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对柔石小说创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启蒙观念、关注重心与小说模式方面。鲁迅对柔石深刻的影响使柔石成为一个地道的人道主义作家,柔石向鲁迅的学习是成功的,他形成了自己的个性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2.
《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通过对柔石等五位烈士的深情回忆,抒发了无限怀念与崇敬牺牲者、无比憎恶与仇恨反动派的强烈感情,激励人们摆脱悲哀的重压,为迎接光明的未来继续进行更有效的战斗。 文章的主题之所以如此深刻,我认为一方面是作者选取了和白莽、柔石、冯铿交往中的一些事情,舍去了无关的材料;另一方面是因为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三个典故。 一、从柔石的“台州式的硬气”和“颇有点迂”的特点,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他的明代同乡方孝孺。 方孝孺和柔石都是浙江宁海人。方孝孺为人耿直,博学多才,受明太祖赏识,封为太傅,替太孙允炆(pú)等助读。允炆(惠帝)即位,加封方为侍学讲士,深受倚重。后允炆的叔父朱棣(明成祖)为夺皇位,带兵攻入南京,惠帝自焚。方孝孺被  相似文献   

3.
读了《语文月刊》1993年第8期上傅勉之先生《柔石的“迂”是贬词还是褒词——与张文斌先生商榷鲁迅对“迂”的态度》一文(以下简称“商榷”),很高兴。高兴的是它激起了我旧话重提的兴趣。 事情的缘由是这样:十二年前,笔者在《语文教学与研究》(1982年第11—12期)上发表了拙作《<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札记》,其中有一节谈到柔石的“迂”。结论是:“鲁迅先生赞美柔石的‘迂’”。论据是:①鲁迅先生用“(柔石的)颇有点迂,有时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暗示:“台州式的硬气、方孝孺的骨气”就是柔石的“迂”的第一个含义。②柔石在“碰  相似文献   

4.
鲁迅与柔石     
“左联”的伟大旗手鲁迅和优秀战士柔石,都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气概,经历了时代风暴的洗礼,最终用自己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鲜红篇章。他们之间的革命友谊和战斗业绩,在中国现代革命史和文学史上永放光芒。一柔石和鲁迅的相识是在一九二八年,但柔石作为鲁迅的学生,他与鲁迅的相见却早在一九二五年。是年早春,柔石从宁波来到北京,在北京大学旁听。其时鲁迅在北大讲授“中国小说史”。鲁迅在一九三三年说:“我和柔石最初的相见,不知道是何时,在那里。他仿佛说过,曾在北京听过我的讲义,那么,当在八九年之前了。”这里指的就是柔石在北大旁听  相似文献   

5.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抄录了柔石的狱中书信,信的署名不是柔石,也不是赵平福或赵平复,而是“赵少雄”。“赵少雄”是谁?课文没有注解。其实,“赵少雄”就是柔石,准确地说,是柔石此时的化名。陆方在《上海英烈传》第二卷里详细地讲述了这样一个细节:“1931年1月17日下午,柔石来到汉口路东方旅社31号房间,出席党内一部分同志反对王明的秘密集会。不幸,他和林育南,以及‘左联’作家胡也频、殷夫、冯铿等与会同志遭到租界巡捕房逮捕。被捕时,柔石化名赵少雄,声称是北新书局的编辑,他被巡捕押着去北新书局对证。”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  相似文献   

6.
一、肖涧秋形象试析柔石同志的代表作《二月》问世以来已历半个世纪了。伟大的文化革命主将鲁迅曾为这部标志着柔石创作道路上新跃进的长篇创作写了“小引”,给予十分中肯和热情的评介。《二月》出版后翌年,鲁迅又在《我们要批评家》一文中,将《二月》列为“优秀之作”之一再次予以肯定。《二月》以自己久远的艺术生命力,证实了它是我国现代文苑中一支历久不凋的花朵,显示了鲁迅当年属意《二月》的慧眼卓识,和为其倾注的心血的弥觉可贵。鲁迅为《二月》所作的“小引”,通过对小说中典型性格的精辟分析,深刻揭示了这部创  相似文献   

