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型学校的构建与教师素质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构建学习型学校是现代社会对学校的要求“学习型学校”的概念本质上是“学习型组织”在学校中的体现,是学校努力把自己构建成学习型组织的努力过程。学习型学校与学习型组织一样,不是一种静态的组织模式,而是一种理念和信仰,是把学校构建为学习型组织的动态的过程。圣吉说,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向小康社会迈进的奋斗目标。学校首先应该成为学习型组织,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应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和示范者。对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建设高职学习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和引导,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3.
"学习型人"与自我调控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将是一个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必须依托学习型组织的普遍建立才能逐渐形成。学习型组织的首要特征是充满了“学习型人”。一、“学习型人”概念的提出“学习型人”的概念是基于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的概念而提出的。学习型社会包含两种涵义 :一是学习的终身化 ;二是学习的社会化。它必须依托全社会学习型组织的普遍建立才能逐渐形成。所谓学习型组织 ,是指组织中存在着个人学习、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 ,由此形成共识 ,调动与发挥包括最高领导人在内的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实现组织目标。学习型组织的核心能…  相似文献   

4.
走向学习型组织是当前学校管理理念创新的必然抉择。构建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本质内涵就是“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而人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真正内涵。因此,“走内涵发展之路”是作为学习型组织的学校发展的应然模式。而要把学校真正建成学习型组织,就要摒弃那些“守成性”、“适应性”的学校管理策略,采取有效的发展性学校管理策略,建立起一种充满活力的、着眼于学校创新和未来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向小康社会迈进的奋斗目标。学校首先应该成为学习型组织,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应成为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和示范者。对于创建学习型组织和建设学习型高职教师队伍,高职院校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和引导,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如何组织教师学习的研究课题已摆在了面前。应对信息社会中教育改革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教师群和学校应该成为学习型组织,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课堂教学案例评析活动”是一种随时间、环境而不断变化的,将工作与学习融为一体的组织学习形态,不仅可以提高学校内部资源、知识的利用率,不断创造出新知识,而且使教师和学校真正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因此,它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一个极好的载体。  相似文献   

7.
刘蕾 《早期教育》2006,(2):I0003-I0003
“学习型学校”的概念本质上是“学习型组织”在学校中的体现,是学校努力把自己构建成学习型组织的过程。学习型学校与学习型组织一样,不是一种静态的组织模式,即建立学习型学校的最终目的不是建立一个僵化的组织,而是在于确立学习的观念,讲求持续的学习、转化与改变,使组织成员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不断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  相似文献   

8.
关于"学习型"学校建立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教育改革中,引入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建立学习型的学校已成为当务之急。学习型学校是成员能建立共同愿景,进行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改善心智模式进而实现自我超越,从而每个成员都能在学校组织中获得内感报酬的学校。根据我国教育的现状,将学习型组织理论引入学校建立学习型学校存在有利的条件,也有不利因素的一面。但只要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社区共同努力,学习型学校的建立是完全能够实现的。我们从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及学校与社区关系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杨骞 《教育家》2004,(3):59-61
在我们的思想中,学习型组织的管理对学校来说,似乎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话题,学校似乎当然是一个学习型的机构。但事实上绝非如此,现实中的学校还不具有“学习型组织”的特征。学校应该按照“学习型组织”的方式来管理,这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论教育与"学习型组织"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习力”已成为现代任何组织竞争的关键所在。教育可全面提高组织的“学习力”,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基础和保证。本文分析了“学习型组织”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论述了教育促进“学习型组织”建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