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从2001年秋季起,北京市海淀、宣武、延庆3个区县的小学和初中,从起始年级起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使用按照国家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实验教材,开始了北京市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至今已走过了13个年头。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包括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整体建设、市专题教育多个方面,十余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为指导,对重庆市高校现行体育教材教法的课程观念、课程性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根据现代课程观和实施观,在我系改革探索实验的基础上,就教材教法课程定位,课程内容体系构成,课程实施的核心要素,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对策与建议。旨在为促进重庆市高校体育教材教法课程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  相似文献   

3.
经过2001年以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课程体系基本建立起来。但现行基础教育课程教材还没有全面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还没有完全适应教育普及化发展需求,还没有充分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对国民素质、创新人才的新要求。建设科学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必须遵循规律,加强顶层设计,确立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的科学理念;必须注重策略,加强协同攻关,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科学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王郢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30(10):141-144
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提出在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前提下改革中小学教材指定出版的方式和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教材审查实行编审分离。在新的教材建设政策的指导下,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如此大规模的改革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出现一些曲折,文章分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小学教科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已全面推广实施,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教材开发与建设,通过丰富教材的内涵,强调"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并重,注重校本课程研究,建构"大教材"观。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2013,(10):35-35
《基础教育课程》于2004年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办。创刊以来一直服务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一线的校长、教师、教研人员、教育行政人员等提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评价等领域的最新改革动态。创刊十年来,《基础教育课程》伴随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一起成长,记录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基础教育课程》的点点进步和发展,都凝聚着广大读者及社会各界朋友的支持与关爱,《基础教育课程》永远铭记这一份份深情,并深知未来发展仍离不开这些支持与关爱,  相似文献   

7.
德育课程具有践行性特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海南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提供了条件,也提出了要求。海南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建设可以借鉴日本中小学的体验教育模式,将德育与体验联系起来,重视道德体验的价值,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创造能力、劳动观念和集体协作精神,发展学生个性,充实学生的内心世界,体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回归生活"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试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教材改革与建设是课改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好的教材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要求,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有利于学生进行合作和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使教材更加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习对象的需要。然而,教材版本虽然很多,教师的选择却不多,大部分学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的继续深入,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都得到较为完善的调整。作为应该与时俱进的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也势在必行,以适应新的教育观、人才需求观、人才发展观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发展与前景也备受关注。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现存的不足出发,从课程的设置、教材的建设、师资的建设及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设提出了较为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2001年实施以来已近9年,当前进入了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的新阶段,其标志性的举措就是2009年下半年以来,教育部对课程教材建设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广大教师有必要了解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形势,明确当前课程改革的重点工作和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相似文献   

11.
柳珺 《考试周刊》2011,(19):124-126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已经掀起,早在一百多年前,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W·埃利奥特就说过,"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我们的改革绝不仅仅是换一套教材,而是教育观念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周波 《文教资料》2013,(1):102-104
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中课程改革的目标归结为三项,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在"学习领域"的概念下,创导"行为导向"教学。上海基础教育的改革,既涉及教学内容的改革,又关注教学方法的改革。学习领域课程的改革成为关键。  相似文献   

13.
1引言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呈现出"一标多本"的可喜局面,与数学课程标准相对应的教材也出现了多种版本.这些教材具有不同的特色和风格,可谓各有优势.在新课程理念和目标的影响下,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全国逐步推广,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的,掌握新课程改革理念,转变教学观念,已成为中学教师的自觉行为。本文简述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化学教师必须转变的教学观念。一、教材观的转变教材是教学活动的素材和载体,教材包含教科书教材、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现实教材、电子教材等。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基本上把教科书作为学生惟一的教材,而教科书存在内容繁、难、偏、旧,学科本位严重,形式单一等问题,这些症结严重困扰基础教育的发展。在课程改革中,教材将出现两多一新的特征。首先是教材  相似文献   

15.
经典蒙学教材《幼学琼林》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编排合理、条目清晰,言语简单、触类旁通、通俗实用,对中国启蒙教育有着深远影响。《幼学琼林》对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为:课程环境生活化,"文本—生活—学生"三位一体,"立体"、"多维"展现生活,"学以致用"回归生活;课程内容综合化,淡化文理、提倡统一,融合德智、回避主次;课程文化多元化,凸显"仁爱与情感"、"和谐"、"价值与信念"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以生为本"课程理念。从不同学习理论的视角来解读"以生为本"课程理念得出不同的结论,人本主义理论解读为"以生命为本",行为主义理论解读为"以生动为本",认知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解读为"以生长为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从不同的角度将其解读为以生命、生动和生长为本。  相似文献   

17.
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课课程改革亟待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余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兴未艾,从义务教育阶段的实验课程与教材改革到高中新课改,从三级课程体系的建设到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为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我们还要看到,在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风起云涌的改革大潮中,与之并行的中等职业教育却了无声息。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与适应性。基于这一理念,我们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把学校的传统特色古诗韵律操和书法教育转化为校本课程,开发了"晨读书,午习字,晚省身"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谢一彰 《教师》2012,(7):44-45
基础教育新课改,提出了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构想,无疑增强了地方、学校对课程建设的主动性、拓展性。为以本地资源为特色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契机。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强调的概念之一。实践证明,课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年脚步的临近,2011年就要匆匆而逝。快速地翻检、梳理一下2011年《基础教育课程》关注过、报道过的内容,我们几乎没有任何犹疑地就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对于新世纪课程改革来说,这一年意义深远、影响不可估量;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来说,这一年可以视为"改革年":挑战、超越、再挑战、再超越……来自读者的"认可度"、"满意度"持续上升,《基础教育课程》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