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北省武强县是“中国民间艺术术版年画之乡”,其制作木版年画的历史久远、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影响广泛,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瑰宝之一。  相似文献   

2.
杨家埠年画作为民间孕育出的极具特色的文化艺术,曾一度对人民的世俗生活产生深远影响.该文针对杨家埠年画转化呈现方式单一、脱离市场、淡出大众视野等一系列问题,将杨家埠年画与儿童绘本相结合,探索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现代儿童阅读绘本上应用的意义与方法,力求为杨家埠年画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虎文化源远流长,其形象无所不在,是民间手工艺人的重要产物,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演变与发展,各地的刺绣、布艺、剪纸、泥塑、面塑、民间玩具、年画、农民画、皮影及木版年画中都出现了老虎的形象。该文将各地的民俗虎文化逐一进行了剖析与比较,发掘其关联性与差异性,将流传的传说与故事蕴藏于各式各样的民间手工艺中,进一步分析虎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其所代表着的劳动人民朴实的技艺成果与朴素的民族精神及民族意识,也进一步推进了民族文化的熏陶与传承,反映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审美情趣与文化观念,也表达了中华民族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4.
年画是吕梁地区传播较广的民间艺术,在传统社会,年画以神话历史为题材,装饰着人们的生活,表达着民众祈福禳灾的愿望。抗战时期,年画在抗战大背景、共产党活动及自身发展的影响下发生了新的变化,成为共产党抗战思想和革命思想的宣传手段,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主要阐述吕梁地区年画新变化的根源和成就,以期引发人们对民间艺术传承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马欣 《文化学刊》2009,(5):51-54
在艺术理论与艺术发展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艺术理论的功能往往局限于阐释、分析艺术具体形态上,而忽视对艺术发展的指导,造成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功能缺失。今日中国艺术实践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源于中国当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的变迁,这些要素和艺术表现的形态有着必然联系,通过分析经济、政治、文化以及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可以大致判断出未来艺术发展的趋势、形态。针对这一趋势或形态,利用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进行引导,使之为大众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黎族织锦工艺知识体系是指黎族传统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经过长期潜移默化传承的手工艺经验、技术、艺术和知识的聚合,是黎族文化的主要表现方式。黎族织锦的发展经历了“无纺布—麻纺—棉纺”的漫长历程,其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手工艺人,他们集构思、制作、生产于一体,通过在日常生活、长期劳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促进技术的发展,而这种技术进步和知识体系的形成伴随着织锦的制作逐渐产生,涵盖了自然社会、工艺技术、思维认知、文化思想等各个方向和层面。在经验、技术知识化的世代延续中不断积累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风格独特、特色鲜明的织锦工艺知识体系。该文以黎族织锦工艺为例,探寻黎族传统工艺中的经验、技术、艺术与知识。  相似文献   

7.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性是世界各国戏剧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国戏曲的综合性特别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在文学(民间说唱)、音乐、舞蹈各种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 戏剧的特点是以演员扮演人物,以人物的对话和动作来表现具有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在这个基本点上,戏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却始终寻求保持着表现生活的独特法则,  相似文献   

8.
现代音乐技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创新,为音乐艺术的传播和普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它颠覆了传统音乐技术的统治地位,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挑战。本文从科学技术进步与音乐艺术衰退的历时性分析的视角,管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现代音乐技术进步过程中面临的巨大生存问题,指出这既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也是传统音乐文化面对科学技术现代化消极盲从,丧失了音乐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武强县是“中国民间艺术木版年画之乡”,其制作木版年画的历史久远、内容丰富、风格独特、影响广泛,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瑰宝之一。历史久远武强年画起源于民间,扎根于乡土,叶茂花繁,源远流长。武强地处辽宋分野、燕赵战场,曾经受过悲惨的战争煎熬。为祈求和平安宁,过年节时人们在门两旁挂桃符,后来又将画好的神及灭鬼的虎、镇宅的鹰贴在门上和屋里的墙上,以驱鬼避邪、镇灾降妖、逢凶化吉、福佑平安。那种绘画便是武强年画的萌芽。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艺术是中国革命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革命文化和革命传统。随着时代的变迁,红色文化艺术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该文通过对红色文化艺术形式的演变历程、当代表达方式、挑战与对策、案例分析及影响力进行研究,探讨了红色文化艺术表达的多样性和影响力。红色文化艺术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起源与发展、代表性作品、传承与创新的过程。在当代,红色文化艺术通过传统形式的传承、与现代艺术的融合、与科技手段的结合,以及与文化旅游产业的结合等方式得以表达。  相似文献   

