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到市郊农村收集古钱币,一位老先生提供了一枚浙当百"咸丰重宝"刻花钱(见图)。该刻花钱制作规范、工整,刻花细腻、美观,包浆老旧、自然,是一枚不可多得的刻花钱。刻花钱是厌胜钱,是俗称花钱或吉祥钱中的一种。通常是在铸钱局所铸造的普通钱币上,刻上花卉等图案,以增加观赏性。也有的刻花钱是民间铸币,民间刻花,和民间铸造的各种厌胜钱一样。该浙当百"咸丰重宝"刻花钱,就是许多刻花钱中很难见到的一种。  相似文献   

2.
清代咸丰年间,因西方资本主义势力进逼及国内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导致政局危机四伏,财政基本枯竭。清政府为挽救币制行将崩溃之势而铸造咸丰大钱。大钱可统分为两大类:当百以下称"重宝","咸丰重宝"可分为当四、当五、当八、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四十、当五十共八等;当百以上称"元宝",可分为当百、当二百、当  相似文献   

3.
冯瑞林 《收藏》2006,(3):98-99
多年来我收藏了近百枚60多个版别的宝河当百咸丰泉,其中有一枚十分珍爱的“五笔元”版宝河当百大钱,可以说是我的手中珍玩、匣内奇品。  相似文献   

4.
宋康年 《收藏》2015,(3):98
异形花钱是相对非圆形花钱的总称,计有挂花钱及八卦形、梅花形、多菱形、锁形等花钱。追溯它的历史,亦甚悠久。据考,异形花钱始于汉代,历代均有铸造,尤其是明清以来更为流行。其质地有青铜、黄铜、紫铜及银等。特别是挂花钱的形制更是独具特色,其钱上外廓有挂柄及穿孔,且挂柄形制多种多样,异彩纷呈,有凤鸟形、喜鹊形、龙形、祥云形、花卉形等。笔者披露的这枚异形缕空花钱,是以人物为挂柄,故更加显  相似文献   

5.
郁恩芹先生能从常品钱币中一眼看中此枚"咸丰元宝"宝源当百钱,应当说眼力不错,收藏古钱大潮汹涌至今,没有独具慧眼的卓见,很难弄出点名堂。以彩照外形判断,此钱制作规整,字口边廓深峻,钱文笔划无粘连,品相远超出普通行用钱,但细观底章部分面背钱肉之间,似可看见铸造砂型留痕(究竟是刀工划痕还是砂痕,由于彩照无细部特写,一时尚难断定)。"咸"字右侧似有砂粒,与雕母要求之底章光洁有距离。  相似文献   

6.
清代咸丰年间,因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入侵及国内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导致政局危机四伏,财政基本枯竭。清政府为挽救币制行将崩溃之势,而铸造咸丰大钱。当百以下称"重宝","咸丰重宝"又可分为当四、当五、当八、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四十、当五十,共八等。然,咸丰钱币由于品种繁杂,多姿多彩,钱文俊美,近几年全线飘红,其中的珍稀品种,更是倍受青睐。现将自藏的一枚"咸丰重宝"背"当五十"母钱,予以介绍,供泉友、同好鉴赏研讨!  相似文献   

7.
师文涛 《收藏界》2013,(2):54-54
2007年11月11日买到一枚极厚重的宝云局部颁式咸丰当十钱。此钱文字清晰,品相精美,铜色偏红,直径39.3毫米,厚4.5毫米,重36.1克。宝云局的咸丰当十钱,在清朝所有咸丰大钱中应该是铸造数量最多的,版别也较多。  相似文献   

8.
在清代,吉语钱广为流行,不仅宫廷和官方铸钱局铸造,民间作坊也铸造,而且钱面、钱背上的吉语五花八门。如今能够见到的这些传世吉语钱,比较普遍的是钱面为吉祥图案,钱背为吉语,也有钱面、钱背都是吉语的。不过,笔者从  相似文献   

9.
周传芳  周国卿 《收藏》2006,(4):100-103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五月,新疆布政使王树楠向巡抚联魁建议,用内地各省拨来的财政补助银“协饷”为原料,在新疆(迪化)水磨沟机器局铸造银币。联魁于六月四日批准成立新疆银元局,铸造五钱、四钱、二钱、一钱四种银币,至三十四年七月止,共铸银32万两,主要用于军费开支,故称“饷银”。饷银五钱,正面主图为汉维文“饷银五钱”,背面主图系蟠龙。该币直径3.3厘米,重17克左右,成色85%。饷银五钱银币的版别较多,从正面看,汉文“饷银五钱”有字体大小、笔画粗细的不同,汉字中心有有花饰和无花饰的差异。从背面看,图案有无圈龙、线圈龙、珠圈龙,维文龙、蝙蝠龙的不同,蟠龙又有小头龙、尖角龙、小龙的差异。现就“饷银五钱”银币的具体版别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0.
王小梅  董良义 《收藏》2015,(5):98-99
古钱上的钱文位置有时会互换,抑或会写成反书,泉家谓之传形。传形钱是工匠刻范时的错误造成,如半两钱文应是自右至左。反之则成了传形者。汉初吕后掌权时期禁止民间私铸钱,所铸的八铢半两和五分钱都是官铸,管理较为严格,传形钱较少。  相似文献   