7.
左联五烈士“在今天和明天之交”的白色恐怖里,以他们的鲜血记录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的第一页。”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旗手鲁迅曾以深厚的战友情谊把这五位烈士称作“意识到自己前驱的使命,便首先发出战叫”的“战死者。”在这些战士兼作家之中,柔石的生活道路和思想发展是颇有典型性的。从共性看,柔石和其他四位烈士都走过了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逐步转变为无产阶级革命者、从革命民主主义作家逐步成长为无产阶级文学战士的道路。从个性看,柔石又有他独特的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曲折过程。鲁迅为孔另境编的《中国现代作家书简》所作的序中说:“从作家的日记或尺牍上,往  相似文献   

8.
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日,左联机关刊物《北斗》创刊号扉页上刊出德国进步版画家珂勒惠支的木刻《牺牲》。这是鲁迅先生对柔石烈士的纪念。一九三六年,鲁迅在编选珂勒惠支版画集时,回忆到了这件事情: “这幅木刻是我寄去的,算是柔石遇害的纪念。”(《写于深夜里》) 可是,当年《北斗》编者丁玲同志的回忆却与上录文字小有出入。她说,在筹备创办《北斗》时,“除了文章,我想还应该有图画。我请求鲁迅先生支持,他叫我到他家去挑选。这是我和鲁迅先生来往的开始。我选了一张木刻,就是凯绥·珂勒惠支的《牺  相似文献   

9.
毕爱芳 《语文知识》2003,(12):26-27
鲁迅先生在《柔石小传》的最后写道:“柔石有子二人,女一人,皆幼。”这是最平淡也最沉重的一句话。我知道:漫长的是历史,短暂的是柔石年轻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读鲁迅的文章,只有对他的思想有了整体的把握,才能对他的具体篇章悟得更加深刻。对《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解读也是这样。由于在13岁这样一个敏感的年龄经历了家庭从小康坠入困顿的窘境,使鲁迅得以从小饱尝了世态炎凉,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更由于鲁迅生命力的旺盛,思想情感的丰富、细腻、敏感等等,使他对人世间的黑暗有着特别深刻、敏锐的体察。在他的另一篇文章《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曾描述过他怎样向年青的柔石讲述世人怎样吃人,而年青的柔石又是如何不相信,且发出疑问:真会是这样的么?鲁迅并曾坦言,正因为自己对人世间黑暗…  相似文献   

11.
柔石小说的语调一贯比较沉重,《希望》《会合》两篇却显得比较另类,在此柔石运用喜剧化的讽刺艺术,对婚姻与革命给予了批判性反思。这两篇小说反映出柔石与鲁迅在思想上的链接。柔石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承续了鲁迅的思路,以执着于真实的怀疑精神,在启蒙的立场上继续关注着"新"与"旧"的悖谬问题,喜剧性的叙述笔调使这两篇小说具有鲜明的反讽色彩。  相似文献   

12.
柔石小说的语调一贯比较沉重,《希望》《会合》两篇却显得比较另类,在此柔石运用喜剧化的讽刺艺术,对婚姻与革命给予了批判性反思。这两篇小说反映出柔石与鲁迅在思想上的链接。柔石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承续了鲁迅的思路,以执着于真实的怀疑精神,在启蒙的立场上继续关注着"新"与"旧"的悖谬问题,喜剧性的叙述笔调使这两篇小说具有鲜明的反讽色彩。  相似文献   

13.
柔石小说的语调一贯比较沉重,《希望》《会合》两篇却显得比较另类,在此柔石运用喜剧化的讽刺艺术,对婚姻与革命给予了批判性反思。这两篇小说反映出柔石与鲁迅在思想上的链接。柔石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承续了鲁迅的思路,以执着于真实的怀疑精神,在启蒙的立场上继续关注着“新”与“旧”的悖谬问题,喜剧性的叙述笔调使这两篇小说具有鲜明的反讽色彩。  相似文献   

