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奏折制度是清代独有的官文书制度。由于奏折往往附有皇帝的朱批,内容又包括了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记载,所以史料价值甚高。奏折始见于康熙朝,目前,康熙朝朱批奏折分藏于北京、台北两地。七十年代,台湾故宫博物院将该院所藏的康熙朝朱批奏折影印出版了,全书共9册(其中最后两册为满文奏折),命名为《宫中档康熙朝奏折》。1984至1985年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将该馆所藏史料价值较高的1千多件康熙朝汉文奏折与《宫中档康熙朝奏折》中的2千多件汉文奏折汇集一起,分8册影印出版,命名为《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以下简称《奏折汇编》)。  相似文献   

2.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一书,经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满文部工作人员多年辛勤劳动,终于正式面世,可喜可贺。作为《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的姊妹篇,可说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它的面世,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清代前中期史、清代边疆民族史乃至清代宫廷史等都具有推动作用。我曾在中央档案馆、档案出版社工作多年,后又调至一史馆,深知满文档案史料之珍贵,翻译出版之不易。1985年《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由档案出版社出版发行,1987年。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也已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而满文朱批奏…  相似文献   

3.
本专题所辑傅拉塔康熙三十一年至三十三年三件奏折,均选自馆藏满文朱批,内容涉及郑端、徐乾学、王鸿绪、熊赐履、于成龙、伊桑阿等人,今予译登,或于研究康熙朝政治有益。——选译者 王小虹  相似文献   

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存藏有千余万件(册)清代档案文件,满文档案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文档案姑不待论,即满文档案就有300万件(册),其中与汉文档案不相重复的即有150万件(册)左右。其中,满文奏折是史料价值高、数量多、世人鲜见的重要档案之一,据估算约有17万余件。如果加上相当数量的满文录副奏折,其数量就更可观了。它记录了清代自康熙前期以至清光绪朝200余年间的军政机密要务,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族、外交乃至风俗人情、宫廷生活、天文、地理、气象等。且因满文奏折文书上有皇帝亲笔朱批,这就使它成为在当时具有法律依据和行政效用,而今研究清代历史的第一手史料。 满文奏折为数很多,内容反映社会方方面面,欲全面研究则笔不能尽。本文仅就清康熙朝满文奏折的尺寸款式、朱批特点及其始用时间等问题,试作概述。  相似文献   

5.
本组史料选自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及内阁史书、档册 ,其中《旗鼓牛录章京曹振彦因功加半个前程》、《两江总督阿山为跪请圣安事奏折》、《两江总督噶礼为查明两淮亏欠库银情由事奏折》,分别录自《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及《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有关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的档案 ,不仅使我们对其履历、出身有了较为清楚的了解 ,而且为研究曹家的旗籍变化提供了依据。尤其重要的是 ,康熙帝的有关朱批、朱谕及两江总督噶礼、两淮盐政张应诏、噶尔泰等的奏折 ,为研究曹寅亏欠巨额库银的原因及其弥补亏空的实情 ,提供了新的原始证据 ,有助于对曹家的败落及曹之所以获罪做出客观的评判。现予刊布 ,供研究参考。——编选者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 ,礼仪之争爆发后 ,康熙与罗马教廷发生严重冲突 ,终至决裂 ,颁布了禁教令。他对颜当等反对中国礼仪的传教士十分愤怒 ,予以了惩治。那么 ,他对遵从利玛窦的规矩 ,领取信票留在中国的传教士态度如何呢 ?关于这个问题 ,学术界尚缺乏研究。在清代档案中 ,有许多关于传教士的资料 ,本文根据这些资料 ,对这一时期康熙与传教士的关系进行分析。一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这部书中有许多关于传教士的资料 ,生动地反映了礼仪之争爆发后 ,康熙对传教士的态度 ,其中有人用了“度量宏大”一词1。礼仪之争暴…  相似文献   

7.
本专题史料均选译自馆藏满文朱批奏折,为佛伦在山东巡抚及川陕总督任内所奏,反映了康熙朝中期官员间复杂矛盾的一个侧面,涉及郭绣,徐乾学、于成龙、靳辅、董讷、孙光祀等人。现予翻译发表。——选译者 沈原  相似文献   

8.
本专题史料均选译自馆藏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涉及三十九年捕获盐枭孔文泰及四十三年佟世禄叩阍两案,反映了阿山与张鹏翮之间的尖锐对立。——选译者 关孝廉 沈原  相似文献   

