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核技术的发明以及核武器在战争中的使用,使人类进入一个与以往任何时刻都截然不同的崭新时代——核时代。芝田进午对核时代做了初步的哲学审视,认为核时代新哲学应该是尊重人的生命并且把人类的存续与发展作为其最终价值的世界性哲学。芝田进午提出核时代新哲学应是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形态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应作为核时代新哲学来展开自身。马克思主义在核时代应该出场,马克思主义"幽灵"依然在场。  相似文献   

2.
哲学是时代的产物 ,但并不是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的精华。只有反映时代的本质特征、反映人民要求 ,指导人们实践 ,并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真正哲学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进入 19世纪以来这一特定历史时代精神的精华 ;邓小平哲学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 ,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当代中国真正的哲学。  相似文献   

3.
<正> 在人类的哲学思想史上,曾经有过许多很能启迪后人思考的哲学思想理论。这些哲学思想理论,都曾给人类以一定的追求真理的智慧和精神。然而,它们较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却在不少方面显得逊色。任何哲学都是产生于一定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产物,无疑是这一伟大时代精神的精华。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最伟大的认识工具,一直在给人类以最伟大的智慧。它不仅启迪和培育了许多共产主义战士,整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首要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定位。文章从目前理论界、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定位和时代定位的论述进行了梳理,并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认为我们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位问题上反映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问题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原则问题的忽视;二是没有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导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来理解和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把实践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开放的理论体系,它总是随着当代科学和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充实、发展自己.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总是与时俱进,站在时代的前沿.因此,面对当代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具有全球视野、未来视野和全人类视野.  相似文献   

6.
死亡问题是一个差不多和人类同样古老的文化问题.人类从几百万年前诞生之日起,至少从直立人开始向智人过渡的旧石器时代中期起,就开始面对同类的死亡思考起这个问题来了.总览古今,虽然相关内容众说纷纭,异彩纷呈,但只有马克思主义的死亡哲学才是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死亡哲学.本文仅就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死亡哲学”的贡献问题做一阐释.毛泽东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一样,非  相似文献   

7.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无可否认,建国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的基本内容不少已经陈旧,马克思主义教学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站在第三个千年和二十一世纪的门槛上,我们只有更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内容,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地指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面临危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不可动摇的指导思想,在我们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
由于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性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常被曲解或误读,往往不能做到在人民根本利益基础上的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对现实的批判与反思中建立的,根基在于实践,实践论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思维方式。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科学地理解、分析我们所处的时代和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9.
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根本特征;反映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和趋势;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和方法的根本变革;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重要历史时期,都会产生正确反映自己时代精神的真正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的时代精神的精华,邓小平哲学是当代中国真正的哲学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一百多年强的德国,因其科学性而成为世界性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了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实现了哲学主题和哲学功能的转换;在当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受到了冲击,这就要求马哲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实现与科学的互动,从而更好的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