14.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语言大师之一 ,不仅语言技巧娴熟 ,臻于化镜 ,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 ,都用得出神入化 ,让人叹为观止。在这里 ,略举两例省略号的运用 ,就可知一二。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 ,鲁迅是这样写得到柔石的死讯的。“天气愈冷了 ,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 ?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 ?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 ,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 ,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 ,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 ,他的身上中了十弹。原来如此 !……”柔石是一个憨厚得过分 ,也就是鲁迅说的已经很“迂”的青年。不敢和女同乡…  相似文献   

15.
左联烈士兼青年作家柔石的小说创作方面受到文学大师鲁迅的影响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争的事实。两位作家相似之余又有着不同之别,刻画知识分子的反叛意识中的突显其差异:鲁迅思考知识分子的反叛意识较为深刻和彻底,而柔石相对之则显反叛意识的软弱与浅薄。从对两者的《孤独者》和《旧时代之死》文本细读中可感悟出,柔石的思想及创作手法等方面虽略显青涩,但也突显其文学个性实力和进取精神。  相似文献   

16.
〔作家研究〕 柔石小传 鲁迅以93x年4月作)《二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 鲁迅(1933年2月7一s日作)《南腔北调集》忆柔石 —纪念柔石遇难十六周年 林淡秋(1947年2月6日)《文萃》二卷十八期新文学的脚印(其中第三节为关于柔石的书话) 唐嫂(1947年8月5日)《文艺复兴》(中国文半 研究专号)关于柔石的一些事情 王静《文汇报》1950年6月23日文艺战线上的烈士 —上海市第一届文代大会特刊(二) 《文汇报》1950年7月25日我的父亲 赵帝江《文汇报》1950年9月20日 《大公报》1952年2月25日纪念五烈士 巴金《新民报晚刊》1951年2月25日柔石小传补遗 魏金枝…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左联五烈之一柔石,在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创作上确实受到了鲁迅的深刻影响,但二者也有着不同之处,二者小说中知识分子死亡意识有着明显的不同。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对待死亡表现出以死反抗,柔石笔下的知识分子表现出以死殉葬。柔石在思想及创作手法等各方面显得稚嫩,但稚嫩中也有自己的个性、实力和进取精神。从两者的文本对比中可感受到文学大师鲁迅的辉煌成就和青年作家柔石的努力奋进精神。  相似文献   

18.
和柔石一起牺牲的烈士究竟是二十三人还是二十四人?这虽然并不影响《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的教学,但这是历史事实,必须弄清楚。薛绥之同志在《鲁迅杂文教学的一些体会》一文(见《语文教学通讯》一九七九年第三期)中说,“如《为了忘却的记念》第四部分记叙了柔石等二十三人被害,……”鲁迅原文写:“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相似文献   

19.
1、“我和柔石最初的相见,不知道是何时,在那里。他仿佛说过,曾在北京听过我的讲义,那么,当在八九年之前了”。柔石于1923年6月毕业于富有斗争传统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7月赴南京考东南大学未被录取,曾在杭州当了几个月家庭教师,于1924年赴慈溪普迪小学任教,至年底,因追求进步主持正义而被辞退。于1925年2月去北京,为北京大学旁听生,听过鲁迅的《中国小说史》和《文艺理论》课。由于柔石对鲁迅的景仰,当时  相似文献   

20.
鲁迅对柔石作过这样的评价:“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鲁迅是在回顾总结自己的长期观察体验后提出这个结论性意见的,因而也是符合柔石为人实际的。从开始懂事起,柔石就注意“修养品性,完美人格”,对刚正不阿的先贤方孝孺等十分敬仰,以为楷模。即使后来担任了一官半职,依然克己奉公,以至被人视为“书呆”。他刻苦自勉:“社会是黑暗的,有的时候,做坏的人得便宜,做好的人吃亏。但我们因此做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