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叶青 《江西教育》2004,(15):48-49
将“科学探究”作为教学活动的要求,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出现在《自然教学大纲》中。该大纲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部分就明确指出:“教学内容应便于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许多教师从上世纪的80年代中期以后就在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并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今天.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反思我们过去自然教学中进行  相似文献   

2.
将“科学探究”作为教学活动的要求,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出现在《自然教学大纲》中。该大纲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部分就明确指出:“教学内容应便于学生观察、实验、操作,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许多教师从上世纪的80年代中期以后就在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并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今天,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反思我们过去自然教学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些认识和实践,发现我们由于对相关理论学习不够,对“科学探究”在许多方面都缺乏清醒完整的认识,如“科学探究”的提出、“科学探…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的科学课程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美国上世纪90年代的科学课程标准,最明显的特征便是将“科学探究”作为最核心的理念贯彻始终。而在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于2011年7月发布的《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学科概念和核心概念》一书中,首位关键词已经由“科学探究”修改为“科学实践”,面对这一变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两个问题?科学探究被拉下神坛的原因是什么?它对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又有什么启示?  相似文献   

4.
◆ “学着像科学家那样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教学要“符合科学的本性”,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来了,教材怎样体现?教学怎样体现?一直没有找到适当的途径、方式。《科学》课程标准也提了“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的认识对象。什么是科学探究?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5.
对《课程标准》(哲学常识)“教学要求”的几点认识张汉云《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既确定了“教学内容”,又规定了“基本要求”,两者密不可分。“教学内容”是根本,教学体系是教学内容的科学表达,这是教学活动质的规定性,规定应该“教什么”。换个角度说,它提出的...  相似文献   

6.
“数学探究”(mathematical investigation)是近年来西方国家数学课程改革中大力提倡的一种数学活动.如,英国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把探究活动看做是GCSE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1996年颁布的《国家数学课程》(英格兰与威尔士)中,探究活动成为标准“运用和应用数学”(using and applying mathematics)中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要求:科学课程应“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以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就要求科学课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公平、良好的学生学习科学的机会,也要求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中必须更新教师观、学生观。教师应用交换机的教学理念,把科学探究贯穿于教学之中,让学生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而是认识自然界及掌握认识自然界的本领。在这几年的科学教学中,笔者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8.
以一节内容为《DNA的复制》的网课为例,从新课标、知识的科学性、生成性教学活动、科学探究过程、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几个方面阐述听课感受。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衣服》单元以学生熟悉的“衣服”作为切入点,引出一系列学生感兴趣并且能够探究的问题。教学内容都是和“衣服”紧密相关的,引导学生对《认识衣服面料》、《衣料的吸水性》、《衣服上的水跑到哪儿去了》、《怎样让衣服干得快》、《穿棉衣为什么暖和》等课题展开探究活动,带领学生去探究有关“衣服”的科学奥秘。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十分强调科学探究在物理课程中的作用,教师在实施探究教学活动时,往往只注重探究教学中的知识问题,即“形似”,而忽视了探究教学的另一面“神似”——即学生从探究学习过程中领悟科学探究的本质,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否则探究教学就会演变成对智力进行徒有形式的机械训练,无法使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迷失探究教学的方向。探究教学活动要做到“形似”又“神同”,追求“形”“神”兼备的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11.
《科学课程标准》提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很多科学现象的探究过程中,结论或者结果都是由猜想决定的。《科学课程标准》中对猜想的具体描述是: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的活动建议。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猜想,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更开阔。  相似文献   

12.
科学探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工程,作为具有评价与导向功能的中考必将十分注重对该内容的考查,这也为近年的中考实践所证明。《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的,也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计划与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本文将科学探究作为教学内容,并结合其基本要素,就科学探索的题型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3.
钱振良 《中小学电教》2012,(11):139-139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学节奏的加快,教学内容的更新,知识容量自然增大,迫使科学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在探究教学中,要求小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自我探求知识,让他们成为...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强调,没有探究,就没有科学.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标准》还强调物理课程应该让学生“经历”、“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学习探究方法,掌握一定的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一杯水的观察》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三年级上册《水》教学单元中的一个教学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水的观察,认识水的物理性质。从教材编排来看,教学活动从引导学生由一个问题——“对这样的一杯很熟悉的水,我们能观察到什么呢”入手,经历“用感官观察水”“用比较的方法观察水”、“水是什么形状”  相似文献   

16.
实施新课程,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由单一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改为多元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小学科学课要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并围绕三维目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在当前的科学课和《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导下的自然课教学中,教师对“科学探究”、“科学知识”的教学研究较多,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目标的预设与达成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科学(自然)课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存在的问题1.教学“预设”对情感态…  相似文献   

17.
科学探究是高中化学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探究教学活动设计和组织是实施科学探究的重要前提。从探究活动的八个步骤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就苏教版《化学1》例子进行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把语文实践活动与课文学习并列作为教学内容,科学地体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教育。这样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活动很快走进我们的教学,“滋兰九畹”,“树蕙百亩”。  相似文献   

19.
《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的科学探究,在今天的中学物理教学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倡导。科学探究的教与学,是通过具体教学内容的操作来实现的。本文讨论的“探究浮力大小的决定因素”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以人教版教材《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简谐运动的描述”为例,探讨如何将探究实验有效融入新课教学中,使教学目标任务化、教学内容问题化,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