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笑林 《今日教育》2007,(1S):61-61
大凡天下父母.谁也不敢保证他对孩子的批评永远正确。通常情况是:父母们一觉醒来发现自己错怪了孩子,却不肯向孩子认错.一些父母甚至认为,向孩子道歉有失脸面,会损害自己的权威.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家庭生活中,父母错怪孩子的事情时常发生。在孩子面前,父母难免也会做错事。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是否能主动承认错误,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能够勇于说“对不起”的父母更容易和孩子建立起平等尊重的亲子关系。那种不愿向孩子认错,而用大道理为自己辩解的父母则容易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甚至缺乏责任感。从孩子的角度而言,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内心渴望得到成人的公平对待。如果家长不认错,孩子将来也不懂得承认自己的错误。因为教育的意义不在于教人只做正确的事,而在于要教人知错能改。一些父母的头脑中还残存…  相似文献   

3.
《少年儿童研究》2006,(5):26-27
家庭生活中,父母错怪孩子的事情时常发生。在孩子面前,父母难免也会做错事。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是否能主动承认错误,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能够勇于说“对不起”的父母更容易和孩子建立起平等尊重的亲子关系。那种不愿向孩子认错,而用大道理为自己辩解的父母则容易让孩子产生恐惧心理,甚至缺乏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怎样发脾气,可以看出一个人扮演父母角色的成败好坏。我真的痛恨自己欺负孩子的时候,因此只好时时提醒自己,不要把大人不如意的怒气发在孩子身上,万一一时控制不了,也要立时做出反应:认错。孩子其实都是上苍派来的天使,他一定能接受你的道歉,给你最多的缓冲空间和鼓励。  相似文献   

5.
张纪生 《班主任》2007,(11):15-15
对待孩子犯错误,我们历来鼓励孩子大胆认错,反复强调"好孩子不说谎".因此,列宁小时候打碎姑妈的花瓶后写信道歉的故事、华盛顿幼年时砍了父亲心爱的樱桃树后主动认错的故事写进了教科书,成了教育孩子不说谎的经典.但孩子认错后的后续教育措施,却被我们许多人忽视了.许多老师认为,孩子认了错就该宽恕他们,不应揪住不放.岂不知,经常这样轻描淡写地"宽恕",造成的后果却可能是孩子缺乏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6.
对"认错"这件事,你持什么样的态度呢?在生活中,你是不是觉得,承认自己错了并不那么容易,要向别人道歉就更难了,因为这样很"没面子"?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不只是你,就连爸爸妈妈、长辈老师有时候也不能"免俗"哦。可是,在作文里,"认错"就是另一种状况了。纵观同学们的"认错"来稿,可以总结出两个特点:1.认错的过程简单突兀;2.认错的程度夸张煽情。具体说来,通常是因为某个人的几句话,我们就"幡然醒悟";认识到自己错了之后,我们的反应不是"流下了悔恨的眼泪",就是把行为的负面影响上升到特别高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父母难免会和孩子发生冲突,因为孩子好像随时在挑战他们的权威。有时父母犯了错误,就需要适时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只要选准合适的道歉时机,掌握适当的道歉策略,父母对孩子的道歉常常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无关对错     
陈晨 《高中生》2009,(15):52-52
有错,一定要道歉。你如果错了,就要及时承认,与其等别人批评或指责,不如主动认错或道歉,这样更易获得谅解或宽恕。凡是坚信自己一贯正确,发生争端总是武断地指责对方大错特错,从  相似文献   

9.
1给孩子作榜样,婴儿出生后最早接触的人,对婴儿的成长通常影响最大,所以小孩在日常生活或待人接物上多会模仿父母。父母必须树立好榜样,给孩子适当指导,教他们分辨对错,是非。父母做错了事,必须向孩子道歉。父母应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否则孩子难以信服。  相似文献   

10.
孩子做了错事,做了对人没礼貌或损害别人利益的事。要不要认错,要不要孩子自己向别人赔礼道歉呢?有些家长认为.一般小孩子做损害别人利益的事,也不是故意的,可以原谅。事情过去了就算了。也有的说,对小孩子的事没有必要那么较真儿。让孩子自己去道歉。那有多  相似文献   

