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高校艺术类毕业生灵活就业率提高,但各专业就业状况冷热不均,各高校艺术专业就业状况差别明显.文章对此提出了建议:对艺术类毕业生灵活就业现象应给予正确引导;警惕"艺考热"背后的质量危机;高校艺术专业发展需以人为本走特色路线;提高教学质量是提升艺术类毕业生核心就业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伴随着艺术类专业招生持续升温,引发毕业生群体面临着供需关系失衡所带来的诸多挑战。提升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仅要关注就业问题本身,更要统筹好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职业发展能力。本文着重分析设置艺术专业的相关高校依据自身办学定位和教学目标,针对艺术类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培养形成的一系列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3.
高校急速扩招和经济形势的严峻态势,使得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难成为当今不争的事实。由于陶瓷艺术专业的特殊性与就业渠道的狭窄性,陶瓷艺术专业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形势尤其严峻。要破解这一难题,成功实现高职高专陶瓷艺术专业毕业生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应从转变传统固有的就业观念,建立围绕就业为导向的新型职教体系,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教育新观念,加强师资能力培养,抓好"双师"团队建设,进行毕业设计课程改革,实施校企联合教学等方面入手,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实干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促进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高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属于前进中的困难。造成这一困难的原因是复杂的,不能以此盲目质疑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正确性。为促进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充分就业,有关高校领导可以采取得力举措,根据市场需求确定艺术专业设置与招生规模,进行艺术类专业的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强艺术专业实践环节,逐步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鼓励毕业生到艰苦的地方、到基层去创业。  相似文献   

5.
艺术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对艺术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高校艺术生职业指导的现状提出改进意见和可行性建议。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艺术生的就业困难也逐渐突显。麦可思《中国2007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显示,在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前10名中,美术学、音乐学和音乐表演三个艺术类专业以相对一般专业较低的就业率垫底。艺术专业中的动画专业、艺  相似文献   

6.
高校艺术类专业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其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艺术类专业贫困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在就业过程中总体处于弱势地位.本文对艺术类专业贫困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高校艺术类贫困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1999年我国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以来,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等与之前开始有了明显的恶化,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更是难上加难.笔者从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服装设计(艺术类)专业当下的就业情况入手,实证分析了服设专业作为艺术类专业的就业情况.  相似文献   

8.
艺术类专业的毕业生有其特定的就业特点,如:行业比较集中,职业选择比较自由等,所以灵活就业是艺术类毕业生的新就业趋势,高校应给艺术类专业毕业生正确的就业指导,因为从艺术类专业的就业上看,形式不容乐观,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艺术设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莹 《考试周刊》2009,(36):199-201
随着"艺考热"的不断升温,开办艺术类专业的院校越来越多,而且招生规模也越来越大。艺术类专业呈迅猛发展之势,市场对艺术类专业的人才需求却是增长缓慢,这就导致供给远大于需求。艺术类专业毕业生作为高校毕业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并且形势越来越严峻。本文在分析文献、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对艺术设计类本科的就业现状、毕业生灵活就业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思路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毕业生就业呈现区域性、应用性和局限性的特点,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主要受到社会就业人数增多,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就业市场环境不完善,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合理以及毕业生实践能力不足等方面的影响。要改善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必须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建立和规范就业市场;必须深化高校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必须转变就业观念,开展创业教育;必须加强就业指导,促进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艺术类毕业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由于社会的就业结构、学校的教育模式及学生就业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艺术类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出现了就业层次参差不齐、灵活就业率持续走高等突出的现实问题。文章针对高校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朱丽 《天中学刊》2011,26(5):83-85
通过对高校外语专业毕业生的调查表明,毕业生在择业中存在着观念保守、就业途径狭窄、缺乏就业指导等问题;通过对就业市场的调查发现,外语专业毕业生面临着就业供需不平衡,工作能力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相脱节,英语专业与小语种市场供求失衡等就业困境。因此高校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使教学积极主动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进一步提高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13.
李海宏 《科教导刊》2019,(12):176-177
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但对艺术类大学生给予的关注却不多。随着我国艺术类专业的大量扩招,艺术类毕业生数量持续攀升。加之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意识较弱、就业观念滞后、综合素质偏低等原因,艺术类大学生这一相对特殊的群体在就业上面临着重大挑战。文章从高校辅导员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开展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贺薇  宋杨 《文教资料》2014,(21):113-114
本文通过对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应届毕业研究生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了解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特征和分析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阐述有效改善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建议,从而引导艺术类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提高毕业生就业意识,推动高校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15.
2017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创历史最高,再次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逐年递增的毕业生人数,供求不平衡,学生准备不足,职业生涯模糊等问题依旧突出。民办院校艺术类学生这些问题更加明显,他们就业时会遇到哪些问题?根据专业特色怎样提前规避?本文从社会背景因素,高校和大学生自身三方面,提出相应的提升艺术类学生就业能力引导和提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分析——以体育专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梳理法、调查分析法、实证研究法等方法,对影响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高校应向体育专业毕业生提供就业能力培养与服务,毕业生自身应积极做好就业准备。高校应提高专业培养质量、切实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重视和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实现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吉林体育学院2004届篮球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对目前高校扩招后体育院校篮球专业的就业情况以及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进行研究;(1)高校篮球专业就业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就业思想观念亟待转变;(2)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急需转变等。并根据当前毕业生就业观念所反映的问题提出改革的设想与思路,期望对未来毕业生的发展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近三年对浙江省高校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就业情况跟踪调查发现, 该省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专业对口度在60%左右,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究其原因,与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高 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及用人单位人才使用的高消费等相关。据此,文章从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高校优化专业结构和用人单位合理使用人才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以期提高应届毕业生的就业专业对 口度,避免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9.
数学专业紧跟高校扩招的步伐扩大招生,培养学生数成倍增长,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大学数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与就业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如集中于师范行业就业,跨专业就业难、就业力薄弱等.要做好数学类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必须从转变就业观念、就业指导专门化、数学课程改革、提升就业能力等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模式进行研究,在深入分析艺术类毕业生专业特点、就业心理和就业形势的基础上,阐述了创新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指导模式的必要性。以西安理工大学为实例,阐述了该校创新"艺工同治"的育人理念,创新激励机制,创建以赛促推的就业指导模式,在实践中对艺术专业教学进行改革,将就业指导和教学环节结合起来,提升毕业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