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听了须惠琴老师上《大江保卫战》的课后,我的感受很深。在教学中,须惠琴老师始终以情感为主线,以多媒体作为教辅手段,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研读感悟,并立足文本、拓展文本,与文本进行生命的对话和交流。一、"抠"语句",悟"形象整个教学过程,须老师始终抓住课文中折射战士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有什么样的文本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在新课程标准下,文本是语文教学之本、语文教学之源。本期我们关注的是“文本开发”。只有深入地解读文本,用足文本。才能超越文本。有人形容窦桂梅老师的课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反映出窦老师的课具有别样的风采。那这天上“神曲”究竟“神”在何处,从何而来,窦老师是怎样解读、开发文本的,这值得我们探讨。为此,我们以一种“解剖麻雀”的方式,刊发窦老师的《游园不值》教学的系列文章.让你细细地品味.同时.不少教研员、一线教师对“文本开发”也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因此我们特编辑这组文章,奉献给广大读者。相信读了之后,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认为,文本实质性的意义存在于文本和读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要强调读者根据自己的个性主题主动地理解文本,不同的读者对同一的文本会有不同的反应。因此,在英语文学教学中,我们应更新观念,建立“以学生为主导、以老师为辅助”的新型的教与学关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鼓励学生撰写读书笔记。  相似文献   

4.
随着品德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开始注重课程文本资源的开发。但“舍弃文本”“舍弃学生”的教学倾向,应引起一线老师重视。本文针对这两种领向进行了阐述,强调了“以文本的基本价值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5.
王崧舟老师主张用“语文意识”来统摄文本的细读。语文意识就是关注文本“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用朱自清的话说,就是“体会那微妙的咬嚼的味儿”。现就以王老师的《慈母情深》为例,谈谈如何渗透语文意识,在重点词句上多走几个来回,多搞几次“摩擦”,品出一些语言文字的真“味”。  相似文献   

6.
闫学 《福建教育》2008,(6):18-19
在今年第3期,本刊刊发了“聚焦‘文本解读’(一)”,邀请了几位一线教师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积淀为基础,总结了自己解读文本和引导学生走上解读文本之路的一些有效经验。本期,我们刊发“聚焦‘文本解读’(二)”,邀请几位有一定影响力的青年名师以具体的课例谈他们解读文本的方法。闫学老师认为,在深入学习理论知识的背景下,文本解读应有宽度、有深度、有个人见解;胡兰老师提出,文本解读须经历三个心理阶段,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戴建荣老师通过不同目的的“读”,读出了文本的崭新境界;王风和孙建锋老师通过比较阅读,为读者展示了解读名家名作改编的课文的思路;而朱国忠老师的文章则通过破译疑难句意的途径告诉读者文本解读的另一思路:打蛇打七寸,牵牛牵鼻子。他们不同风格的解读思路既为我们道出了文本解读的共性方法,也阐释了富有特色的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7.
梁涛  雷妮娜 《湖北教育》2005,(12):35-37
《一堂阅读课》是一篇精彩的教学故事,作者以“对话”的形式记录了一位美国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共读经典童话《灰姑娘》的动人情景。在阅凑课上,这位老师以关爱与呵护、善意与宽容、尊霞成全每位孩子对阅读的关切与发现。以自己的教学智慧,点化润泽孩子们智慧的心灵。课堂充满了爱、自由与和谐,富有情趣,孩子们的灵气与思绪飞扬。基于对文本的特别兴趣,我想借助这个文本演绎一堂“与灰姑娘相约”的中国版阅读课。  相似文献   

