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论语》是儒家经典中最能代表孔子思想的著作,孔子曾多次赞扬《诗经》文艺角度上的美,并从中援引诗教观点。无论从《论语》中《诗经》影子出现的数量还是整体质量上,《诗经》在道德修养和政治理念上都可以作为孔子及孔门思想的佐证,都可以作为一种现象去研究。  相似文献   

2.
《诗经·王风·大车》一诗文辞浅显易懂,看似不难理解,但是它的主题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是《诗经》中受议论最多的诗之一.该文例举出具有代表性的五种主题,即刺周大夫说、淫奔者誓言之词说、表坚贞爱情说、征夫思妻说、息夫人明志说,结合相关史料,从诗本义出发,对5种主题进行逐一辨析,认为该诗主题应与息夫人有关,诗中誓言当指息...  相似文献   

3.
诗人在周南地区崇德重礼、尚贤好仁的地域文化背景下,选取"麟"这一物象作为兴象来起兴时,撮取了"多子多福之吉兆"这一美好文化内涵来经营"麟"意象,以便通过歌咏"麟"来祝福周王之公子、公姓、公族繁衍昌盛。"麟"意象是"周南"地域文化的艺术载体,是《周南》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完美结合的集中体现,是《周南》地域风格的艺术结晶。  相似文献   

4.
从《诗经》婚恋诗看女性的爱情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佳 《文化学刊》2015,(4):79-81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包含了多个层次的歌颂,婚恋就是歌颂的对象之一。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诗经》中的婚恋诗进行简单的阐述,将纯真与质朴的感情展示出来,表达古代女性对幸福生活和自由恋爱的渴望,映射出当时社会女性的爱情观以及对现代女性在爱情观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南宋著名学者吕祖谦的《吕氏家塾读诗记》,是宋代集解体《诗经》注疏的代表性著作。《读诗记》对北宋以来学者的训释成果兼收并蓄,形成兼重义理与训诂的《诗经》训释之学,并以其谨严而创新的体例影响及南宋《诗经》集解体注疏的发展,同时也保存了大量丰富的《诗经》学散佚文献,体现着宋代《诗经》学的突出成就,在《诗经》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6.
桑·桑中·桑女--《诗经》与上古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人类生存形态中生命逻辑与生育观念的形成 ,关系到农桑文化背景下生产与生活的历史方式。桑树的至尊至大的文化命运 ,在一开始就与女性生殖崇拜的历史主题结合在了一起。这种文化逻辑上的联系 ,决定了桑女形象独特的人文内容和审美确认。而桑林作为采桑、社祭活动及桑中之会的自然场所 ,为这种美感的合理生成与充分展示 ,提供了融合着全部自然美质的人文环境和氛围。由于男女游观风气的代代相沿 ,加之女性主题的深刻性及其人文角色的感动性 ,因而采桑 -观桑的文学母题 ,才产生出久而不衰的美学影响。  相似文献   

7.
传承千年的诗歌总集《诗经》向我们展现了周代王室至平民百姓的生活画卷。《诗经》中的乡愁诗都是以周代时期广大劳动人民受频繁的战争、繁重的劳役、不公的制度的迫害为题材而创作的,这些诗篇中包括军人思乡情怀、流亡者的怀乡情感、劳动者的故土情结。对此,本文就《诗经》中思乡恋土情怀诗篇的成因、乡愁诗的内心活动进行分析,探究古代劳动人民的思乡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相似文献   

