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汉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不容忽视。汉语言文化一汉语语言构成的本身和以它为载体的中国文化的内涵自始至终影响着学生的外语学习过程。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汉语作为母语较为自然地支配着中国学生的学习生活、日常交际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活动,进而影响对英语接受体系的形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通过介绍英汉语言中出现的借词,讨论了英汉词语互借对语言文化的影响.英语借用汉语词汇主要以传统文化为主,方式上主要是音译和借译;汉语借用英语词汇主要是些反映新事物、新发明的词汇.  相似文献   

3.
语言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因上,在对少数民族的汉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因素的教学必不可少。本文对文化因素的教学在汉语教学中的定位、原则和基本方法做了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4.
李雄伟 《考试周刊》2009,(41):29-30
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是中国和西方世界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必然产物。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可以反映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汇和融合。本文通过对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产生和发展背景,及其对汉语的影响进行梳理,以达到认识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与处理方式的目的。并指出现今中国文化吸收西方文化中隐藏的矛盾,从而更好地吸收其他文化,更好地利用其他文化的精髓来充实中国文化、发展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5.
覃俏丽 《现代语文》2009,(8):124-126
学习者学习和运用商务汉语的过程也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商务汉语中包含着大量的中国文化因素,如词语的意义和色彩,言语交际中的交际策略和表达方式,以及民族心理、性格影响下的商业心理和商业价值观等等.本文从对商务汉语教学目的、学习需求的分析出发,着力探讨了商务汉语词汇中的文化因素、语用规则及其教学.在教学中应该针对学生的异质文化,使用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商务汉语词汇的文化因素及语用规则,跨越文化障碍,顺利进行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6.
汉语中的粤方言传入英语的数量多、形式独特,是汉语借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借词的大量出现有其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本文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荚语中汉语粤方言借词的历史及文化成因,揭示汉语粤方言对英语语言和文化产生的重要的影响,透视影响这一进程的社会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7.
对汉字汉语的文化承载用汉字思维及汉文化解析的方法进行分析,从一个侧面得出:汉字汉语的强大生命力源于文化信息的存留;通过对汉字的考释,探究了汉字所蕴含的民族进化史、思维方式、生活习俗等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对日汉语文化教学与研究起步于 90年代初。近 10年来 ,在日本国民性及文化背景对汉语学习的影响、汉语习得中“文化迁移”、中日语言与文化比较和文化课教学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也存在着问题和不足。我们应重新认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 ,合理设置课程 ,借鉴并合理吸收国内外文化学、认知心理学、外语教学研究的成果 ,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对外汉语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论述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汉语学习的文化干扰因素及排除文化干扰因素的策略,阐明了如何在汉语教学过程中从不同的层面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促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尽快、有效地转变成交际能力,不断提高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从分析“文化决定论”切入,强调在汉语诗歌活动中,遵循人文逻辑对“汉语文化共享体”的认同,不同于依循泛政治化逻辑对“想象的政治共同体”的认同,而汉语诗歌一个世纪的现代化进程,所缺失的正是对“汉语文化共享体”的自觉认同,及与之相应的对“与汉语形式不可剥离的精神”的真切体认,这双重缺失,与把汉语诗歌语言同质化为西方语言、工具语言互为因果。在全球化的境遇中,超越“文化决定论”,在诗歌活动中重建“汉语文化共享体”的立足点,是文化多样性及与之相应的人类精神的无限丰富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及其表现方法上的区别性特征,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英语教学中遇到的汉语式英语表达方式问题,我们在学生中进行了英语语言文化水平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英语语言文化知识、语法知识及其对英汉句法结构差异的特点认识较缺乏。学生较多侧重于词汇和句法的个别用法,而缺少对句法整体结构的认识和理解。这表明句法学习在现代英语学习中没有得到更多的重视。因此,研究英汉句法结构异同,尤其是相异之处,从而掌握它们的特点是十分重要的,对英语教学和翻译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Among the major policies that have been implemented to ensure its continued success, Thinking Schools, Learning Nation (TSLN) has been described as the ‘big bang of educational reforms’ in Singapore. However, while the policy aims to develop critical thinkers in school leavers, the corporatisation of education in the shape of structures such as the school excellence model seems to be at odds with TSL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se structures unwittingly engender a culture of performativity among schools, marginalising the central outcome of its initiative that entails developing a culture of thinking and thinkers. The tension is further exacerbated by the larger rationalities that have shaped Singapore and the pragmatic and instrumental philosophy which underpins its educational system. The tensions generated by the clash between intended (culture of thinking) and engendered culture (culture of performativity) present the challenge of mediation for the system on its path to realising TSLN.  相似文献   

13.
While literature has focused on the ways in which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exclude women from the workplace,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e inverse is also tru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and culture prevent men from being involved in the home. Using theories of gendered organizations as a guide, this article draws on interviews with 70 faculty fathers at four research universities to explore the tension that many men feel navigating their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home while simultaneously aiming to fulfill the norms of the ideal worker, which holds that employees are always available to perform work and have few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home. Data suggest that institutions and those within them penalize men who appear too committed to their families. Some participants crafted identities for themselves that separated their roles as professor and father while others struggled to reconcile their two roles. In short, institutional structures and culture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shaping faculty identity, both on and off-campus.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彰显出其重要性、紧迫性。在对校园文化的结构形态作了全面深入分析基础上,结合高校特点与时代要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索研究,以期推动校园文化建设走上科学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又是语言交际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语言文化对英语教学的影响极大,这种影响主要来自英汉两种语言在表层和深层两个层面上的文化差异.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注意文化导入.  相似文献   

16.
同义连用是古汉语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同义连用现象也很多,我们可以通过对由其组成的双音同义复合词的词义和结构形式的分析加深对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iveness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as bases in institutional structures and cultures. However, structure and culture represent abstract concepts while institutions realize high performance in practice. Given their salience in higher education, mission statements and campus space bring structure and culture into the realm of practice. Moving from abstract to concrete, this paper shows how mission statements embody structure and culture and how physical space, in turn, enacts mission in day-to-day institutional life. By harnessing the mission-space linkage, strategy can access structure and culture for the purpose of increasing effectiveness.  相似文献   

18.
文化干扰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难题.本文从语言、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说明翻译教学中文化导入和进行英汉文化对比的重要性,从翻译教学的角度介绍了文化导入的原则和内容,并以教学中的翻译实例从语言结构、语义、语用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对英汉文化进行对比,旨在把文化教学贯穿于翻译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不断发展壮大的市场经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更推动着文化多层面的变革。文化是精神,不是物质。但社会生产所追求的是物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尽可能为人类提供纷繁复杂的消费构成。大众文化得以为社会所接受,并迅速流行的重要原因就是轻松感。图书等出版物虽然是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但是面对现代人的众多压力,那些能够给受众群体带来快速解除疲劳的文化产品则更受青睐。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和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化冲击等问题,是需要出版工作者面对和深刻思考的。  相似文献   

20.
阐述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单一性文化结构,易于形成平衡态势;西方文化造就了西方文明,促进了全球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但也造成社会生态系统、文化系统等方面的不平衡。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生态建设,应该肯定西方文化中科学与民主的精神,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及人生价值观念等合理成分,为重构世界文化新体系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