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们生活的年代处于同一时期,虽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一些异同,但他们思想中的"善"和"仁",都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向往。亚里士多德的"善"指的是对职责履行的完善,是一切行为的最高目的;孔子的"仁"是一个较高的道德范畴,同情心、道德、平等、孝悌、忠恕等都属于"仁"。本文即具体探析亚里士多德的"善"和孔子的"仁"及二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孔子和孔子思想的“境界观”方延明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孔子思想在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以及对东南亚文化的发展,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即使是在今天。为什么孔子思想历经二千五百年仍然具有中经久不衰的生命力?魅力何在?我以为原因有二,一是...  相似文献   

3.
"成人"在先秦时期多用于指"如何成为具有某种品德或才全德备之人",并非仅仅简而释之"对他人的成就",尤其是在孔子思想里,"成人"具有开放性的品质。孔子的"成人"观念强调了因境施教和因材施教,主张弟子要有纯粹的仁义道德追求,在整个道德教化的过程中注重对弟子"执两用中"的道德启发。  相似文献   

4.
君子之“仁”的两个基本点为“孝悌”和“忠恕”,作为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内核观念,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探析“仁”字的原初意义并对君子人格进行基本诠释,其中的两个关键要素是“仁”和“君子”,二者缺一不可。“君子”要以仁爱之心对待一切事物,居仁由义,成为“仁人”。援礼入“仁”,用“礼”来塑造君子道德,规范其一言一行。君子之道,以“仁”统摄全局,通过爱将人们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辅之以“礼”,支撑起整体的结构,使其得以延续。内有“仁心”,外行“仁事”,“君子之仁”的形成在动态的链条中双向展开,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孔子或《论语》思想的核心范畴是"仁",但"仁"的内涵究竟是什么,论者向有分歧。结合对相关概念的考释,批判性地考察杨伯峻、冯友兰等对孔子之"仁"的解读,可以揭示出孔子所谓"仁"即是"直"和"礼"的"中庸";由于现实原因,孔子虽然重视"直",但没有充分展开论述,而是更多地讨论了"仁"和"礼",所以"直"在以往的研究中也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且往往被混淆于"仁"。然而,倘若真正把握了"仁"的结构性内涵,尤其是注意到"直"在其中的基础位置,则不仅能够准确地理解孔子或《论语》的"一以贯之"之"道",而且有助于认识孔子及其思想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的特别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建国  邵凤雨 《职业圈》2007,(11S):12-13
近年来我国出现的“民工荒”现象折射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解决“民工荒”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应结合农民工的群体特点,适当降低缴费率,加强城乡社保体制的衔接,分类建立农民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适合农民工群体特点的分层社会保险体制。  相似文献   

7.
卢翠 《文化学刊》2008,(2):10-16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和审美意识的萌发,女性容貌之美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许多反映上古时期社会生活的文献中,都记录了对女性容貌的赞美之词。在反映西周乃至春秋社会生活的《诗经》一书中,就记载了许多赞美女性容貌之美的美好词句。其中我们比较熟悉的有"窈窕淑女"、"静女其姝"、  相似文献   

