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岩 《文化学刊》2015,(2):126-129
语言具有表情达意、叙述事件的功能,但是不能说具有表情达意、叙述事件功能的都是语言。第一电影符号学花了十年的时间来自证其伪,得出电影语言并非是自然语言式的符号系统的结论。在此基础之上,笔者认为所谓电影语言只是电影叙事工具的一种指称,事实上它是一种"非语言性"的叙事手段。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的戏曲电影,如果从1905年的《定军山》算起,到今天已经有110余年的历史。历史不可谓不长,积淀也不可谓不厚,无论从艺术层面还是从精神价值取向层面审视,它都经历了一个融合、凝练、打磨、提升的成长过程。有关资料显示,百余年来,我国戏曲电影总数已近400部(不包括港台),涉及剧种近60个,其中京剧电影大约有140部。(1)而最早"走出去"的戏曲电影剧种就是被称为"国粹"的京剧。一、戏曲电影"走出去"的历史及启示梅兰芳是"电影外交"的先驱者,一生共拍摄戏曲电影14部,与多位国外导演合作。事实上,他初登银幕之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文化的听觉审美特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希腊视觉中心主义的真理观奠定了相应的西方认识论范式,并促使其后的艺术美学理念逐渐向俗世的实在维度靠拢;而一向注重听觉的中国心学却始终以静、空的时间体验方式将真理的理解置入了超越于空间之上的虚无维度,以谦卑的姿态在视觉霸权的压制下顽强进行着人生归属感的寻求,也正是这种归属感型塑了中国艺术文化内敛、体恤以及高蹈的独特品性。  相似文献   

4.
类型电影已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中流砥柱。推动中国类型电影繁荣发展的动力是多元的,本文尝试选取"电影产业""类型融合"和"消费动机"等概念作为关键词探究中国类型电影发展,提出了产业发展促成类型繁荣、类型融合成为最新趋势、期待心理催发消费动机的基本观点,并强调"中国特色"在研究中国类型电影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韩静 《对外大传播》2010,(8):34-35,37
大部分观众在看外语片时,都需要依赖配音或者字幕。全球化和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广大观众要求更快、更直接地看到外语影视片。字幕作为一种高效、快捷的跨文化和跨语言的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6.
彭颜红 《文化学刊》2011,(1):112-118
慈善事业已经成为我国当代要大力扶持的一项重要事业,慈善事业要获得真正长足的发展需要慈善文化的支撑,而我国当代的慈善事业还远远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现行的慈善文化还不足以引领当代中国慈善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要从多方面不断推进慈善文化的建设,才能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于琴 《文化学刊》2014,(2):4-11
反切秘密语是一种古老的民俗语言现象,自汉代已有之,一直流传至今,延绵未绝。直到21世纪的今天,反切语依然活跃在我们当今的语言生活中,国家、社会都对其显示出强烈的关注。本文试从社会媒体报道和学术关注两个渠道来梳理对反切语秘密语这一语言现象关注和研究情况,呼吁更多的学者关注研究反切秘密语这一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新时期小说中的听觉书写为考察对象,分析了这一时期小说中的听觉感知及其听觉主体的回归,探讨了敞开自我、倾听他者,以及建构自我与他者对话关系的听觉路径。但没有相遇和对话的听觉很容易走向绝对,并在噪音与视觉权力的截除和模塑中迷失。  相似文献   

9.
论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踔 《文化学刊》2011,(2):173-179
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文化产业发展明显加快,文化贸易快速发展,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但是,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仍面临重视程度不够、社会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整合力不强、发展动力不足、文化产业发展落后、文化资源开发不当、文化传播力不强、缺少文化"摆渡者"等诸多问题。因此,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必须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提升竞争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传承力;强化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文化凝聚力;建构全社会参与建设新格局,增强文化发展动力;改善传播理念和方式,提升文化对外传播力;重视思想、观念和原则的生产和传播,增强文化吸引力。  相似文献   