11.
对钱浅释     
戴志强 《收藏》2007,(3):130-132
什么是对钱 对钱是指用两种或几种不同书体的文字制作的同一钱文的年号钱(或者国号钱),这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书体配置的对钱,尽管书体不一,但它们是同一钱监,同一时期铸造的,甚至是出于同一工匠之手制作的,  相似文献   

12.
当历代古钱精品、珍品中的多数为前辈收藏家、博物馆所拥有之后,现代收藏者将部分集藏重心转向铸造精、书法美的古钱币。一些在同类钱中铸工精良、钱体厚重,却达不到样钱、母钱标准的古钱币,被称为“头炉钱”(指同版别的初铸钱币),这里特指同类钱中品质优秀的古钱。“头炉钱”一词在古钱币收藏  相似文献   

13.
邹桂山 《收藏界》2011,(6):84-85
北宋神宗朝铸造的"元丰通宝"年号钱特别多,据说每年铸造量达数百万贯。所以近千年来至今,古钱市场上元丰小平钱和折二钱几乎随处可见,比比皆是。在古钱市场刚开放时,有一次见到有称重量卖北宋古钱的,因此买了数斤回来,回家大概看了一下,发现里面竟有三分之一是"元丰通宝"大小钱。  相似文献   

14.
张建功 《收藏》2006,(6):101-101
我喜集古钱,尤其对新疆红钱情有独钟。2006年春节前泉友帮我收集到一枚喀局咸丰“当百”大钱,据原主人介绍,这枚大钱是在和田地区边远农村居民家中购得。此钱本来钉在房门上作辟邪用,可惜钱缘边被钻一小孔,内外郭也遭到人为磨损,但钱文清晰,锈色包浆自然,为传世之物。钱为红铜材质。其正面铸有汉文“咸丰元宝”,文字雄峻整齐,笔力稳健,楷意浓厚。背穿上下为汉字“当百”,穿左满文、穿右维吾尔文“喀什噶尔”。通观整体钱文,笔画粗壮不失雅致,是典型的新疆喀局“咸丰元宝”大钱风格。钱直径3.95厘米,穿径1.1厘米,厚0.21厘米,重20.4克(见图)。  相似文献   

15.
刘存忠 《收藏界》2012,(6):66-67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朱温篡唐(公元907年),册封驻广州的唐将靖海军节度使刘稳为南平王。刘稳在位时,自行铸造"开平元宝"等铅钱,是一些铸工粗率、薄小的劣质铅钱,没有铸年号钱。"开平元宝"铅钱虽劣质,但存世罕少。  相似文献   

16.
乾元重宝钱     
正唐肃宗乾元年间(758~760年)铸造的乾元重宝钱,是中国货币史上第一枚以年号加"重宝"为钱文的铜铸币。该钱是由唐朝官方铸造发行的铜质铸币,品种有乾元重宝当十钱和乾元重宝背重轮大钱以及后期减重为小平钱三种。因官价规定,面值大于开元通宝,并且有很高的兑换率,又因是乾元年间铸行,所以民间俗称"乾元钱"。乾元重宝钱的版别很多,除钱文书写变化外,主要分狭缘、阔缘,并有光背及背星纹、月纹、祥云、瑞雀、同心结等,有些则因存世稀少,成为收藏价值极高的珍稀品种。  相似文献   

17.
张 引是谁?是被辽小虎争之为“老爸”的人物。 “老爸”是亲爹吗?不是。 是亲爹又怎样?如若连给儿子讨老婆的钱都凑不齐的话,儿子还不照样得暂别亲爹外出自谋“钱”程。因此当“干儿子”们从“小鸭”变成“天鹅”时;当“孩儿们”一个个成了联赛场上的“腕”后,什么“老爸”什么“铁帅”,全不灵了一除非您能从俱乐部老板那里为我们搞到钱。最终球员还是一句:“这次我是真的决定离开,因为人家一年给的百元面额一张的钞票就能在我面前堆成小山。” 商品社会里,金钱为老大,口袋里有钱才是硬道理。今年海埂春训时,足协搞了一个题为“…  相似文献   

18.
古币二品     
新莽"货泉"钱范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实行第四次货币改制,开始铸造"货泉"钱币。笔者收藏一枚用于铸造"货泉"的母范。该钱范属生坑,长约10.4厘米,宽约5.5厘米,布满翠绿色入骨铜锈。钱范正面铸有两枚"货泉"钱样,正反样兼有。  相似文献   

19.
"永通泉货",南唐元宗交泰二年(959年),南唐主李璟在经济窘困形势下,同意吏部铸造"永通泉货"当十大钱。此钱铜铸,直径3.2毫米,穿口0.8毫米,重10克,属减重钱。钱文"永通泉货",左"货"右"泉",篆、隶二书体,互相对钱,篆文大  相似文献   

20.
董良义 《收藏》2021,(3):132-133
钱局铸制新钱时,为了省工省时,对原来的旧钱楔加工改造,再用来铸制新钱,一般是仓促而为,权宜之计,所铸之钱还带有旧钱的痕迹,叫做改模钱。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清廷在山西大同设立大同钱局,铸造顺治通宝钱,背右铸“同”字记局(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