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思感悟     
新课标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而教材与学生的生活时代、生活经验、生活环境总有一定的距离,这些距离使学生对教材产生了隔膜,严重阻碍了学生与文本的沟通。为了消除“距离”,让学生的心灵走进教材,走进生活,教师应尽可能地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发生意义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信息传递     
张德运 《湖北教育》2004,(11):52-52
教材是外语教学的主要依据,也应该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依据。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仅仅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而要积极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积极的、健康的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那样将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黄玉明 《茂名学院学报》2001,11(2):50-51,57
该文对《实用英语》系列教材作了一些结构分析,指出该教材具有专科英语的特色,比较符合专科英语教学的实际,论述了该教材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重视各种语言技术训练及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课程标准》指出:“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教材经过专家精心组织和编写,也是中考命题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材料”。  相似文献   

5.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打破原有的教材观,像丁杭缨老师所做的那样,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有目的的选择、补充或调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之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如何对数学教材进行二度开发?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1.挖掘相关的课程资源。教师要依据新的课程理念和自己的教学需要,因地制宜地开发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的教辅和教具,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组织教学,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智慧和学生创新的有机结合。2.…  相似文献   

6.
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教师不仅要研究、分析、理解和掌握教材编写的意图,还要根据需要挖掘教材的相关因素,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新课程鼓励教师积极能动地处理教材,倡导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给教师留有了足够的空间,如何根据生物课程理念和学生实际合理有效地处理教材,是当前生物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新课程下生物教材处理要把握好六要点。  相似文献   

7.
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导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材因篇幅的限制,提供给学生感知的背景材料极其有限,因此,教师应在研究教材和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掘教材潜在的创新因素,营造引入新课的“情境问题”的氛围,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体验,  相似文献   

8.
一.精选例题 1.挖掘教材习题的潜在功能 透彻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与作用,深入挖掘教材的例题或习题的潜在功能,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横的剖析和纵的延伸,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有了兴趣,才能高度注意、积极思维,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处于积极活动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机地结合教学的各个环节,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  相似文献   

10.
围绕教材中富有挑战性的例题,习题,让学生观察特点,基个过程中,展开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探索精神,从而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1.
要重视引导学生使用数学课本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何钟钟重视学生使用数学课本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的主要特点之一。教材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的使用课本,使学生通过学习,产生爱看书、自学课本的良好习惯。主要做法有:(1)图文并茂,图内含思维方法,色彩艳丽,直观...  相似文献   

12.
作为数学课程“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的教师在依托教材从事数学教学活动的同时。还需要对数学教材进行再一次的“深度加工”,通过对教材符合创造性原则的积极选择、有效重组及完善整合等“创新化”建构,充分控掘数学教材本身所蕴涵着的创新教育因素,使教材潜在、可能的创造力转化为学生显性、现实的创造力,真正使数学教材成为学生创新性学习的“学材”,实现数学教材的创新教育功能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旧教材衔接期间,教师必须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本就如何使用旧教材,落实新课标,体现新理念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打开人教版实验教材,我们会感到耳目一新,童趣十足。这套教材采用了比较新颖的“文本与学生对话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文本之中,让文本跳出教材进入学生之中。实验教材的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很好地激励了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但是,关于教材练习的个别设计我感到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就此提出商榷性建议,与同行探讨。《乌鸦喝水》一文后有道思考题:“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这样提问给出了障碍。引发学生积极思索解决疑难,旨在让课文学习成为学生的探究性实践活动。但是,这个问题提的不够开放…  相似文献   

15.
畅通学生思维渠道例谈福建孔连根思维训练是凭借教材,依赖课文,根据教学目标在教学流程中进行的。由于学生、教材、目标、手段等多方面的因素,学生的思维不可能一路畅通,而往往会出现障碍,发生思维方向偏离或终止现象。而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是积极诱导和启发学生产...  相似文献   

16.
做好物理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等能力。初中教材1~2册,共有演示实验72个(不包含阅读内容)还可自行设计的有6~8个,学生实验17个,这些实验根据在教材中的作用可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17.
人教版现行小学数学教材所蕴含丰富的智力因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要发挥教材的智力功能,关键在于教师要用创新的理念钻研、处理教材和改进教法,使现行教材成为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智能价值与育人功能的载体。现将我们运用教材中蕴藏的智能因素(多种解法,含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些做法与体会简述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的音乐教材以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重视学生表现力与创造力的发展,摒弃了旧教材中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综合训练等内容。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应加紧学习,狠狠的洗脑,认真地换脑。积极地充电,迅速的转轨,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当“课标”提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的要求后,“用教材教”便成了教师们耳熟能详的话。  相似文献   

20.
夏虹 《生物学教学》2004,29(8):29-29
读英国中学生物学教材,深切体会到,教材不仅反映作为学习客体的文化,发挥知识信息的存储功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考虑作为主体的学习者认识客体的活动及其进程,充分发挥学习资源的潜在作用。因此,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建构,英国教材特别注重激发、引导学生和它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活动。这种相互的活动,也被称之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