8.
《论语》作为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专著,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书中共有四次提到"巧言",三次提到"令色",其中三次为"巧言""令色"一起出现,一次为"巧言"单独出现。本文主要使用文献法,考查"巧言令色"的内涵,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探究"巧言令色"对孔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老子《道德经》中与音乐相关的内容很少,其中的"音声相和"可认为是老子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的音乐观。史学界和音乐学界对"‘音声相和’即强调音乐是和谐与审美的高度统一"这一观点是基本认同的,但对"音""声"的概念及"和"的方式各有说辞、见仁见智。要想了解老子的音乐观,首先要摆脱惯常的逻辑和推理,对《道德经》进行系统研读,如此方能解读其真义。从"音声相和"一词逆推出预设结论,再以儒家孔子音乐观之相互比较,得出老子音乐观所具有的高度哲学内涵及对当下音乐发展的意向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孔子"仁"学说的功利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从"大功利观"的角度肯定了道德论与功利论的同一性,指出迄今为止研究中国传统道德学说的论著,仍然有过分地强调两者的对立,而忽视甚至完全抹杀它们之间的同一性的倾向.同时以孔子"仁"论为例阐释了其道德学说的人本特色和功利特色,发掘其中功利论内涵与道德观传统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并尝试着为中国古代道德思想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孔子的理智被黑格尔评价为枯燥的,像旧式的乌尔夫逻辑一样,单是范畴的罗列。我们以黑格尔所擅长的整体论法,选取孔子的智慧观为研究对象,旨在证明孔子的理智实质上也不乏系统性。最终,通过对孔子智慧的基本内容、追求智慧的态度、品质、途径和指导原则、施展才智的最佳途径、智慧的特质、智慧终极的社会现实目标以及个人智慧的最高境界的探讨,我们认为孔子的智慧观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同时,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孔子的智慧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传统文化不同,这更多的体现在"礼"这一方面。双方要实现更好地交流,必须重视中西方礼的差异性。基于此,现主要从中国"礼"文化和西方个人主义角度阐释"礼"文化对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的影响,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提出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探求中西方文化共通性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于航 《文化学刊》2022,(9):84-87
在西方文化和思想发展的历程中,哲学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而随着语言修辞观念的持续性变化,哲学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主要呈现出三种形态。第一,修辞手法的存在会损坏真理,而哲学是对社会贡献或社会普遍性现象的总结,文学则是艺术的代表,因此,哲学与文学在本质上是对立关系。第二,修辞是以语言中的逻辑和语言表达的含义为基础,而文学和哲学都是以文化知识以及社会道德作为根基的,因此,文学和哲学都是建立在社会真理以及语言逻辑的基础上。第三,修辞手法广泛地存在于一切语言之间,而真理作为修辞手法的产物,并不是一种绝对形式方面的思辨性产物,因此,哲学的本质其实就是修辞手法,与文学之间存在同一性。由此可见,在西方社会语言文化以及社会哲学发展的过程中,关于哲学和文学之间的关系这场探讨从未停下脚步,而修辞观念的转变也让文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本文主要是分析了修辞观点视角下西方哲学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为探寻哲学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尝试在《论语》和《孟子》的文本范围内对"敬"字的意涵进行梳理和理解,通过"敬"与"礼"、"恭"、"尊"之间的关系来进一步阐明"敬"的丰富意涵。"礼"是"敬"的外在显现,和孔子相比,孟子更强调"存心之礼",即道德主体对"敬"的内在意向落实。"敬"的内在含义比"恭"更深远,孟子将"恭"和"敬"内化为一体,提出了内外一致的要求。对"敬"与"礼""恭""尊"的细节差异分析,展示出儒家的真正内在心灵要求与实践功夫。  相似文献   

15.
任晓锋 《文化学刊》2011,(1):151-154
以"礼坏乐崩"形容春秋社会剧变,不利于正确认识评价礼的作用与价值。春秋社会频频僭礼、违礼的现象背后,孕育了礼的重大变化,内容上与仪相区分,地位陡然隆升,备受社会瞩目,成为统治者治国定邦和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汉韩两种语言的"定语+人称代词"结构普遍存在,但此结构在形态用法上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点,把这种语言现象放在语言类型学视角下进行比较,可推动汉韩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从而使学习者在二语习得中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把握语言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不知观"在《阅微草堂笔记》文本中应用甚多,已经形成特定的叙述风格。纪昀通过构筑人物不知、读者不知与作者不知三个类别,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借神秘色彩渲染故事情节,并运用弱化情节、弱化人物的方法在内容上构建"共同隐含作者",在结构上构建二度区隔,从而使文本叙述转为以真实性为目标的伦理叙述。  相似文献   

18.
"信"本是伦理道德范畴。《论语》中记载着孔子关于"信"的言论。透过"信"与"言"关系的分析,可揭示出"信"的语言学和本体论意义,以及具体表现在为人与为政两方面的社会政治意义。孔子关于"信"的思想至今仍有着不可抹杀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探讨"义"与"仁"和"礼"的关系入手,细致分析了孔子之"义"的确切内涵."仁"和"礼"分别从本然和验证的维度规定了"义"的基本内涵."义"在对"仁"与"礼"的承转与兼综过程中得以确立,最终体现为由君子的人生素养自然而然地外化而形成的行为准则."义"是一个实践范畴,却带有鲜明的主体性,体现于其形成方式及其对"仁"和"礼"的权衡与判断作用上.  相似文献   

20.
顾玉萍 《文化学刊》2015,(3):201-203
由于从主观上论证自身理论和从客观上含义不同,对"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解释不计其数,都有一定合理性和文字上的依据。本文借助前人的解释,将这句话理解为孔子"利"讲得少,赞许"命"与"仁",但不是反对"利",是要多讲"命"与"仁"。重点结合孔子的思想、生平及《论语》中"命"与"仁"的关系,对此解释进行深入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