10.
戏曲净行是一个重要行当,经过戏曲人在长期的实践和传承中已达到很高的境界。本文从歌舞演故事的艺术境界、写意传神的美学境界、天人合一的文化境界三个层面,对净行的境界进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1.
当代女性小说中有关"人工流产"的文学叙事,展现了部分女性独特的生命感受及其文化境遇.这类叙事从生命本体出发,揭示出女性在事件中空前孤独的生命焦虑,及由此可能激发的生命自主和性别自觉意识;同时也书写了与其性别身份密切相关的生命关怀精神.流产叙事从一个特定的方面映现出传统性别文化的深层制约机制,张扬了突破既有文化规范、反抗传统性别观念对女性生命力压制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钱德拉·莫汉蒂的代表作《在西方的注视下:女性主义与殖民话语》从发表至今一直被奉为经典,广泛收录于各种西方文化批评论著。莫汉蒂在该文中批判的,是西方女性主义学术话语中建构的"第三世界差异";而本文则从电影媒介入手,考察莫汉蒂"第三世界差异"在电影媒介中的个案表现和普适性,以此审视西方白人女性和第三世界女性在媒介话语生产层面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13.
明代曲论关于戏曲功能的论述很丰富。明代曲论家基于对戏剧性质、特征的认识,注重对戏剧价值的估量和对戏剧本质的探讨,简言之,即对戏曲的社会功能作出不同的解释,归纳起来,可分为四种说法:教化说、主情说、讽谏说和娱乐说。下面试分别给予简要论述。 (一)教化说 教化说是指戏曲具有教育感化观众,从而维护社会秩序为封建政治服务的功能。教化说,源于先秦孔子的儒家文艺思想,《诗大序》说:“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教化说的中心是强调文学艺术为政治教化服务。既然戏曲同诗歌一样具有教育感化人,激发审美感受的作用,那么,把戏曲作为安邦治国的工具,主张戏曲创作应为维护封建道德和封建统治服务,正是传统诗教中诗歌“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论语·阳货》)的儒家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戏曲表演中的许多程式化动作,均来源于日常生话的习惯性动作。 戏曲表演中的许多动作是将生活中的习惯性动作加以提炼,附之以特定的艺术形式中,表述为戏曲的程式化语言,让观众一目了然,理解那些经过加工了的动作所表述的剧情含义,人们日常生话的口语:打圆场,实际上已经是戏曲表演中的一种程式化动作反馈于日常生活语言。但戏曲舞台上的圆场已经与日常生活语言中的圆场有着不同的含义了。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在西方科技大规模涌入中国时,中国的知识分子感慨于西方科学的技术和社会制度,创作了大批科幻小说,这些小说共同建构了早期中国人对科学的想象。而这一想象被解放后最早拍摄的几部科幻电影呈现为震撼观众的视觉画面,并被加以利用,转换为宣传新政治制度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于琴 《文化学刊》2014,(2):5-11
反切秘密语是一种古老的民俗语言现象,自汉代已有之,一直流传至今,延绵未绝。直到21世纪的今天,反切语依然活跃在我们当今的语言生活中,国家、社会都对其显示出强烈的关注。本文试从社会媒体报道和学术关注两个渠道来梳理对反切语秘密语这一语言现象关注和研究情况,呼吁更多的学者关注研究反切秘密语这一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7.
好的电影往往包含着语言学习的重要要素,能更直截了当地向学生呈现西方国家的人文、风俗等,本文以影片欣赏与英语语言文化学习为出发点,探究西方电影在英语教学中所能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影诞生已有100多年了。时至今天,中国电影已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获得了国际电影节多项奖项,涌现了不少世界级的导演和演员。但你可知道是谁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有规模的电影制片公司、拍摄了第一部无声故事片、第一部有声故事片、第一部武侠片、第一部彩色片和戏曲片?他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电影拓荒者、中国电影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张石川。  相似文献   

19.
1895年,对于被称作第七艺术的电影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年度。这一年冬日的一个下午,法国巴黎卡布辛路“大咖啡馆”里,路易-卢米埃尔先生正在这里公演他拍摄的《工厂大门》等12部每部时间仅为1分钟的影片,这是人类首次以卖票的方式进行的商业性电影公  相似文献   

20.
当代民谣是一种有价值的民俗的语言文化现象。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深刻的思想性和精妙的语言技巧,它既是民间版本的“资治通鉴”,也是文人诗歌创作的另类范本,还是诗歌修辞研究的重要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