9.
刘研 《兰台世界》1998,(10):38-40
在翻阅《康熙朝汉文奏折朱批汇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时,常常发现康熙皇帝有着十足的中庸思想,处理有关事情偏于保守,总是担心多出事端,主张从容求全,要求宽严得体.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全宗中,有宫中朱批奏折和军机处录副奏折两个文种。朱批奏折是清朝官员上呈皇帝的原件,录副奏折是军机处照朱批奏折謄写件,为朱折副本。我们在阅读录副奏折时,常常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是在奏折末尾录有朱批内容,一是在奏折末尾出现“×××年×月×日奉朱批钦此”字句,朱批内容空而不录。同样是录副奏折,为何有些录有朱批内容,有些则空而不录呢?这是否是军机处謄录时疏忽所致?不是的。通过多次摸索探究,即尽量找同日的朱批奏折与录副奏折相校,或查阅军机处《随手登记档》,凡不录朱批之处,乃为“另有旨”或“即有旨”。 清代官员呈递奏折,均要由清帝亲阅,阅后在奏折(片)末尾留下批示,谓之朱批。对于清帝在奏折末尾朱批内容的形式可分三类。第一类是清帝阅后表示阅过,知晓或要有关部门研究了解。如“阅”、“览”、“是”,“知道了”,“该部知道”、“该部议奏”等,用词极简。第二类是清帝表示对奏折上报内容的具体意见,赞成、否定或其他。用语一般要十几字、几十字,个别也有数百或上千字不等。第三类则是清帝对奏请内容事关重要,有必要单独颁发谕旨,即用  相似文献   

11.
<正>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台湾正式被纳入中央政府管辖的版图,开始了与内地"一体化"并轨的历史进程。在清朝统治台湾的二百多年中,台湾逐渐完成了从"化外之地"向边疆重地的转变。中华文化成为台湾社会主体性文化内涵的局面,长期积淀而牢不可破。近期,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福建省档案馆与福建师范大学合作编辑的《明清宫藏闽台关系档案汇编》(30册)出版(1)。其中选辑汇编2000多件皇宫档案,包括起居注、朱批奏折、录副奏折、上谕、敕  相似文献   

1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的《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已由档案出版社影印出版。该书共分八册,十六开本,套色精装,约三百万字。第一、二册已于年初出版发行,第三——八册也已陆续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 该书系按时间顺序编排,共收辑存世的清代康熙朝内外文武大臣及内务府臣仆  相似文献   

13.
微记录     
正@皇史宬:经过两年多图像识别加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满文朱批奏折全文检索数据库正式上线,对公众开放。这样,公众可以网上全文检索清朝皇帝朱批、大臣的奏折等。满文档案是清朝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处理政务过程中以满文记录的各种公文的总称。档案内容涉及清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宫廷事务、民族事务、天文地理、民间习俗等各方面。作为第一手资料对研究清史具有不  相似文献   

14.
刘研 《兰台世界》1998,(9):44-45
我们从<康熙朝汉文朱批汇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看到,康熙皇帝十分关心海贼情况,曾在四十多个奏折中作了有关海贼情况的朱批.  相似文献   

15.
康熙与臣僚     
刘研 《兰台世界》1998,(3):43-45
在1998年的春节假期,我仔细地看了看<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一册和第二册,从中知道康熙皇帝治理朝政的许多事情.在看各折和康熙皇帝对有关奏折所作的朱批中,感到康熙皇帝与朝庭官员、州府要员、封疆督抚总兵有着特殊的关系,有的就是康熙的亲信,有的是康熙的鹰犬爪牙,有的是康熙的追随者、亡命徒.  相似文献   

16.
这两件奏折是从我馆所藏满文档案中翻译的。《总管内务府奏查抄李煦在京家产情形折》,是迄今发现的有关查抄李煦家产档案史料中时间最早、内容最为详细的一件,《查弼纳奏查明李煦苏州家产并请另行查办李煦亏欠折》,则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件查弼纳有关查抄李煦家产奏折的原件。这两件档案的发现,不仅为研究李煦被革职抄家的原因及其家庭经济状况提供了新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对探讨《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家世和经济地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清初,由于征战连年,福建建阳县农田大量抛荒。至康熙中,这些抛荒地亩大都垦复,地方官也恢复了征税,但并未报部。康熙二十五年,建阳县知县李六成私自免去了本县垦复而未报部田亩的赋税,同时将报部赋税总数按全县实有土地匀摊,实际上是擅自减少了建阳县每亩赋额。雍正十二年,此事被发现并开始处理,至乾隆元年处理完毕。本案事跨三朝,颇为曲折,于中可以约略看到康熙朝、雍正朝及乾隆朝前期赋税政策倾向的差异。本专题三件史料选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乾隆朝宫中朱批奏折和军机处录副奏折。  相似文献   

18.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是重要的档案资料,对了解和研究雍正一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初步整理今宁夏地方雍正朝满文奏折,能较为真实地反映雍正时期在宁夏的驻防八旗及社会发展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9.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一书即将分册陆续出版。该书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全书预计40册,16开本,套色影印。 这部大型历史档案文献汇编,按编年体例,依具折时间之先后,辑入了现存于世的雍正元年到雍正十三年的满汉官员1200余人的汉文奏折35000余件。这些档案现分藏于中国第  相似文献   

20.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一书现正分批陆续出版。该书系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全书共40册,16开本,精装影印。该书1988年8月首批出版1~10册,拟于1991年全部出齐。 这部大型历史档案文献汇编,按编年体例,依具折时间之先后,辑入了现存于世的雍正元年到雍正十三年的满汉官员1200余人的汉文奏折35000余件,这些档案现分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台湾故宫博物院两处。这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将本馆及台湾故宫博物院在此前影印出版的《宫中档雍正朝奏折》中的汉文奏折,收集到一起,合并汇编,从而成为一套完整、系统的原始档案文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