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补偿型习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交际双方为了修补交际中的面子威胁行为使用的套话。人们容易把补偿型习语和安慰语混淆。文章在区分这两种语言现象及总结补偿型习语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补偿型习语的运行规则和语用功能,最后指出了过度应用该类习语的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2.
刘源 《学周刊C版》2011,(10):17-17
习语分析和话语分析,分别从微观(词汇语法角度)和宏观(言语或语篇角度)分析了语言现象.本文尝试从习语分析和话语分析中找出二者含义、功能、组织结构上有意义的关联.以交际中的具体语言为例.介绍了二者的整合模式。在话语分析层面上.获得一种微观和宏观层次的整合.是语言教师可以做的一项有用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习语是指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是语言的精华;习语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因此,习语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翻译。本文分析了中英文化相似性及文化差异性对英汉两种语言中习语翻译的影响,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阐述了英汉习语的文化特征及翻译。  相似文献   

4.
英语习语不仅是英语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一种具有丰富历史及文化内涵并反映英语国家民族思维方式和思想表达习惯的语言现象。英语习语具有复杂多样的特征,因此它既是词汇教学的核心内容,又是教学中的难点。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依托,着重培养学生的隐喻认知能力,具体研究英语习语的相关教学策略,旨在增强习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习语是语言中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学习英语习语是学生学到修辞知识的一大捷径。英语习语不仅具有修辞功能,同时还含有极高的艺术功能,本文将对其艺术审美价值功能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英语习语的临时变体为研究对象,从语言的特性、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经济原则和语境对语言的约束力,以及语言运用者的心理因素几方面分析了英语习语临时变体产生的原因;对英语习语临时变体形成的几种主要方式,如扩充、压缩、替换、拆分和移位作了分类阐述;最后简要总结了临时变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论英汉习语翻译的文化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语作为语言的一种浓缩表达方式,是语言的精华,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经验中提炼出来的智慧结晶,承载着更加丰富的文化信息。本文旨在从Fernando提出的习语的描述世界、表达内心和言语交际功能角度出发,从历史典故、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三个方面探讨了在跨文化交际中英汉习语翻译的文化传承功能。指出使习语背后的文化通过翻译在另一文化中得到理解和传承,使其丰富的文化信息能够在另一种语言里重现才是翻译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现今的翻译已经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迁移,而且还是文化的交流。根据英语习语所在的具体语境,在文化层次上来探讨英语习语的翻译;论述了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并总结了英语习语的翻译方法。强调最大限度实现译入语和源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实现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相似文献   

9.
英语习语的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英语习语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导致了习语在实际应用中扮演着多样性的“角色”或多元的语言功能。本文从韩礼德的三大语言功能出发,探讨英语习语的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文化传承功能,隐喻认知功能和语用功能,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语习语的本质特征及其使用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提高语用能力,在语言学习中有效、得体、恰当地运用英语习语。  相似文献   

10.
习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典型的隐喻语言,存在于各种语言中,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是研究人类语言加工机制的重要切入点。深入、全面地梳理习语研究的文献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该领域内的发展过程及趋势,对之后的研究工作具有启发及指导意义。鉴于习语研究相关的文献数目庞杂,借助CiteSpace II这一应用程序来进行引文分析发现,第一,20世纪80年代之后,习语的相关研究发展迅速,美国的学者,尤其是加利佛尼亚大学的学者们对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第二,Lakoff 所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对习语研究产生了极大影响,使之转向对理解机制的探索;第三,不同研究领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拓宽了习语的研究范围,使习语加工脑机制这一议题成为当前热点。  相似文献   

11.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英汉习语存有相似性的同时亦有差异,于是在英汉习语互译中产生了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现象。在英汉习语的翻译中语言的意念功能决定了习语之间的总体可译性,语言的文化功能造成了习语的相对可译性,而语言的美学功能则使习语产生绝对不可译性。了解英汉习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有利于更好地使用英汉习语,也有利于更好地了解这两种不同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习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受到特定语言文化的影响,由于文化差异,习语翻译往往会遇到困难。语用对等强调在不同的语境下实现语用功能的等值效果。本文将语用对等理论引入习语翻译,试图解决由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困难。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语言中的精华。习语是在语言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固定的词组、短语或句子,其在固定搭配、语法结构或语义含义上都是特殊的,一般不能随意改变。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习语具有文体、修辞、结构、语义和约定俗成等特征。文章概述了英语习语的主要修辞特征及汉语对称翻译的表达,以展现英语习语的语言练达及结构之美。  相似文献   

14.
仲荣 《文教资料》2006,(32):178-179
习语是语言的核心和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能传达大量的语言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交际功能。作者结合有关理论,一方面试从英汉习语的固定性、完整性、押韵、修辞等方面分析英汉习语的共性;另一方面又从中西方人们的生存环境、传统习俗、宗教信仰、历史文化、民族思维、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分析英汉习语各自的民族色彩。有利于学习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和更好地学习英汉语言,以达到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英汉民族不同的文化差异导致了语言差异。作为语言长期使用的结果,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英汉习语间存在着很大差异;由于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英汉习语又有一些相似性。将英汉习语作对比研究,探讨英汉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异同,达到人们对习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加深文化理解,加强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6.
王雪 《海外英语》2011,(4):176-180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生动形象的习语。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习语中的文化因素往往是翻译中的难点。英汉习语之间的多方面差异可归为两类: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义)的差异,都是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由此提出了英汉习语文化意义翻译对比分析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文化信息特别集中的词组或句子。习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色,是语言的精华。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数字习语等方面的差异,汉英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信息。译者应分析汉英习语中所体现的汉英文化差异,根据具体的语用含义采用具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习语是语言的精髓。习语中的喻体保持了语言中具体意象和抽象概念的平衡。英汉习语中的喻体选择受不同因素的影响 ,其喻体的选择也各具文化特色。本文将就英汉习语中对事物设喻的异同作一比较 ,并就引起喻体选择的因素做一分析 ,以探讨其翻译的途径。一、喻体比较比喻通过“相似联想”对“本体”进行描述 ,借以构成比喻的相似事物即为“喻体”。英汉习语对同一物体设喻 ,喻体有同有异。1.喻体相同 ,喻义相同。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在翻译过程中 ,尽管会遇到文化的不同所带来的…  相似文献   

19.
习语·文化·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也是语言学习感到难以理解的一种语言现象,本从习语的基本特征,习语的化色彩及翻译方法等几个方面的对习语做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杜明明 《英语辅导》2010,(3):28-30,61
习语作为一种广为流传并且具有特定含义的固定词组和短句,是构成语言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锤炼而成的习语表现力异常丰富,是语言中的精华与瑰宝。文章从几个方面探讨了英语习语的特征及如何结合习语特征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并正确恰当地运用英语习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