11.
行阳 《家教指南》2006,(4):64-64
一天,一位法国母亲带着5岁的孩子上街,过马路时,活泼的孩子跑在前面。恰在这时,一辆小汽车突然飞速而来,虽然司机紧急刹车,没有撞着孩子,但是吓得孩子惊慌失措倒在地上。这时,孩子的母亲急忙上前扶起孩子,司机也立即拉开车门走出来。司机感觉自己开车太快,惊吓了孩子,应该向孩子及其母亲道歉。然而,孩子的母亲却恰恰一反常态,不但没有责备司机,反而严厉地责怪孩子:“过马路不看前后左右,太莽撞,是你自己的错。”便责令孩子向司机道歉。最后,这位小朋友果真心服口服地向司机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教养     
<正>察看一个人是不是有足够的教养,其实只要看他会不会道歉就行了。自信心强的人,不怕认错,不怕道歉,因为他们知道认错道歉并不会伤害他们的尊严。相反,越是缺乏自信的人,越是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越是怕认错,就怕对人道个歉,就显得自己低人一头了。事实上,越是错了却知错  相似文献   

13.
吴小丽 《早期教育》2005,(12):29-29
父母体罚孩子,往往源于一时冲动,但是向孩子道歉或对孩子更加关心,都不能弥补孩子因被体罚而造成的心灵创伤。经常体罚至少会引起孩子以下不良心态和心理偏差。  相似文献   

14.
法国儿童教育专家马克·雷诺说,幼儿教育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树立家长的权威,向孩子的任性说"不";二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 权威和爱并不矛盾 雷诺博士认为,孩子并不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而教导他们分辨是非则是父母的责任.树立权威,才能让孩子清楚地意识到规则和界限.被禁止和拒绝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过程,他们必须学会放弃,并且懂得并非自己的一切要求和愿望都会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5.
被冤枉之后     
祺祺 《母婴世界》2008,(2):68-68
你冤枉过孩子么?别人冤枉过你的孩子么?孩子被冤枉之后,父母该做些什么?被冤枉是一件痛苦的事。当宝宝犯了错误,受到父母的批评是常理;但是宝宝本没错,却受到你的无理指责,你会肯低下高贵的头,向宝宝认错么?明知道宝宝没有错,却遭遇了小伙伴的"控诉",你又应该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16.
家长,是对下辈人而言的年龄较长者。当家长是身心健全的人时,法律就赋予他具有抚养、教育自己子女的权利和义务。这种能力绝不是像其他生理功能与生俱来的,必须不断学习方可获得。这样的话,父母们在教子过程中出现失误与错误是在所难免的。犯了错误,改正错误就是好家长,这个道理有很多家长不是不懂,但就是不做。好多家长在单位可以向领导、同事认错,在家里向孩子认错,无论如何是使不得的。须知,敢于向孩子承认过失的家长,只能使他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愈高大。这位父亲诚挚的反省,的确使我起敬。  相似文献   

17.
冯国强 《顽皮娃娃》2009,(2):I0009-I0009
2.5-5岁,是孩子开始建立规则意识的一个关键期,给孩子讲道理,坚持原则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家长要控制自己的行为,“身教胜于言传”在这个阶段对孩子尤为重要。万一家长不小心说了不好听的话,或者偶然对孩子“动粗”了,家长就必须向孩子道歉,而且要有“利益损失”,要补偿孩子,那么孩子也会以此为模板衡量自己的行为和得失。  相似文献   

18.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把向幼儿道歉或认错看作是有失尊严的事。于是,他们在回答不了孩子提出的问题或当孩子指出其言行中的错误时,往往大声训斥或动手打孩子,以警戒孩子对父母的不敬。家长的这种“唯我独尊”和专横,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百害而无一利。在幼儿面前承认自己对问题的处理不当或寻找机会与幼儿谈谈自己的过失,实际上能使孩子无形中学会做人的准则。如果家长处事不当而又从不向幼儿道歉,将会丧失幼儿对自己的信赖。最受人  相似文献   

19.
早在2000年,我结合报纸上的一条消息发表过一篇文章——《从父母向孩子道歉看今日父母的成熟》,当时我想:成熟的父母未必不犯错,而是犯错之后能够认错和改错的人。如果我错怪了儿子,我一定向他说声“对不起”,与儿子建立民主和谐的亲子关系。现在儿子12岁了,在与儿子的磨合过程  相似文献   

20.
刘萍 《宁夏教育》2006,(1):69-69
1、使孩子软弱无能。父母溺爱孩子,任何事情都帮孩子去做的话,就会使孩子软弱无能。同时,通过帮孩子做事情,父母也向孩子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我这样做是为你好,因为我对你不放心。如果孩子一直接受这样的生活观念,对他的心灵成长是一点好处也没有的,反而会使孩子的自我价值观越来越弱.他也不可能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坚强。而且,这些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也非常弱,因为父母为他解决了一切阻碍他成功的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