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旧文学交替时代的一道大桥梁”——曾朴与法国文学钱林森如果说,不谙外文的林纾首译《巴黎茶花女遗事》这一奠定中法文学交流始基之作,还带有某种程度的偶然性,那么曾朴之于法国文学就显示着他更多的自选性与自觉性。他之跨入法兰西文学门径及与之结下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
阿富汗裔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二部小说《灿烂千阳》以精湛的叙事才能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庭、友谊、信念和救赎的故事。本文将从文学原型批评理论和文学伦理学的双向维度,对《灿烂千阳》的女主人公玛丽雅姆进行解读,分析了她的替罪羊形象和伦理身份。  相似文献   

3.
历时九个月的中国化年于7月2日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优雅谢幕,通过“古老的中国”、“现代的中国”和“多彩的中国”三大板块,向法国公众展示了中国形象。法国舆论界认为,中国化年有力地推动了两国政治,化和经济各个层面的交流与合作。日前,本刊记采访了法国《世界报》驻华首席记柏滨,请看他对开放的中国以及中法化交流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夜游塞纳河     
赵畅 《文化交流》2010,(2):79-81
塞纳河是法国东北部的一条大河,发源予法国北部浪格尔高地,全长776公里.注入英吉利海峡。它穿过桩国的心脏一首都巴黎。塞纳河在巴黎的诞生及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啊,是塞纳河上的西岱岛孕育了巴黎。公元六世纪巴黎成为法国的王都后,历代国王大兴土木,相继建造了教堂,王宫和桥梁等各种建筑,沿着塞纳河不断向外扩张蔓延,  相似文献   

5.
正在法国演出荣获巴黎中国曲艺节卢浮奖,鼓词音视频产品远播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深受华侨们的喜爱。2017年10月24日,在巴黎中国曲艺节十周年纪念展演首场演出,来自浙江省瑞安市曲艺家协会的陈春兰一身旗袍,用瑞安方言惟妙惟肖地表演了温州鼓词《杀庙》,获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法国人都竖起大拇指"OK",她的表演节目获巴黎中国曲艺节卢浮铜奖。温州鼓词《杀庙》,讲述的是负心  相似文献   

6.
《巴黎竞赛》画报创刊于1949年,是法国时事杂志中最有特点、也是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在鼎盛时期,它曾创造法国发行量200万册的最高记录。它对法国国内和国际问题的追踪不遗余力,在法国社会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法国期刊订阅公司成立于1972年,总部和电脑中心设在巴黎北部瓦泽省的尚蒂伊,行政与商业办公机构设在巴黎,现有员工250人左右,是法国最大的一家期刊邮购股份公司。此外,它在德国的杜塞尔多夫还有一家分公司。1995年,法国期刊订阅公司共收到订单297.4万份,营业额为4.9亿法郎,成为法国期刊邮购发行同行中的佼佼者。1996年9月2日至10月14日,我在这家公司实习了6周,对该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工作运作方式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对各部门的具体业务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8.
伊菲 《文化交流》2007,(4):83-85
两次去法国,亲友们屡屡提醒:"来巴黎不去圣山一看不算及格。"今年希腊归来,特地再飞巴黎,以一睹倾慕已久的圣山风采。  相似文献   

9.
法国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明年中法建交即将迎来50周年。但是,在法国的媒体上,中国的形象却几十年如一日地没有很大改观,对中国的偏见充斥着法国大小媒体。本文从法国媒体感兴趣的中国题材入手,分析法国媒体报道的立场,提出改善中国形象的传播策略。法国媒体中的中国形象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中法之间往来的增多导致双方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交流》2011,(3):1-2
本刊巴黎消息中国兔年新春招待会在法国巴黎总统府举行,吴冰及她的女儿、留学生代表丁梦受到萨科齐总统的亲切接见并合影。吴冰在会上向总统当面赠送由父亲吴子  相似文献   

