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时 :三课时。教具 :投影仪。 录音机。教学形式 :将学生分成六组 ,每组六人 ,进行讨论合作学习。教学要求 :1 .通过理解课文 ,学习鲁迅先生爱憎分明 ,为别人想得多 ,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2 .进行概括中心思想的初步训练。3.练习给各段加小标题 ,并说出第一部分和后面几部分的关系。4.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介绍鲁迅 ,初读课文 ,理清层次 ,学习课文第一、二段。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 ,介绍鲁迅及作者。二、各小组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生字读音 ,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相似文献   

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斩钉截铁、居高临下”造句。 2.能按提示的段落提纲给课文分段,并在理解各段内容的基础上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懂得哪里是详写,哪里是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时间:三课时。  相似文献   

3.
教学要求:1.学习并掌握生字词.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一、二、三自然段.3.理清课文段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4.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味作者是怎样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的.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读中理解例如,江西的王玲湘老师教学《搭石》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理解"协调有序"一词时,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词语意思。请看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5.
课型:欣赏课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内容:欣赏器乐合奏曲《森林的歌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能在欣赏器乐合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体验音乐所带来的愉悦,主动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大自然景象。2、聆听与感受乐曲中各段音乐主题的情绪,能听辨出各段主题旋律出现的顺序,哼唱第二主题旋律。3、.能和同伴探索用竹笛表现出乐曲欢快、轻松的情绪。教学重点: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能听辨并记住各段的主题旋律。教学难点:探索用竹笛演奏第二主题旋律,并加入打击乐器伴奏,体验和表现出音乐所表达的大自然美妙景象。教材分析:《森林的歌声》是人音版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器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 :1.积累“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词和“好读书 ,不求甚解”“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等名句。2 .理解五柳先生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的性格志趣。3.体会课文多层面描写人物的写法。4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教学重点 :体会本文写人的方法 ,了解作者的生活志趣。教学难点 :1.体会文章平淡中寓深意的语言特点。2 .理解“赞”语在传文中的作用。教学设想 :1.运用诵读意会法 ,从内容、人物上整体感知。2 .借助朗读、分析、讨论 ,体会文章写人的方法 ,理解史传的写法。教学时数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  相似文献   

7.
教学要求: 一、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下列词语:太阳灶、滋味、聚拢,凉爽、伞柄、心思、漆黑、热气腾腾;能用“滋味”、“聚拢”、“新奇”、“心思”造句。二、理解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的段意;初步知道“太阳灶”是什么样儿的,为什么它不用柴、也不用煤,就能做饭、炒菜。三、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将来更好地利用太阳的光和热为人类造福的愿望。教学时闻:三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生字新词,阅读课文。初步理解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1 .学会 9个生字及生词。2 .能抓住特点观察插图 ;能用“可爱”、“每天”造句 ;能进行迁移想象并说几句连贯的话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中 ,养成良好的习惯 ,提高自学能力 ;从实际中明白 ,要全面看问题和虚心听取意见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词、句的意思 ;在想象、说话中发展思维能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明白本课蕴涵的道理。教学时间 :3课时。教具准备 :软件、电脑。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读题、解题1 .读题、解题。2 .说说自己对葫芦的了解。二、看图读文 ,初知课文1 .联系起来看插图 ,初…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①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②学会本课6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成语的意思.③结合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④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面对现实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①学会本课6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成语的意思.②画出并体会课文中令人感动的语句. 教学难点: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面对现实的生活态度.②理清课文脉络. 设计思路:本篇课文教学分为三课时,本课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重点放在生字词的掌握和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上. 课前准备:①学生课前收集一些名人身残志坚、刻苦学习的故事.②多媒体课件(文字、海伦图片).  相似文献   

10.
语文的阅读训练陈中献一、理解性阅读语言本身是有规律,按一定的结构构成的。字组成词,词组成句,句组成段,段组成章,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因此,在进行阅读训练时,要理解文章的。巴想内容,就要理解各段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重点和其它各段之间的关系;要理...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的: 1、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领会边防战士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以思想感情为线索,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法。 3、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教学设想: 1、本文篇幅较短,文章层次清晰,可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自己来理清层次。 2、文章中心比较明确,文字也较浅显,可采用谈话法教学。 3、本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领会边防战士的思想感情上。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  相似文献   