11.
徽派古建筑作为徽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星罗棋布地分布、精湛的营造手法和精美的“三雕”(木、石、砖)工艺而目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们不仅对研究徽州历史上的商业经济、佃仆制和文化艺术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也在今天的旅游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之所以会在这片土地上诞生这么一群建筑奇观。自然有它独特的经济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新都宝光寺之所以成为一座融汇古今的艺术宝库,与新都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环境有密切关系。寺内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中,一部分代表着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精英文化",另一部分体现着中国现代社会中的"世俗文化",它们在形式上既独立又呼应,在文化上相互渗透,最终形成一张具有创新性的艺术之网。巴蜀文化中的兼容性和中国文化中的调和力,是构成这张艺术之网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家谱,是一个与当代社会渐行渐远的名词。但在浙江温州瑞安,平阳坑镇东源村王氏家族第23代木活字印刷传人王超辉,仍然在坚守着谱师制作家谱的工作。在铅字印刷和电子排版的时代,王超辉和他的传人,用时间打磨手艺,亲手在书页中留下墨香。寻找谱师从杭州坐3个半小时动车到瑞安,沿着322国道公交车走了29个站头到平阳坑,下车继续往大山里步行两公里,我来到距离杭州大约300公里的东源村。谱师王超辉在村口等着我们。东源  相似文献   

14.
诗歌不仅是人类文明瑰宝,在语言、内容、思想、文化等方面还具有美育价值。中国古典山水诗和英国浪漫主义自然诗在艺术创作的虚实表现上有很多共同点,同时也存在诸多差异。该文从中国和英国的文化传统、社会心理、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着手,运用平行比较法、跨学科研究法、文化比较法,研究了中国古典山水诗与英国浪漫主义自然诗在艺术表现的虚实上的差异:诗歌虚实字词的运用、创作主体的存在与虚实呈现、景物与情境的虚实表现。虚实表现差异的比较分析,对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文学的艺术创作手法和进行艺术评论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主干之一,包含多重思想文化基因,其发展经历初创、形成、轴心、定型、式微五个阶段,对20世纪河南小说创作思想、理念和方式都产生重要影响。在中原文化的熏陶下,20世纪河南小说表现出独特的文化特质,主要表现在:作家对河南人的朴实、勤劳、坚韧的人格力量与保守、消极的精神特质进行艺术还原;多数作品呈现独特的文化风情和风俗;在艺术上则将传统与现代手法融合,形成沉郁而又苍凉、平实而又奇崛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6.
桃花坞位于中国南方美丽的园林城市苏州,从它的名字可以想像,那是一个十分美的地方。自明代始,桃花坞一带雕版印刷技术就很发达了,许多小说、戏剧的木版画、插图都出自这里。到了清代,年画制作规模已相当可观。桃花坞成了著名的木版年画批发地,其产品遍布大江南北,并传入了东南亚和日本等地。这是桃花坞年画的鼎盛时期,一些流传于世的精品,多产于这一时期。遗憾的是这些作品在今天能见到的已寥寥无几。太平天国运动时,清兵围困苏洲,大火连烧了  相似文献   

17.
我对刘洪川先生从事年画木刻和艺术收藏的成就早已知晓。日前,我到他住宅探访,看了他的作品和收藏,实在大为惊讶和赞佩。  相似文献   

18.
中国篆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特殊的存在,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并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记忆。山东省是中国篆刻艺术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承地之一,有着悠久的篆刻文化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与新时代特征的篆刻艺术非遗保护体系创造了有利条件。该文介绍了保护与传承篆刻艺术的意义与影响,分析了山东篆刻艺术传承与保护现状,总结了山东篆刻艺术保护管理的工作措施,提出了山东篆刻艺术创新传承的实践路径,旨在保护和传承山东省篆刻艺术,让传统篆刻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光发热,并展现出全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建筑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是文化的视觉体现。本文以长庆寺塔的建筑艺术与文化传承为研究对象,阐释中国传统堪舆文化对佛教寺庙、古塔选址以及布局的影响,再以建筑所处时代的文化为参考背景,对长庆寺塔的壁画艺术、建筑形态、和外部建筑构造进行分析研究,以及多层次、全方位呈现长庆寺塔的建筑艺术。  相似文献   

20.
白马藏族民间歌曲曲调古朴原始、题材丰富多样,是劳动人民日常生活、情感表现的集中外化形式,是白马人代代传承、积累下来的精神食粮.其从旋律、歌词、调式、演唱等诸多方面诠释着无文字民族独有的艺术信息及文化内涵,是白马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国多元文化宝库的一枝奇葩。笔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甘肃陇南白马民间歌曲的方言唱词、曲体、拖腔、衬词、润腔、演唱方法等艺术特色及价值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