11.
伏尔泰无疑是深邃的。一本《哲学通信》,将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诸多内容娓娓道来,赢得了整个法国的敬重。当这位思想启蒙的泰斗在1778年2月10日以84岁的高龄回到阔别29年的巴黎时,群众对他欢呼致敬,远远超过对帝王形式上的礼遇。出于对他的敬意,法国大革命中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于1791年两次发表公告,决定把他迁葬巴黎先贤祠,并补行了国葬之礼。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西方文化第一次实质性的接触--问谢和耐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科学院院士、法兰西学院教授谢和耐 (JacquesGemet)先生于 1 92 1年 1 2月诞生于当时的法国殖民地阿尔及利亚 ,青少年时代在阿尔及尔接受正规教育。 1 942年反法西斯战争开始 ,投笔从戎 ,1 945年回巴黎 ,入巴黎国立东方现代语言学院学习汉语 ;1 948年毕业于法国高等实验学院。 1 949— 1 950年间为法兰西远东学院的成员 ,1 951年进法国国家科研中心 ,在 1 955— 1 976年间 ,曾先后任高等实验学院的研究导师、巴黎大学文学院教授、巴黎七大教授 ,1 975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教授 ,主持“中国社会和文化史”讲座 ;1 976年出任享有…  相似文献   

13.
张国芳 《职业圈》2014,(25):52-53
法国的时尚浪漫情怀让我们为之迷醉,法国名满世界的奢侈品让我们为之倾倒,却又因为价格望而却步。拥有一两件高贵典雅的奢饰品,是我们每个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心中的梦想。法国是奢侈品起步很早的国家,在时尚的巴黎,  相似文献   

14.
弗朗索瓦·于连(Frangois Jullien,1951-)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因借助研究中国古典哲学来反思欧洲哲学,而成为见地颇深的汉学家。于连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972—1977),1978年获巴黎第七大学(七大)远东研究博士学位,曾游学于北京和上海等地的大学(1975—1977),担任过设于香港的法国汉学研究分会的负责人(1978-1981)。  相似文献   

15.
奇幻文学在现今世界文化中蓬勃发展,各式奇幻文学和形象不断涌现,大量奇幻形象基于现有地方文化或通过作者的想象被创造出来,承载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以J. R.R托尔金所创造的"中土世界"为代表的奇幻文学中的形象在翻译时出现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文化内涵和信息的翻译方面。本文通过对吴刚译奇幻小说《霍比特人》中的形象进行分析,以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文中个别重要形象的文化背景、性格,对其中文翻译进行逐个分析,以寻求对同类型奇幻文学中形象翻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阮静 《文化交流》2007,(4):58-60
今年4月16日至20日,巴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首次在法国巴黎举行,开幕式上我国80多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闪亮登场,其中来自浙江的乐清龙档与宁波万工轿特别让人瞩目和青睐。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利用励志文学形象的情绪启动效应,对人的记忆是否存在影响进行的研究.结果发现,励志文学形象的情绪启动效应是明显的,实验组的被试情绪强度均值与控制组的被试情绪均值存在显著的差异,励志文学形象的情绪启动效应对人的记忆影响与中性形象的情绪启动效应对人的记忆影响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对外大传播》2009,(1):57-57
魏柳南(LionelVairon),法国汉学家,曾任记者、编辑、法国常驻亚太地区外交官,还曾在伊拉克担任四年文化参赞。他目前在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高等商业学院、国防高级研究院、圣西尔军校教授中国地缘政治和中国现代政治等课程,并在法国三军防务学院主持中国研讨会。  相似文献   

19.
春节是全世界华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承载着海外侨胞对祖国、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在巴黎过春节,每一年的心情都不一样,每年都有新的感觉,现在春节也慢慢地演变成了在法华人和法国人民的共同节日.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巴黎的春节活动,规模最大的是十三区和第三区.  相似文献   

20.
每次从法国回国休假都有人问我,法国人怎么看待中国和中国人?这个问题的确很难一言以蔽之。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进入互联网和智能通讯时代,北京和巴黎之间只有10个小时的飞行时间。要是法国的"协和号"超音速飞机没有停飞的话,那么至多3个多小时足矣。令人遗憾的是,法国人同其他西方人一样,对中国的了解似乎依旧停留在遥远的过去。我想,这倒不是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