于走出认知理性框架,祗向于对境界的瞩目。  相似文献   

4.
文化意象是古诗词的基本文化艺术细胞,是作者情感表达的载体,通过对古诗词中文化意象的解读可以更好地了解古诗词深层次内涵,为此提出古诗词中文化意象的解读。论述了文化意象在古诗词中存在的必然性,表述了古诗词文化意象的界定与种类,在此基础上从植物、动物、自然景象、地点、器物、时间6个方向出发对古诗词中文化意象进行解读,分析不同文化意象所表示的寓意和内涵。  相似文献   

5.
在翻译过程中,原语文本脱离原语的认知世界和认知环境,转换进入译语的认知世界和认知环境,必然会受到译者认知心理和认知方式的限制,所以正确地理解原语的认知世界和认知环境是译者与原作者沟通思想、形成契合的重要前提。该文从认知隐喻视角探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概念结构,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分别从概念隐喻的三维度,即结构隐喻、本体隐喻、方位隐喻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总结不同隐喻特点及翻译方法,从认知隐喻视角探究翻译,研究隐喻的工作机制映射,总结出省略喻体、保留喻体、本体式翻译方法,旨为翻译实践提供更多思路,丰富概念隐喻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必须澄清一些是非:一是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二是本体和喻体所代表的不同事物在性质上不能相同或相近;三是比喻可以不止一个相似点。在明喻、暗喻、借喻、反喻、缩喻、扩喻、博喻、较喻、回喻、互喻、倒喻、讽喻十二种类型中,喻体的分布规律是:本体和喻词可出现可不出现,但喻体肯定会出现,只是出现的方式会随着比喻类型的变化而变化,这就为喻体的选择提供了可能;影响喻体选择的因素包括联想因素、民族因素、地域因素、时代因素。  相似文献   

7.
苗服承载了苗族人的精神内涵与审美文化。把"历史"穿在身上的苗族人通过其服饰上的图案纹样,向世人展现苗族人眼中的审美文化,他们通过设计各式各样的具象或抽象的图案纹样,讲述苗族眼中独特的自然美和社会美,充分表达该民族的审美文化与对生活的美好愿景。本文以生活艺术化为切入点,力图从苗服花纹的普遍性中把握苗族人的审美意象共性。  相似文献   

8.
植物作为生命的载体之一,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发现植物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人们常常将植物所具有的外在形态、生长习性等特征映射到"人"这个概念域上,来喻指人的外貌、品性、行为以及某类人等。本文以Lakoff和Johnson的双域映射理论为基础,从植物喻指的目标意义的角度,对汉语和维吾尔语中植物喻人的成语进行分类整理,进而比较汉语和维吾尔语植物喻人成语的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角度来论,文学概念的生成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该文首先从共时性角度分析东亚中日的古代文学概念语义共性之具体特征,并剖析东亚中日古代文学概念共性的历史成因。其次从历时性视角分析东亚中日文学概念的古今嬗变历史成因,指出东亚中日现代文学概念的形成是200多年在欧洲先期形成的西方现代文学概念的西学东渐这一文化迁移的结果。在东亚中日向西方借鉴学习过程中,中日还曾经彼此借道对方吸收西学的现象。通过考究东亚中日文学概念的古今嬗变历史轨迹,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世界各国的文学概念的形成与变革,是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交流、融合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的小说以意象丰富著称,在她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金锁记》中,月亮作为审美意象反复出现,并与人物的内在情感世界产生种种关联。本文将通过文本细读,从三十年前的月亮、下弦月、模糊缺月、明亮而狰狞的月等多种月亮形象分析《金锁记》中的月亮意象运用,探究月亮意象在张爱玲笔下的承袭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职业圈》2007,(6)
“逻辑阵地”是辩论中立论的基本策略,在辩论中起着进攻和退守“据点”的作用。构建“逻辑阵地”要做到知己知彼、合乎逻辑和事理,坚持利益最大化,讲究新意。“逻辑阵地”主要通过对辩题概念的定位、概念间关系的定位、审题视角的定位、衍生概念或判断等方式来构建。要在辩论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建立有效的逻辑阵地,还须注意运用“逻辑阵地”的技巧,以便充分发挥它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谭小琴 《职业圈》2007,(10):68-70
"逻辑阵地"是辩论中立论的基本策略,在辩论中起着进攻和退守"据点"的作用.构建"逻辑阵地"要做到知己知彼、合乎逻辑和事理,坚持利益最大化,讲究新意."逻辑阵地"主要通过对辩题概念的定位、概念间关系的定位、审题视角的定位、衍生概念或判断等方式来构建.要在辩论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建立有效的逻辑阵地,还须注意运用"逻辑阵地"的技巧,以便充分发挥它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论及《楚辞》,先贤多或考察其作家之生平与思想,或研究其作品之真伪及版本,抑或将观照视角转向文学外部,从文学与传记、心理学、社会、哲学思想,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关系等层面切入进行关联审视,①却较少对作为文学本体性重要表征的意象作系统探索,②这就使得《楚辞》研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中"顽石"一直包含了古代文人墨客所拥有的"寒士"特质,它只是在神话故事被广泛流传的时候,被人们将意思表达成了是与女娲神话产生关系的一种产物。"顽石"这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学中表现出了很重要的代表性,很大程度的重现出了传统文学中的意象,以及文学与书写都给予了它特殊的寓意。  相似文献   

