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庆是龙母的故乡。龙母信仰融合了古代西瓯先民的崇龙习俗,以龙母庙为信仰场所,是古代岭南龙文化乃至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唐以来,精英文化地渗入使龙母信仰得到更好地宣传,扩大了龙母信仰的影响。近年来,龙母庙的规模扩大,影响遍及西江两岸及部分海外地区。龙母信仰核心是中国传统的孝道,龙母的"母仪龙德"体现了利泽天下、奋发向上、亲和团结、赤子孝道等具有现代意义的精神,对现代化体制下提倡时代进步思想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顺德龙潭龙母信仰来源于德庆悦城龙母信仰,其建庙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是顺德最古老的现存龙母庙。整理龙潭龙母庙的历史文献资料,理清龙母文化在顺德的发展脉络,记录龙潭龙母诞的仪式与民俗活动,对补充和丰富当前的龙母文化研究,促进龙母文化在更广时空里的传承与发展,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蒋明智 《文化遗产》2008,(2):140-146
悦城龙母传说起源于秦汉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它反映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神龙崇拜和孝道伦理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龙母信仰,主要包括了图腾崇拜、水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内容。自汉至清,由于龙母一直获得封建帝国的敕封,龙母信仰获得正统地位,促进了它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龙母信仰已同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乃至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结合在一起,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面貌。如今的龙母传说和龙母祖庙已成为华南地区最著名的文化遗产品牌之一。  相似文献   

4.
两宋时期,岭南龙母传说影响到了江浙地区,但对山东地区影响较小,到了明清时期,江浙地区龙母信仰衰微,小白龙探母故事从龙母传说中脱胎而出,影响到淮河流域,可能沿着运河进而影响到了山东地区,并对山东秃尾巴老李故事主人公由龙母转变为秃尾龙产生了一定影响;清初由于海禁解除,江、浙、粤渔民把龙母信仰带到了渤海一带,岭南龙母传说与江浙龙母传说合并影响了胶州地区的龙母传说;山东地区秃尾巴老李故事中的"黑龙"之名来自东北地区,黑龙战白龙故事也可能来自东北民间传说。总而言之,山东地区的秃尾巴老李故事是在多重外因影响下产生,又在流传中不断变异的。  相似文献   

5.
宋应星(1587~?),字长庚。江西奉新县人。明万历年间举人,曾任江西分宜教谕、福建汀州推官、安徽亳州知州等职。崇祯末年弃官回乡。生平崇尚实学,对封建士大夫轻视生产,深为不满,所以他在《天工开物·序》中,有所表达。  相似文献   

6.
从2004年开始,“把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拓展到林地,从田地延伸到山上”的集体林权制度在江西试行。这场“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的改革,被评价为“带来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2007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江西武宁等地考察后指出:“要大力宣传江西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就像宣传当年的‘小岗村大包干’一样。”  相似文献   

7.
李文 《文化遗产》2014,(3):149-156
以庙宇为中心的仪式场合,有利于观察者明了在平常的生活场景下不易显露的社会关系。明清以来,广东德庆县西江边的悦城龙母庙空间格局与龙母诞期的崇祀仪式,实际上反映了西江水系网络下,不同群体间关系变迁的历史。透过龙母庙的空间与诞期仪式,我们看到地方社会宗族间的竞争、分化,以及基于"水缘"关系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关于四川崖墓的起源问题一直未有定论。新津瑞麟寺山墓地新发现的一批早期崖墓,为四川崖墓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将这批崖墓与关中土洞墓、峡江地区土洞墓、中原西汉崖墓等进行比较可知,四川崖墓起源于关中土洞墓,是土洞墓适应四川地理环境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地域特点的洞室墓。商洛崖墓地处交通要道,晚于关中土洞墓,早于四川崖墓,形制上承上启下,完善了关中土洞墓到四川崖墓的传播链。峡江地区土洞墓的分布以巫山为中心,该区域并未发现崖墓,不仅与四川崖墓起源无关,相反还阻碍崖墓的东传。四川崖墓起源与西方崖墓并无直接关系。四川崖墓的某些构造理念受到了以徐州为中心的西汉崖墓影响。四川崖墓的出现与汉代鬼魂信仰变革、中原移民大量入蜀、墓内祭祀和合葬习俗的兴起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1月29日,在新余市广播电视局局长廖兰芳、副局长袁福寿的陪同下,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马博维、市人大副主任赖世平视察了分宜县农村广播电视网光缆改造工程。分宜县委书记、广电局长汇报了光缆改造工作的情况。分宜县委、县政府在实际工作中深深认识到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的作用和重要性,因此,解决全县农民看电视难的问题,一直是县委县政府关注的目标。由于分宜地形的原因,使广播电视信号的无线覆盖非常困难。经过工程技术人员的反复论证和多个覆盖方案的比较,决定采用光缆覆盖方案,并把此项工作作为县委、县政府的民心工程来办。在县…  相似文献   

