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6月17日,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学研究所与《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汉学研究:海外与中国”学术座谈会在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会议厅召开。北京语言大学黄卓越教授主持了会议,韩经太教授做了中心发言。此次会议的目的,主要是联络在京的学者,研讨汉学研究近期在国内外发展的有关态势,及如何加强汉学研究界学者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以共同推进汉学研究的进展。会间,被邀专家与北京语言大学的学者们在汉学研究这一学术领域内,展开了广泛与深入的交流。本次座谈会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了热烈地探讨。一关于汉学的概念、名称与学科范…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12月28日,由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主办,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沈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承办的当代中国与世界论坛在沈阳开幕。中宣部部务会议成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舆论研究能够发挥了解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作用、破浪前行的"望哨"作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推进器"作用。在国际社会高度聚焦中国、期待倾  相似文献   

3.
徐耀庭,原《人民中国》杂志社副社长,近六年以 来,他一直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做新闻官。在此次“中 日两国人民友好画卷图片展”系列活动中,徐耀庭以对 新闻业务的了解以及娴熟的日语成为了一员干将,尤其 是在布展现场,他质朴的工作作风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 印象。 2005年10月7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再次参拜靖 国神社,记者在北京一些报纸上看到日本65%的媒体都 对此持反对态度,而事实到底是怎样的?在日本工作了多 年的他对中日关系的未来有哪些深入思考?在与国内战友 重逢时,他被哪些人和事“碰撞”并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他对我们的对日宣传工作有哪些具体的建议?带着一连串 的问号,记者与尚在东京的他连线了两个小时,在电话线 这端,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他对外宣工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正金庸出生于浙江海宁,先后在海宁、嘉兴、余杭、临安、丽水、衢州等地读完了小学、中学,算是走过了半个浙江。虽然金庸成名于香港,在那里成就了他的事业,但他一直惦念着故乡浙江。20世纪90年代起,他更是多次回到浙江探访、工作、省亲,留下了不少流连忘返的身影。为嘉兴金庸书院奠基笔者第一次见到金庸,是在2008年9月17日,以这位著名武侠小说作家笔名命名的"金庸书院"在他的故乡浙江海宁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指的"海外学者"主要是指这样一批人:他们在中国出生和接受大学教育,于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走出国门,前往西方国家留学,学成之后直接进入了国外大学任教或研究机构任职,至今身居海外,并活跃在国际学术界的各个领域内。  相似文献   

6.
黄建平 《职业圈》2007,(11S):53-54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科技革命的发展,世界范围民主化浪潮的兴起。如何面对这次民主化浪潮是摆在众多非西方国家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现代中国来讲,我们既要坚持对这种新自由主义国际政治社会化进行批判,还应勇敢地面对民主的全球化态势,立足于民主政治的互动交流与融合中寻求创新之道。  相似文献   

7.
全国人大十一届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分别在3月4日11时和3月2日15时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了首场发布会,由大会发言人李肇星和赵启正介绍会议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两位发言人都曾经在国务院部委任职,作为新任两会发言人,他们在首场发布会上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的表现吸引了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欧美汉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和叙事,打破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中“政治/文学”的二元模式,为国内学者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和写作提供了新的启发和思路。其中夏志清和顾彬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书写最具代表性,并因两位学者不同的研究视角,延伸出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夏志清服膺“新批评”方法,突出“文学性”这一要素,尽量消解政治对文学研究的影响;而顾彬则把政治当作文学史研究和书写的重要构成因素,强调文学和政治之间的相互关系,政治话语的加入使顾彬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叙述更有“史”的意味。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国际汉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黄振萍1997年1月5日至7日,清华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在辽宁教育出版社的支持下,在清华大学召开了一次有日本、韩国、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以及中国学者参加的“二十世纪国际汉学及其对中国...  相似文献   

10.
正嘉兴南湖,碧空碧水,船艇一过,白鹭齐飞。“美吧!”张新志一脸自豪,“这片栖息地在湖心,外人很少能看到。”新年伊始的一个冬日,笔者造访“湖心岛岛主”张新志一家。张新志去年10月从南湖革命纪念馆退休,他的任务就是蹲在湖心岛上守护红船。“岛主”这一外号,霸气外露,却也妥帖。他熟知岛上每棵古树名木,烟雨楼里每幅字画、红船上每个构件……光阴荏苒,日出日落,转眼33载,女儿都已三十而立。女儿张一是南湖革命纪念馆的讲  相似文献   

11.
为了联合中国有志于实学研究的学术力量,加强与海外实学研究团体的学术交流,于1992年10月“第二届东亚实学国际研讨会”上,成立了“中国实学研究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有关各方的支持下,已于1994年1月19日经民政部核准登记,正式成为全国性学术研究团体。为了庆祝中国实学研究会的正式成立,回顾十几年来中国实学研究的现状,并对实学研究的未来作出全面的规则,1994年8月1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实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座谈会。  相似文献   

