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1 毫秒
1.
浙江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赋予浙江精神丰富的内涵,它内含着奋斗、奉献、创新的精神品质。浙江精神是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精神动力,是弘扬中国精神的具体展现,是思想政治工作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而要得以实现就要从融进日常生活、融进课程体系、融进校园文化、融进高校教育管理四个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
美国大学学术自由演绎的文化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文化视角分析美国大学学术自由的演绎进程,可以看出,就精神文化层面而言,崇尚自由是美国大学学术自由发端的动力;就传统文化层面而言,实用主义是美国大学学术自由的主流价值取向;就组织与制度文化层面而言,专业组织、法规条例以及协商制度是美国大学学术自由的外部保障与规范;就道德文化层面而言,学术责任与学术道德是美国大学学术自由的内部反省与自律.美国大学学术自由在精神文化中产生,在文化冲突与演绎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浙江的生动体现,是浙江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中孕育出的宝贵财富。它始终激励着浙江人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浙江自古为“文化之邦”,宋明以后更是人才辈出,学派林立,文化繁荣,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浙东学派”)浙东学派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北宋时期,这是浙东学术的草昧时期。  相似文献   

5.
岑曦 《文教资料》2021,(1):73-75
浙江精神作为地域性精神理念,从浙江人民探索建设中提炼出来,引导很多人投身建设浙江的实践中,推动浙江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用浙江文化熏陶人民,用浙江经验鼓舞人民,用浙江精神激励人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理论灌输、环境感染、实践教育等途径,将浙江精神融入其中,不断增强育人效果,加深大学生对浙江文化的认同,激发精神动力,实现高校创新型人才培育目标。  相似文献   

6.
脱贫攻坚精神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脱贫攻坚实践,是新时代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鲜明的新时代特征。作为一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统一的价值取向,脱贫攻坚精神以攻坚、奉献、奋斗、诚信为基本内涵,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助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消除贫困、解决世界贫困问题。在建党百年之际,有必要对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进行总结、凝练,深挖其价值意蕴,从理论、实践、生活、心理等维度讲好中国脱贫故事,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有效凝聚全党全社会力量,为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提供强大动力支撑,奋力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下浙江精神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指引着浙江快速健康发展。浙江精神中的“勇立潮头”精神深刻地体现在温州的经济发展中,如快速启动“两个健康”先行区,深入推动“八八战略”、实施改革开放等。不仅如此,各大高校纷纷响应,积极培养优秀人才并输送到企业中去,同时大力激发“企业家”精神,旨在给浙江发展带来更好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我国大学肩负的历史使命、政治责任和发展机遇。伴随着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不断推进,大学服务国家战略呈现出诸多与时偕行的新表征新取向。以“确立服务国家战略理念”为先导,以“恪守育人为本”为核心,以“坚持学术为根”为动力,以“广开服务渠道”为关键,以“优化制度环境”为保障,已成为新时代我国大学服务国家战略的推进理路。  相似文献   

9.
活力与秩序是现代化的两个关键要素,二者既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活力以自主探索开拓创新为建构取向,秩序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内核;活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秩序是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中国式现代化较好地协调了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人民创造活力充分迸发、改革创新活力全面激发、精神文化活力持续焕发,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劲动力;经济发展安全有序、民主政治稳定有序、精神文化健康有序、社会治理和谐有序、生态环境优美有序,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更好地把握活力与秩序的辩证统一关系,保持活力与秩序的动态平衡,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0.
“内卷化”作为一种限制创造力的内部竞争模式,与高质量发展价值相悖,危害巨大。大学发展“内卷化”首要表现在发展方式上,根源在观念文化上,关键在制度措施上,具体表现为大学规模效益下降、学科专业结构失衡、科学研究创新不足、组织机构冗不见治、评价改革收效甚微等。价值取向、制度政策、创新动力、评价体系等是引发大学发展“内卷化”的主要动因。突破“内卷化”发展,实现新时代大学高质量发展需要在精神维度、制度维度与组织维度三方面凝聚共识,做到如下几点:正观念、明方向,明确大学发展的目标定位;抓内涵、提质量,优化大学发展的模式建构;重创新、提能力,激发大学发展的动力;改机制、强文化,提高大学发展的治理能力;抓考评、提效益,完善大学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与中国历史大背景下戏剧“旁门”地位不同,浙江化本身孕育着浓厚的戏剧传统。作为一种精神承传,20世纪初出现的浙江新学先驱群体同样显示出独特的化眼光,以史学传统、启蒙精神、和平民化意识完成对旧化的三轮冲击波,确立戏剧“正宗”学地位。  相似文献   

12.
地域精神与高校校园精神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协调发展。在构建和谐新浙江的进程中,浙江精神是培育浙江高校校园精神的总前提;培育浙江高校校园精神是传承和弘扬浙江精神的重要途径;弘扬浙江精神与培育大学精神以及两者的统一对浙江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现代物流业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浙江作为经济大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条件和环境十分优越,发展的切入点在于大力培育大型物流核心企业,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并应从改造物流企业组织结构、建立综合运输服务体系等方面加强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浙江现代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是判断和从事社会事务时的是非标准及行为准则。作为地域精神的"浙江精神"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浙江的具体体现,其存在和发展得益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面旗帜的正确引领,最终使"浙江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时代精神的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背景下,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州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占据着空间上的先进和优势。由于较早接触西方文明,近代闽都文化努力促进中西方交流,引进西方文明,输出中国文化,为推动中国的文化现代化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杰出人物如林则徐、沈葆桢、严复等人更直接参与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福建船政作为近代“闽都文化”的代表,从多个层面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体系,推动了中国工业文明的发展,成为中国近现代化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此外,“闽都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也在近代中国的政治现代化中发挥了作用。闽都文化的历史总结对当代福州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学习文化建设透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对高校学习化的内涵以及知识经济时代下建设高校学习化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在对高校学习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经济时代下建设高校学习化的途径和举措。  相似文献   

17.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宁波以其独特的地缘,政府的支持,研究者的辛勤耕耘,在浙东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宁波浙东学术文化加以地域化研究,既显现了浙东学术研究的局域特征,也有助于提高浙东学术研究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8.
文章梳理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现状,提出将浙东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思路分析了浙东传统文化育人价值和浙东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9.
从地域文化视角观照,白马湖作家群的崛起,既是一种与"五四"启蒙语境有关的文学现象,更是一种区域文化原型影响下的文化现象。浙东文化与白马湖作家群创作风格之生成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浙东文化的"刚性"特征对白马湖作家群"为人生"立场的形成,浙东文化"经世致用"的特性对白马湖作家群"平民启蒙主义"理念的生成,浙东文化的另一面"超脱空灵"特征对白马湖作家群"人生艺术化"的追求,浙东文化"开拓创新"的特征对白马湖作家群的散文创作"创新"的特征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