12.
教学要求 :   1 学会 5个生字 ,一个偏旁 (小字头 )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体会课文中重叠词的作用。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并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   1 学习生字词 ,体会课文中重叠词的作用。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一、运用激发情趣法导入本课。  出示纸船 ,提问 :这纸船有什么特点 ?(弯弯的、两头尖 )天上什么的形状像小船 ?(月牙 )  揭题。二、指导观察图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 出示图 ,提问 :( 1)图上有些什么…  相似文献   

13.
不仅……还……篇: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教学方法:读读,讲讲(通过指导学生认真读书,熟悉课文、领会精神,着重分析论说方法)。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指导朗读,扫除文字障碍; 学生阅读,找出各段及全篇中心;编写内容提纲,归纳论说方法。第二课时细读课文,进一步体会论说具体及用语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阅读导学是指教师在加强学生阅读训练的同时注重阅读方法的引导.在阅读导学实践中,教师可采用"三循三掘"的方法:一循文章的思路.结构,掘出文中体现这一思路,结构特点的起,承,转,合之处,从中领悟作者思维的严密性和创造性.二循各段大意,拙出表现各段中心意的关键词句,由段而句,由句而词地品味作者的语言运用之妙.三循文章主题,掘出突出主题的观点,材料,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阅读导学中的"三循三掘"@刘双寿  相似文献   

15.
<正>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生活环境及词作风格。2.引导学生朗读理解课本上两首词,体会作者在两首词中表现的情感。3.引导学生掌握用知人论世和解析意境的方法鉴赏诗词。二、教学重、难点1.从意象、意境入手体会词人在两首词中不同的愁情。2.对比朗读,把握词人的创作风格。三、教学方法阅读、朗诵、探究、讨论。四、教学时数1课时。五、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设计】设计说明:1.课题:《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点)第一册第6模块Unit1。2.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与学习密切相关的词:teacher,classroom,desk,seat,表示连接的词and,物主代词our;句型:Thisismy/our…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听、说、认、读6个与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词:classroom,desk,seat,teacher,and,our,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熟悉运用所学单词,并能用Thisismy/our…句型对教室里的事物进行描述。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教室内的物品,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积极情感,同时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古诗内容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展开想象 ,初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2 .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诗句 ,培养自学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并能背诵、默写4.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重点、难点 :重点 :想象《望庐山瀑布》的景象 ,理解诗句的意思。难点 :1 .理解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2 .理解“含”的意思。教学准备 :录像带、录音带、投影片 ,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交流收集有关资料 ,了解古诗内容 ,理解诗句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并能背诵。教学过程 …  相似文献   

18.
第一单元 单元分析: 本单元是初中《阅读》第二册重点单元之一,包括四篇现代文和一篇文言文,都属写人的记叙文体裁。《一面》的肖像描写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朱自清的《背影》,构思新颖别致。《冯婉贞》一文,对话描写十分突出。 本单元的教学要点是使学生思想上受到课文内容的感染、教育,理解文章怎样通过具体事件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学习记叙文选材的几种方法。 整个单元共安排九课时:讲读课六课时,自读课二课时,单元练习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面 第一课时 重点:学习本文的取材方法和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课前预习:1.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书上注释解决词浯中的疑难。2.划分层次。3.思考:谁与谁的“一面”?何时、何地、何境中的“一面”? 怎样的“一面”?“一面”对“我”的鼓舞是什么? 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9.
陈世凯  任重 《贵州教育》2008,(15):24-25
教材   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3.读懂课文,理清课文条理,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初步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和羊皮筏子漂浮在黄河之上的凶险,从而感受艄公的勇敢与智慧,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相似文献   

20.
1.在表演中领悟   如在教学《美丽的公鸡》一课时,遇到“大摇大摆”这个词,我让学生上台表演大公鸡大摇大摆走路的样子,问学生他学得像不像,学生很自然地悟出了这个词的意思。   2.在观察中理解   例如,教学《两只小狮子》一课,第二自然段讲“小狮子懒洋洋的,什么也不干”,“懒洋洋”这个词单纯讲字面意思不好表达,因此,可以借助第一幅插图,通过观察懒狮子的动作、神态,使学生对“懒洋洋”这个词有较深的理解。   3.在朗读中体会   例如《蓝树叶》一课中有“吞吞吐吐”一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别朗读林圆圆的话,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