12.
西方汉学的开端可以追溯至明末清初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在"适应主义"的传教策略之下,耶稣会士对很多儒家典籍进行了翻译与解释,从而开启了西方汉学与中国经学互动共进的历史。刘殿爵以英文撰写论文探讨《论语》"信近于义,言可复也"的意义内涵,即是这种互动作用的典型案例。在这一过程中,汉学使得某些多少为自身语言的同质性所缓解的经学诠释问题,以一种较为"醒目"的方式重新被突显出来;而经学的回应也促进了有关问题向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总之,西方汉学与中国经学的这种双向交流特别有利于中西文化的相互敞开与融通互释。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6月20日至9月10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辽宁省人民政府、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主办,辽宁省政府新闻办、省公安厅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陈列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承办的"中国改造日本战犯纪实展"在俄罗斯莫斯科、圣彼得堡两市成功举行。该展作为中俄共同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宣部"感知中国·俄罗斯行"活动的重要一项,是我国首次在国外举办反映中国改造日本战犯的纪实性专  相似文献   

14.
正远古的丝绸之路,是文化交流的纽带,连接着来自东方和西方的货品与风物,创造了人类文明交流的传奇与佳话。丝绸之路的驼铃不再,却留下了恒久的文化。如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也推动着沿线国家和地区在非遗文化上的沟通、对话与合作。9月中旬,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级论坛"在杭州举行。论坛以"大匠至心·手创造的文化记忆"为主题,邀请53位中国和中东欧16国文化机构的管理者、文化学者、代表性传承人与工艺家齐聚运河边,探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15.
"本土化"(Localization)也被称为"本地化",是指将某一事物转换成符合本地特定要求的过程。在国际传播领域,媒体实施"本土化战略",指的是媒体为适应某一区域市场受众的媒体接触特点和需求而进行的经营思路和操作手法的改造过程,涉及到媒体的内容生产、经营、人才使用等各个方面。本土化是实现传播者与受众之  相似文献   

16.
话语是讲述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它不仅是外部世界知识的表现工具,更是构建世界的工具。该文试图对当代译者话语进行描述和分析,探求译者眼中的“翻译为何”的问题,选取的资料来自罗新璋主编的《翻译论集》和郭凤岭编、傅雷等著的《译者的尴尬》。话语表达的内容和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根植于文化的土壤。从文化的渊源来看,中国人注重精神力量,注重人与国家的关系。文化体现了一种价值和精神活动。文化是话语产生的宏观语境因素之一,当代中国话语以“平衡和谐”为最高道德标准。中华文化语言道德要求关照他人、社会和谐至上。  相似文献   

17.
2007年3月21日至4月8日,来自南太平洋以及印度洋八个岛国的23名新闻从业人员参加了中国商务部在北京主办的“太平洋岛国新闻从业人员研修班”。3月23日,笔者应邀为各岛国新闻界人士作了主题为“中国传媒”的专题讲座,并围绕八个岛国的“新闻人”如何认知中国这一课题,在研修班学员中进行了座谈交流和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8.
张举文 《文化学刊》2012,(2):179-180
黄涛著《语言民俗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10)立足于实地调查这一民俗学核心研究方法来为语言民俗学这个新的学科领域做开拓性研究,不仅其学术创见难能可贵,而且其研究范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贡献是多学科的,但可从方法、理论以及范例作用三个方面来概括。  相似文献   

19.
1987年在国际宇航科学院(LAA)的院士名单中,出现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谢光选。作为中国的火箭技术专家,谢光选进入国际宇航界学术权威之列,是当之无愧的。他曾经具体领导和参加了国家战略液体火箭的总体设计工作。特别是他作为“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亲自主持和参加了这一运载火箭的研制及飞行试验,和许多科技人员一起,解决了一系列的关键技术问题,为中国成功地发射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作出了贡献。在这同时,“长征三号”成为中国进入国际发射市场的主力运载火箭。谢光选教授是位非常谦逊的科学  相似文献   

20.
在2005年全国外宣工作会议期 间,来自文化部的官员与其他部委的 代表都在前排就座,这给我们一个喻 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外宣 格局已经搭建。 在做外宣工作的过程中,大家都亲 身感受到,当国与国之间在政治上争 执、贸易上摩擦时,文化在对外传播中 更显示出穿透力量。这两年中国文化部 的文化交流活动办得红红火火—— 2003年到2005年,历时两年、覆 盖中法两国全境、先后举办七百余场 活动的中法文化年是中法两国文化交 流史上浓墨重彩的篇章,它使国家间、 人民间的理解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国 家主席胡锦涛称之为“中欧文化交流 史上的创举”。2005年10月,在美国 华盛顿的肯尼迪艺术中心,中国和美 国首次合作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中 国文化节”,中国七百多位优秀表演艺 术家、五十余场演出,让四十多万美国 观众亲自体会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 与博雅包容。 这一切都告诉我们:文化传播在 “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外宣工作中具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分量。 在孙家正部长刚刚从美国参加 “中国文化节”回来后,尽管工作日程 被紧张和繁忙充斥着,但他仍拿出近 两个小时的时间,接受了《对外大传 播》记者的专访。 没有见到孙家正部长之前,我们 在网上搜索着关于他的信息和故事, 可是这些信息根本无法满足我们想更 多地了解他的欲望,他仿佛是一个更 喜欢把成功的喜悦隐在幕后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