8.
《诗经》是中国古代传承至今极具价值的经典著作之一。《诗经》的价值体现在后人对《诗经》的理解与运用上,和以此为基础所形成的价值解读。基于此,笔者主要从《诗经》的文献价值、史学价值,以及其体现在政治、学术、生活中和内在修身养性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诗经》是一部记录孝道观念的重要典籍,对孝道精神有自己独特的记述。本文立足孝道精神,以《诗经》为考察对象,认为《诗经》中体现了三重孝:奉养父母之孝,传宗接代之孝,祭祖承业之孝。并对其孝道精神的内涵和特点进行梳理和阐释,从而对孝道精神有一个更加全面而深刻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0.
张超 《文化学刊》2015,(4):213-215
《谈虎集》收录周作人1919年至1927年所作散文132篇,"是关于一切人事的评论"。本论文以周作人的《谈虎集》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中酣畅淋漓的现实批判,从主要内容、艺术特色和创作意义三个方面来解读这一问题,以期对这一问题有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复仇行为作为人类群体的本能性行为,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其存在的普适性。复仇主题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但不同作品的表现又会存在差异。《哈姆雷特》和《聊斋志异·商三官》同为讲述复仇故事,但在复仇方式、复仇动因及复仇意蕴方面有很大不同。本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对其异同加以阐释,以期加深对中西方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诗经·驺虞》主旨关乎上古蜡祭中的"迎虎"及"田狩"之礼;作为上古的仪式乐舞,此诗用于与"迎虎"及"田狩"相关的"射礼";《礼记·乐记》等古籍关于"《驺虞》,乐官备"之说,并非毫无根据,其说源于上古乐官在确定时节上所起的重要作用,上古田猎具有时节性,更为了焚烧草莱、开辟土地,而农业生产最重"时令","乐官备"是上古农业生产的保障;仁兽"驺虞"的原型是人间的虎,同时是天上的参星,参星在上古是指示正月等季节的重要星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诗经·蒹葭》为切入口,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咀嚼和文本的细化分析,结合古今大家的释读,找到诗歌本身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尚礼求贤、含蓄悠远、上下求索。同时,笔者通过纵向剖析,以文学作品为佐证,发现《诗经·蒹葭》包含的传统文化密码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和后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本文结合相关作品,阐释了《诗经》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阐明了优秀传统文化对华夏文明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治《诗》近袭汉代《诗》学,远绍孔子。孔子论《诗》涉及《诗》与政治、《诗》与教化等内容。出土文献《孔子诗论》的面世,为深入研究司马迁与孔子论《诗》之间的关系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司马迁论孔子删《诗》旨在突出孔子治《诗》"取可施于礼义"和"以备王道"的思想。司马迁治《诗》传自《鲁诗》,与荀子有深厚的学术渊源,荀子重视礼乐的做法给司马迁以深刻的影响。以《诗》为评判是非的价值取向贯穿于历史与现实的叙述之中,极大地提高了《史记》的叙述质量。  相似文献   

15.
安大简《诗经》总共包括《周南》《召南》《秦》《侯》《鄘》《魏》六国国风和介于《秦》《侯》之间完整遗失的"某"风共七个部分。与《毛诗》相比,《侯》对《魏风》的重编,以及《魏》对《唐风》的替代,使这两个部分表现出了明显的"有意为文"痕迹。联系战国初年魏国小霸初成的形势与魏文侯的文化抱负,安大简《诗经》的编排或为魏国改制《诗》乐以强化其文化影响力的反映。经过魏人改制的《诗》本,随着魏国霸业的推进传到楚国,于是才有了今日的安大简《诗经》抄本。  相似文献   

16.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独特魅力也为世界其他民族所喜爱。自18世纪以来,《诗经》英译版本陆续出现,扩大了《诗经》的影响范围。其中,英国翻译家理雅各的《诗经》译本影响广泛、独具特色。在《诗经》英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花费更多的笔墨去诠释与复原原文,才能够使目的语读者理解原作之意。该文以理雅各1871年《诗经》译本为例,以克劳迪显化方式为划分方法,从强制性显化、非强制性显化、语用性显化3个方面,研究显化在译文中的应用,以期对中国典籍英译中的“显化”现象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7.
《恋爱中的女人》以人与自然、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主要讲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提出对父权制社会的否定意见,批判了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关系,希望构建人与自然、男性和女性和谐相处的社会。本文通过解读劳伦斯的长篇小说《恋爱中的女人》,分析研究劳伦斯是如何对歧视女性的父权制社会进行批判的,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18.
金庸代表作《射雕英雄传》的英译本出版后获得巨大成功,可以被认为是真正敲开英语国家市场的一部通俗文学作品。分析金庸作品在海外的出版情况、透视其翻译出版过程可发现:译者身份的出版人转向、作品精准的市场定位和恰当的装帧定价直接促成了其在海外的成功。由此可以得出其对中国文学尤其是通俗文学走向海外市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说诗晬语》是沈德潜总结自己早期诗学思想的诗话类著作。从接受的角度审视沈德潜对《诗经》的阅读,可以揭示出他对于《诗经》具有双重维度的接受,即在儒家传统思想上对"温柔敦厚"的诗教观的接受,以及从诗歌文学角度对《诗经》审美风格和表现手法的发现,重申《诗经》的源流意识,并以之作为诗歌批评的参照标准。  相似文献   

20.
王巍 《文化学刊》2008,(2):163-169
《诗经》中反映的民俗事象是相当丰富的,其中宴饮礼仪习俗是重要内容之一。诗中所描写的欢聚宴饮、热闹祥和的燕飨礼仪场面,不仅是当时非常珍贵的民俗文化资料,也是周人审美活动的再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