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既然物理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物理教学就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  相似文献   

3.
摩擦力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教学的难点.如何更好地教好本节知识,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全面正确认识摩擦力,归纳、总结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并且能用它来解释生活中的摩擦现象,下面就本节课进行的教学研究谈谈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4.
“上节课同学们已经验证了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有关系: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摩擦力大小可能还与什么因素有关?”一上课,我就抛出了新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往教学的过程中,在《摩擦力》这节教学时,往往是以课本理论作为主体来进行教学,即使是实践教学也只是教师在讲 台上用教具进行实验演示,学生观看,这种被动接收知识的课 堂效果并不好。  相似文献   

6.
(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教材分析】本节可包括以下三部分的内容:(1)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2)决定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3)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在讲述摩擦力时,为了不使问题复杂化,教材中没有提出静摩擦的问题,而是统称为摩擦。教材对滚动摩擦也没有单独讲述,而是作为减小摩擦的方法来介绍的。教材中没有具体讲述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教学中使学生有所了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和对物体运动的作用;知道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了解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初步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经历制定计划设计实验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够做摩擦力的实验。(2)学生能够自己设计实验来证明摩擦力的大小不但与物体表面的光滑或粗糙有关,而且与物体的轻重有关。知识与技能(1)学生了解什么是摩擦力。(2)学生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3)学生知道摩擦力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4)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体验到摩擦力存在的现实,享受实验成功时的喜悦。(2)学生能够意识到我们身边处处有摩擦力的存在。教学重点什么是摩擦力以及…  相似文献   

9.
摩擦力是高中三个基本性质力之一。只有学好摩擦力,才能练好高中物理学习的基本功“受力分析”。而受力分析是整个高中物理的奠基石,因此学好摩擦力至关重要。但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对摩擦力的几个问题的理解是一个难点。针对学生感性认识很强,对直观形象的具体事例比较容易接受,喜欢自己动手实验的特点,我采用了具体事例分析和实验探究教学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师:今天我们是一个班级连续上两节课,可能会比较辛苦哦,我们先一起来看一段录像放松一下。(放映录像)刚才的那段录像好不好看?  相似文献   

12.
李军辉 《教师》2011,(25):93-9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状况(光滑、粗糙程度)、小纸盒的重量(对地面的压力)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韩丙山 《黑河教育》2013,(10):21-21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滑动摩擦力。 2.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粗略测量滑动摩擦力。 3.经历探究过程,能表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难点: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教材:人教版《自然》四年级下学期课型:实验课教材分析: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或具有运动的趋势时会与周围的物体发生摩擦,这种现象经常会出现在学生身边: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汽车轮胎与道路之间的摩擦,航行的船体与水流之间的摩擦,……。还有许许多多的摩擦现象发生在学生的周围,只不过学生没有觉察到而已。本课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对摩擦现象开展研究活动,了解什么是摩擦,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本课教学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研究摩擦发生的条件。第二部分: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第三部分:针对不同的情况,设计增…  相似文献   

15.
张福娟 《考试周刊》2013,(78):137-137
<正>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知道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知道静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  相似文献   

16.
教材:人教版《自然》四年级下学期。课型:实验课。教材分析: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或具有运动的趋势时会与周围的物体发生摩擦,这种现象经常会出现在学生身边:人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汽车轮胎与道路之间的摩擦,航行的船体与水流之间的摩擦,……。还有许许多多的摩擦现象发生在学生的周围,只不过学生没有觉察到而已。本课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对摩擦现象开展研究活动,了解什么是摩擦,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本课教学可以分为三部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摩擦力》一节教学设计的描述与评析,说明了如何促使学生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进一步展开深层次对话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8.
师:今天我们是一个班级连续上两节课,可能会比较辛苦哦,我们先一起来看一段录像放松一下。(放映录像)刚才的那段录像好不好看?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与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能判断这两种摩擦力的方向;探索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相关因素,找出F=μN的关系式;知道什么是静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了解最大静摩擦力与物体间正压力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