15.
<正>陈平原教授近日在北大举办的纪念五四大会上,发表题为《危机时刻的阅读、思考和表述——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的主题讲演。他指出,就"五四"谈"五四"是不得要领的。我们需要拉长视线,来追溯晚清以降"新文化"逐步积聚能量,到最终破茧而出的过程。说到章太炎与五四,诚如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观察家、参与者曹聚仁所言,章太炎是新文学运动的"不祧之祖"。~((1))然而,作为祖师爷的章太炎,他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系,在某些侧面上显而易见,在另一些层面上却颇隐而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中隐喻素材丰富多彩、寓意深刻,是译者的"试金石"。为了考察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中喻体转换模式,描述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隐喻翻译策略,笔者收集了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隐喻词条300条,建立了伊藤漱平三个译本隐喻语料库。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伊藤漱平《红楼梦》日译本隐喻翻译策略七种类型以及各自所占比例。经论证得出伊藤译本隐喻翻译呈多样化特征,"保留源文本喻体"的翻译策略占主流。这是译者与原文本、原作者、目标读者视域不断融合而产生的结果,也是译者在"重视源语"与"重视目标语"之间取得的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新闻翻译中,众多译者均遵循关联理论翻译观进行翻译工作。而网络新闻翻译与传统新闻翻译相比存在一定特殊性,要想证实关联理论是否也同样适用于网络新闻的翻译过程,就必须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基于此点,本文在概述关联理论翻译观的基础上,以20位网络新闻翻译者为访问调查对象,对关联理论在网络新闻翻译过程中的适用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周涵  杜静波 《文化学刊》2023,(4):182-185
话语标记的功能是切分话语单位,在日常的沟通交流乃至篇章当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主题展开与话语标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主题展开及话语标记的概念、分类进行了说明;其次,以主题展开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的、流动性的过程为切入点,深入探讨话语标记在主题展开中起到的功能性作用。经研究分析,话语标记在主题展开中体现的功能性作用有开启主题、延续主题、转换主题、对比主题、列举主题、补足主题、无视主题、找回主题、总结主题、结束主题十种。  相似文献   

19.
黄昏意象早在《诗经》中便有体现,经历了数个朝代后,文人对黄昏意象的描写达到高峰,同时也宣告唐代诗词主要的言辞特征形成。黄昏意象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及寓意,而在盛唐这样一个盛世,黄昏意象便在这样一个大时代背景下与唐建立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王逸帆 《文化学刊》2023,(1):227-231
石楠作为我国传统景观植物,在传统文学作品中存在感低。唐代作为诗歌盛世,诗歌吟咏的范围扩大。在这种趋势之下,“石楠”在诗歌呈现中其文人化价值生成。安史之乱以来,石楠与李杨爱情的关联建构起来,“石楠”被以“端正树”的名称转述与创作,从而被深刻的意象化。因此在后世的文学发展历程中,“石楠”意象大致沿着两条线索来发展,一方面“石楠”作为文人气质格调的文化价值生成,另一方面关于李杨爱情故事的历史记忆,通过反复创作以表达作者对盛唐记忆的回味与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