8.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考查的形式和内容无法以教材文本为根本,这样就让部分老师忽视了教材文本的重要性,觉得语文就是靠悟性。由此导致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出现了脱离文本甚至抛弃文本的现象,久而久之,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就可想而知了。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语文老师应着力纠正偏读、误读文本的现象,以保证文本阅读的正确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广大语文老师都能有意识地开发语文教学资源,拓展文本内涵,语文课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课堂上,容量大了,资源丰富了,形式多样了,文本的内涵更深刻了,学生的视野开阔了……然而,深入小语课堂,我们也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拓展过早,无视文本 一位老师教《大江保卫战》一课,讲完第一小节后,老师便急于利用课件展示一幅幅人民子弟兵抗洪抢险的感人画面。并播放歌曲《为了谁》,然后,老师又出示了当年人民子弟兵的临行誓词。原以为学生会为之感动,而学生表情茫然,即使有些感触,也仅仅是表层的、直观的、感官的触动。而学生经历这多重感官刺激的环节后,对课文内容已不再新鲜,读课文也兴趣索然,很难全身心地走进文本。  相似文献   

11.
司先芳 《学语文》2013,(4):79-80
对于同一文本.不同的语文老师的理解不尽相同,对文本的解读方式、教学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下面对赵东晓老师的《让学生在赛课场上精彩起来——(乡愁)教学实录及评点》和由余宏彬执教的《(乡愁诗两首)教学实录》进行比较分析,看看不同教师教学同一文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黄雪琴 《广西教育》2007,(6A):21-21
解读文本,是教学的前期工作。因为“怎样教”的前提,是首先明确“教什么”,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方法。解读文本,就是要与文本展开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教师把握教材,解读文本的能力,却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要求我们做到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教师可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阅读目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议论文是以说理为主的文体,要求论点准确明晰、论据典型丰富、论证严谨合理。在一般的议论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围绕议论文的三要素来展开教学。本文以肖培东老师的《怀疑与学问》一课的教学为例,精准分析了肖老师议论文教学的特点:以"思"为核心,在与文本的多重对话中层层剥茧,从而厘清文本思路,揭示文本内涵。  相似文献   

15.
陈莉  陈洁 《云南教育》2004,(26):37-38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陈莉老师执教该课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与雨点一起体验池水的平静、溪流的缓慢、江水的奔腾不息、大海的波涛汹涌,并能以课文为例,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语言实践。  相似文献   

16.
批注,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所思、所感、所疑、所获以批语或注解的形式即时写在书页的空白处,以帮助深化理解、感悟文本的一种良好的学习方式。把这种学习方式引进语文课堂.可以让学生的文本解读与文本感悟更自主、更有个性、更有深度。对此,许多老师都有较深刻的认识.并且正积极地将此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尤其是在课改深入发展、理念频繁出新的今天,  相似文献   

17.
语文老师喜欢选择文学类文本,因为文学类文本教学往往能收到潸然泪下、怦然心动、掌声雷动的舞台效果,语文老师不讳言文学类文本“有可讲的东西”,非语文老师也爱听这样的语文课。相比之下,一些非文学类的实用文本,虽然被编在教材中,却不被待见,非但公开课上鲜有老师愿意献课,平常教学中老师们也觉得它们主题单一,语言乏味,难有煽情效果,  相似文献   

18.
理解文本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加以引导,才能提高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感悟。那么,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怎样引导学生文本阅读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成才呢?笔者认为有“三大法宝”可以实施。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是老师和学生、编者、文本的对话;也是学生和老师、编者、文本的对话。要完成这些对话,老师就必须尊重文本、认真研读文本,领会作者的心思和编者的用意,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表明教者的立场,把握学生的思想走向。  相似文献   

20.
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本刊就此论题特邀昆明市周丽蓉名师工作室组织一线教师,以诗歌教学的设计为指归笔谈探讨,结为五篇:昆明市第三中学周丽蓉老师的“教学价值”,昆明市第三中学杨琼老师的“诗题解读”,呈贡区第一中学李丹瑜老师的“拟写话题”,昆明滇池中学方睿老师的“引导想象”,昆明市第十中学李正兵老师的“以诗解诗”。意在通过研读文本、结合学情、对话教材、完善设计,以期深入理解新课标,裨益教学。上期刊出两篇,本期发表三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