10.
关于四川崖墓的起源问题一直未有定论。新津瑞麟寺山墓地新发现的一批早期崖墓,为四川崖墓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将这批崖墓与关中土洞墓、峡江地区土洞墓、中原西汉崖墓等进行比较可知,四川崖墓起源于关中土洞墓,是土洞墓适应四川地理环境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地域特点的洞室墓。商洛崖墓地处交通要道,晚于关中土洞墓,早于四川崖墓,形制上承上启下,完善了关中土洞墓到四川崖墓的传播链。峡江地区土洞墓的分布以巫山为中心,该区域并未发现崖墓,不仅与四川崖墓起源无关,相反还阻碍崖墓的东传。四川崖墓起源与西方崖墓并无直接关系。四川崖墓的某些构造理念受到了以徐州为中心的西汉崖墓影响。四川崖墓的出现与汉代鬼魂信仰变革、中原移民大量入蜀、墓内祭祀和合葬习俗的兴起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一严学窘先生,字子君,现代著名语言学家、音韵学家。 1910年12月6日,先生生于江西分宜县介桥村。祖父雨山,曾任民初县传学所长,熟谙经史,饱学多才。父寅旭,曾为清末赣省优贡第一,当过民初省议员、安仁县令、省立第八中学校长,精文史,擅书法。先生于兄姊妹四人中排行第三,以天资聪颖为长辈珍爱。介桥位袁水、介溪之滨,袁岭、昌山之侧。苍山叠翠,澄江如练,风景佳丽。严氏祖先于宋雍熙年间自福建邵武迁来分宜,  相似文献   

12.
徐伟坚 《大观周刊》2012,(34):31-31
德庆县古称端溪、康州,是先秦南方十五个古郡县之一。宋代诏升为德庆府,为岭南望郡。德庆学宫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历来为"释奠先师"之所。它与当地的儒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历代对它的保护,也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儒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声屏世界》2008,(6):F0002-F0002
2007年,分宜县广电局在宣传工作和事业建设中成绩斐然。 分宜广播电视台除完成日常的播出任务,在省、市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用稿508条:在中央电视台用稿3条。有4件作品在全省优秀广播电视节目评比中获奖,其中二等奖3个。由分宜广播电视台选送的《扶残助残有你有我》在全省广播电视优秀播音与主持作品评奖中荣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14.
地处赣西中部的分宜县,是一个总面积只有1389平方公里,总人口仅32万的丘陵山区小县,境内地貌特征六分半山、半分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发展广播电视事业的客观条件可谓先天不足。然而,分宜广电人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汗洒声屏,辛勤耕耘,取得了令人注目的业绩。尤其是近几年来,分宜广电人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把一  相似文献   

15.
1980年广东德庆东汉墓陶船的出土,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围绕陶船的类型和技术特征进行了研究。1991年出版的《南海丝绸之路文物图集》发表了附带船舵的完整陶船图片,使得全面细致探讨其船型特征和技术细节成为可能。德庆陶船上层建筑采用三岛式结构,设计合理,匀称美观,宫殿式的桥楼设计则反映了陶船的功能与等级;陶船轴转舵是船舶大型化和较高操纵性的体现;甲板、大和两端上翘的圆弧形船底结构则说明船舶有一定的结构强度和快速性。德庆陶船上层建筑、船舶属具、主船体结构等的特征,表明东汉时期岭南船舶在灵活性、稳性、抗沉性、快速性和强度上都有所加强,由此可以推进了学术界对东汉岭南造船水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2009年6月,黑龙江省援藏光明医疗队奔赴西藏,为藏族同胞免费进行白内障手术。眼科医生在西藏义诊期间,大庆电视台记者发现了一个七个月的藏族白内障患儿德庆普尺。因为当地不具备手术条件,大庆眼科医院医生把几乎双眼失明的孩子接到了万里之遥的黑龙江。黑龙江电视台、新华社、大庆电视台决定以卫星传送的方式进行电视直播,连接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和西藏谢通门县的三个现场,展现医生为德庆普尺做手术的过程,以及家乡亲人通过电视直播看到手术成功的感动与喜悦。  相似文献   

17.
作者卢武澄创作的山水画《峡江图》在继承传统绘画的基础之上,体现了现代人的理想、意趣和追求,反映出了新时代的生活风貌! 峡江,总给人以“山色无远近,终日看山行。峰峦随处改,行客不知名”之感。虽说呼不出山名,然而江上那壁立千仞的高山、云烟变幻的奇景、不舍昼夜滔滔东流的江水,却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山水画《峡江图》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这种江上观山的诗境。作者并没有去刻划江上哪一座名山,而是以“峰峦随处改,行客不知名”的诗意,画出了江上乘舟观山的总括印象。在手法上采用了宋代范宽常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周游、德庆报道:连续18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的山东省淄博临淄区人武部,从健全新闻报道奖励机制入手,一是把报道工作纳入基层武装部的年终考核内容;二是建立区、乡镇、村三级新闻网络,由人武部审稿小组对基层及机关人员撰写的稿件统一把关;三是坚持“评先树优”,对年内评选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通报表彰。同时,对完不成任务的给予批评和帮助,并明确了对搞假报道者给予处罚的规定。47临淄区人武部健全报道激励机制@周游 @德庆  相似文献   

19.
地处赣西中部的分宜县是一个丘陵山区县,居住在偏远地区和山区的分散农户占全县总农户的35%。然而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分宜广播电视人却通过努力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遍了渝钤大地。分宜县广播电视局多年连续荣获省、市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先进单位.特别是近两年来,受省级以上表彰达七次之多,在江西省广播电视“创三好”评比活动中.分宜广播电视台2002和2003年度连续两年被评为一等奖.这在全省的县级广播电视局、台中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20.
弋阳腔是南戏声腔流变的结果,其艺术演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特点便是它的首要剧目是传统目连戏。目连戏之所以能成为弋阳腔的看家戏,既受到宋元之际传入江西的傀儡戏的影响,也是江西发达的宗教文化和繁盛的民间信仰这一独特历史环境所致。弋阳腔正是在目连戏的基础上,完成了"依字行腔"、"错用乡语"等唱腔方面的艺术革新。弋阳腔扎根于广大的民间,充满了乡土气息,深刻影响了明清之后的各地高腔剧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