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不断开发、加工和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使之为促进学生品德发展服务。然而,部分教师没有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为了追新求异,不重视甚至否定教材资源的价值,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材资源的浪费。那么,应该怎样把握和利用教材资源呢?本文以鲁人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三言两语”为例,从资源的价值视角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课程教材改革 美国是一个无统编教材的国家,教材的编写、发行和选用完全由市场经济的杠杆起调节作用。所以,大学可以编教材、出版商可以编教材,教育机构可以编教材,甚至个人也可以编教材。美国究竟有多少种教材,谁也统计不起来,谁也不知道有多少。州与州课程设置不同,使用教材不同,甚至州内各市、各校课程和教材也不相同。 面对世纪之交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也是为了新一轮的市场竞争,美国教材改革之风可以说是风起云涌,但总的来讲,美国的教材改革与发展有如下几个带倾向性的特点: 1 按人类发展史和认知论的观点重新组织教…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是教育人的一个沉甸甸而又充满希望的梦.19世纪末开始的西欧课程改革的“新教育”运动轰轰烈烈开始,仓仓促促结束,历时十年.美国由布鲁纳领衔的课程改革始于20世纪70年代,很快就悄无声息,有人说,美国课程改革最成功的是“课程标准”的改革,现在还在实验中.中国台湾课程改革酝酿十年,从1992年开始实施,2003年笔者去台湾考察课程改革,就听到“十年课改,一事无成”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面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发现,以教育部六所直属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为代表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教师教育类以及教育管理类课程开设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对未来教师职业素养与能力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建国以来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从建国到现在,所用的教材,基本上是基于传统教育的吸收和社会主义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编写的,没有放到世界范围去衡量和比较,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新的课程改革既立足于中国实际,又放开眼界,借鉴了发达国家的课程理论。花了 10年时间设计出的新课程标准,真正代表了中国特色的课程理论和课程标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课程计划吸收了世界上关于课程设置以人为本,强调学生主体发展思想的精华。   从一定意义上说,过去的教材是目中无人的教材,没有把学生的主体发展和个…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高师数学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在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各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为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趋势与定位,需要重新审视高师数学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目标,改革与重构教育类课程的内容体系,突出教育类课程的实践环节.  相似文献   

7.
今年夏天,《科学》课程要在全国范围内铺开,我们这里也不例外。可是即使使用了《科学》课本,结果又会是怎么样呢?只不过是换换教材,把“自然”叫成“科学”,锅里煮的不还是原先那一味“药”吗?换掉汤水又能如何?本质是不会改变的,有可能“药效”还要减低呢!为什么这样说呢?症结就在于:课程是改了,但是教育观念不改,评价机制跟不上,课程改革不过是演给人看的“花拳绣腿”。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普遍存在传统三段式课程模式、中职专业课程与就业岗位有较大距离和中职专业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不够紧密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问题。在实施课程教材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开发专业教学标准,构建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的课程框架,制定文化基础学科课程标准,优化文化基础课教学,从而全面构建起新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9.
