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了食品污染的性质、途径及食品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对食品污染的防治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食品中农药残留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不但污染了环境,而且使许多食品存在不同数量的农药残留,这既影响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又影响我国食品出口创汇,讨论了化学农药对食品的污染,分析了造成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原因,提出了预防食品中农药残留危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郭馥枝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受到工业生产上排放出来的废水、废气、废渣,汽车。飞机排出的废气以及生活垃圾、污水的严重污染;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开矿、造田、兴修水利等也在破坏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大气水源的污染,直接影响着生态...  相似文献   

4.
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如色、香、味)、延长食品保存期、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使食物增加色泽、香味,使食品的感官性质良好;可以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控制食物中微生物的繁殖;可以满足食品加工工艺的需要,加入增稠剂、漂白剂、色素和抗氧化剂,防止食品在保存过程中变色、变味等等。  相似文献   

5.
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传统模式,18世纪以来的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过程;第二种是以“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过程末端治理”模式。这两种经济发展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品工业为主体,忽视  相似文献   

6.
周旭娟 《青海教育》2006,(12):13-14
一、引言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六条规定:“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态等感观性状”。《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一条指出其立法宗旨是“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保障人民健康,增强人民体质”,它从法律上保证了食品的安全性。但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以及食品加工、烹调、储存的不当,致使食品的污染较为严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7.
郭艳 《考试》2005,(12)
食品防腐的问题,在近两年的中考化学命题中经常出现,用化学方法防止食品的变质腐败,常见的有三种方法:一是利用生石灰的吸水性而干燥食品,防止食品的腐败;二是利用铁粉生锈时,既吸收氧气,又吸收水分的性质而防止食品腐败;三是利用冲气的方法,防止食品受挤压变形或食品腐败。本文就以2005年的中考化学试题为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科学》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单元中的第三课“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中,让学生知道“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而减少丢弃物和重新使用,町有效地减少生活垃圾的数量,以致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是其重要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甜味剂与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味剂是赋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食糖是最常用的天然甜味剂。功能性甜味剂是可以代替蔗糖应用在食品中,具有特殊生理功能或特殊用途的甜味剂。人类长期食用的蔗糖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任何功能性甜味剂并不能取代蔗糖的作用。适量使用蔗糖不会直接使人肥胖,也不会直接造成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益处而非害处。  相似文献   

10.
空气污染分为天然污染和人为污染两种。天然污染是指自然界自行向空气中排放有害物质。如活火山向空气中喷放火山灰、二氧化硫、硫化氢等;煤田、油田自然逸出煤气、天然气;动植物腐烂放出有害气体等。入为污染是指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空气污染,这是空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入为空气污染有多种分类方法。按污染源运动状态可分为固定污染源污染和移动污染源污染。固定污染源污染是指污染物由一些固定设施排放的,如工业锅炉、民用炉灶就常年向空气中排放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烟尘、粉尘等有毒有害物质;移动污染源污染是指汽车、机车、飞机、机动…  相似文献   

11.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高度发达和社会进步的内在需求,是人类经历几个世纪探索后的必然选择。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总量是否超过地球的承载能力,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对世纪以来,地球上发生了三种影响深远的变化:一是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经济增长了几十倍,物质财富的增加大大堆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二是人口爆炸性增长,人口总量高达60亿,并且以每年sop万以上的速度在继续增长;三是由于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与消耗和污染物质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受到破坏。人类不得不认真回顾自己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2.
当今,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世界的焦点问题。比如,水土的流失、山洪爆发,使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人无家可归;有因空气的污染使疾病种类越来越多,而且治疗越来越困难;人类从自然中获取了资源与财富.但与此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倍受污染。  相似文献   

13.
“水域的污染和保护”教学设计张孝端,汤莉萍小学《自然》第二册“水域的污染和保护”一课,是通过指导学习认识水域污染的原因及危害,使学生从小就懂得要自觉保护“水”这个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自然资源使它不受污染。可是实际情况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对这一课题的认识比...  相似文献   

14.
绿色家装应是“以自然、安全、简捷、美观、舒适为目标,进行有利健康、有利环境、有利生态并点缀适量有益花卉的装修”。真正的绿色家装要求施工者在施工中,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而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也不会对身体有健康方面的损害;其次,当消费者使用这个室内环境时,不会对公共环境带来污染;它与公共环境是协调的、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5.
一条健康的河流至少应该具有以下四方面的能力:一是保障人类一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水资源供给能力;二是安全排泄一定量级洪水的能力;三是抵御一定程度污染的能力;四是河道及河口生态系统具有抵御一定程度的扰动、维护生态平衡的能力。其中,第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人的社会存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人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具体包括: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人类生命生产的形式,劳动也是个人生命生产的形式,二、人在社会合作中生存。主要体现:社会合作是人类自我保存的方式;社会合作是人类劳动的方式;社会合作是满足个人多方面生活需要的方式。三、人在社会环境中发展。1.人类意识和智力是社会劳动的产物;2.个人知识和能力是社会文明成果向个人的内化与转化。  相似文献   

17.
昆虫食品风靡世界在人类庞大的食谱中,各种新奇的昆虫食品,以其特有的风味正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青睐,成为世界上众多民族华筵上的美味佳肴。在世界各国中,对不同的昆虫有不同的爱好。马来西亚人爱吃蝗虫;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居民对油炸蝴蝶特别感兴趣;印度有人喜欢食...  相似文献   

18.
经过多年研究,在防治蔬菜病虫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套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办法.第一,要杜绝高残留、高毒农药的使用,从源头上截断对蔬菜的污染,合理使用生物源农药;第二,选用抗病虫品种,为不用农药、少用农药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合理利用农业技术手段、物理手段、生物手段防虫治病。  相似文献   

19.
1 前言食品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假如食品遭到污染,由于污染物的浓度、污染的时间、污染物种类的不同等,人食了受污染的食物,机体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其结果使得寿命缩短。关于食品的污染,在此列举几件发生在日本过去的大事件。1955年的森永砷奶粉中毒事件,死亡131人,中毒人数达12159人,其中2000多名小儿受害;1957年的水俣病事件,因  相似文献   

20.
早期教育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智力开发是国内近年来教育学、心理学领域里的热门话题,但部分文章在早期教育的宣传中,存在若干理论失误。本文认为:第一,不能机械地认为人类大脑的脑细胞只使用了10%,尚有90%的潜力有待发掘;第二,不能简单地把人的智力发展速度归结为一定的比率,认为幼年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第三,人的心理发展不是匀速的,那种认为个体行为只能在关键期内形成的说法是不正确的;第四,对人类婴儿来说,环境的刺激作用与动物有本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