禹明 《广东教育》2002,(4):23-25
编者的话本刊从这一期开始,增设《走进新课程》栏目,集中反映课程改革的过程、成果及改革者的思考。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1月至6月通过申报、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2001年3月起,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9个地区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对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改;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18门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从2001年9月起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国家拟用5年时间,在全国推行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根据各省的推荐,教育部在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了38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我省深圳市南山区为实验区之一。今年1月,省教育厅向全省发出了《广东省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了基础教育新课程使用推广工作的进程及内容安排。南山区课程改革的特点是:1.重点推进“3+3”改革实验模式,即综合课程、网络信息课程、英语课程+探索学习、综合学习、网络学习。2.研制策略,扎实做好实验工作。①全面辅开,抽样分析。从2001年秋季开始,全区的小学和初中的起始年级全部施行国家统一制定的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设立约占全区20%的学校作为课程改革跟踪研究学校。②教材切入,学法推进。在教师培训方面,以新教材为切入点,实现课程观念、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师培训以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观念为核心,采用小组研讨的方式,提高教师运用新课程的能力,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③强化核心,突出重点。在实验课程内容上,继续保持和加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核心课程,重点突破综合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小学)、历史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④自我评价,过程考核。在实验课程评价方面注重多种评价方式方法的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学生自评与互评、社会参与他评相结合,力求动态、多元、全面、立体、公正地评价。经过一个学期的改革实验,南山区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本刊特约南山区参与课程改革的部分同志撰文介绍改革体会。今后还将约请有关专家和教师就课程改革问题进行专题研讨。敬请广大读者垂注并向本栏投稿。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改革中.音乐课程改革作为音乐艺术综合课程进入教育园地.新的教材、新的课程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也为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上好一节音乐课呢?就以下几点.谈一下我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冯晓盟 《广西教育》2013,(29):16-17
品德课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标准倡导教育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作为课程基础。那么,如何让思品课真正生活化呢?本人从“课堂上创造性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注意发现、创造活动,注重课外实践的感悟升华”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融合、开放、发展的课程资源观渐入人心。广大教师能够根据教学需要,不断开发、加工和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使之为促进学生品德发展服务。然而,部分教师没有领会课标精神,为了追新求异,一味地否定教材资源的价值,甚至对教材中的“三言两语”也弃若敝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材资源的浪费。那么,应该怎样把握和利用教材资源呢?本文以鲁人版教材为例,从教材“三言两语”资源的价值视角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几个主要问题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小学课程改革是各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课程设置多样化、课程综合化等问题是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主要问题。课程是是教学活动的依据,课程标准是育人规格的体现,课程不改革是不全面不彻底的改革。目前必须增强前瞻性的研究,努力转变教育观念,使教材适应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14.
高等师范院校公共教育类课程改革构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公共教育类课程是培养师范生教师职业素养和技能的课程,是高等师范教育所独有的特质课程,在高等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然而,多年的实践表明,现行的公共教育类课程在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弊端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等师范教育的质量、信誉和吸引力。因此,必须对公共教育类课程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系统的改革。对公共教育类课程的体系进行整体改革.改革课程结构,对课程内容进行革新和完善,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应用性,增加公共类课程在整体课程中的比重等,以适应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和基础教育的发展对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要束,完成其所担负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5.
批判与反思:国家课程标准的社会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悄然隐退了,取而代之的是国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国家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它的研制与颁布,正是站在新的高度,对原有教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与反思,对当前国际课程改革理念加以借鉴和吸收的成果,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16.
细心的人也许早就发现,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悄然隐退了,取而代之的是国家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全新意义上的教学大纲.更为重要的是,课程标准为未来教学打造了一把尺子,对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将起到积极作用.那么,教学大纲有哪些特点?如何理解和把握教学大纲呢?  相似文献   

17.
在特殊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大家普遍注意到我们过去课程的两个重要问题:一个是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不足;另一个是创造性不够,造成的原因有认识、课程、教材等方面的因素。但仔细想想,我们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造性又如何呢?我们师范院校培养的特殊教育未来教师在这方面有没有问题呢?可以不客气地说,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关于新形势下高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我国正进行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的课程标准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对高师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教育师资培养与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因此,高师教育必须根据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对教师教育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改革教师教育的培养方式和方法,彻底扭转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适应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地方师范院校必须根据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要求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课程改革,这是革除现存课程体系及其教学弊端的必由之路。当前,地方师范院校的教育类课程存在诸如定位不准、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且脱离实际、教学方式方法单调刻板等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培养教师摇篮的作用,培育出合格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地方师范院校应当对现存教育类课程作出全面改革,优化课程结构、精选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加强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20.
教育创新就是要超越以往的旧思维、旧模式,对不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模式进行深刻而彻底的变革。在当前,基础教育创新的重要任务就是深化课程改革,切实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一、要正确理解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教育部明确指出,从2002年9月起,义务教育阶段要以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这样,沿用了几十年的教学大纲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课程标准是国家按照学生素质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对特定阶段教育的质量提出的具体指标。它对教学的具体内容、教材编写体系、教学知识点的先后顺序等只提供翔实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