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所在的化学工业出版社一直非常重视译著的出版工作,自2002年来仅生物类译著即已出版了100多种.迄今为止,笔者参与策划、审稿及后期制作的生物类译著30余种,饱尝其中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2.
译著是出版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译著的出版量大约占出版总量的30%。然而,译著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如何才能提高译著的质量,是每一个出版社都要面对的问题。针对译著屡屡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才是提高译著出版质量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家民营出版机构,后浪出版公司译介了一系列经典的人文社科译著,在学术界和出版界引起较大反响。为了解民营出版企业的学术译著出版实践,文章以后浪出版公司为例,在广泛采集书目信息的基础上,对2008—2017年后浪出版的131种人文社科译著进行阶段性统计,从出版时间、丛书收录、学科分布三个方面阐述了后浪人文社科译著的出版特征。引入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界定了"学术译著出版场域"及行动者的概念和范畴,分析了后浪人文社科译著出版场域内不同行动者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后浪人文社科译著出版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刘姝宏 《出版参考》2015,(12):29-30
近年来,译著已成为国内图书出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译著的出版量几乎占到出版总量的1/3.根据《2013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2013年全国共引进出版物版权17613种,较上年增长2.4%.一方面是译著市场欣欣向荣,另一方面也呈现出译著质量良莠不齐、部分译著曲高和寡的情况.这些引进图书的出版,或者是翻译、编辑方面的问题,或者是选题判断、营销方面的问题,给译著图书市场带来了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国内出版社激增,出版界已形成“百舸争流”的竞争格局,科技出版界亦未能免俗,甚至常常书名几近雷同。与这种“碰碰车”局面相反,科技译著(既包括外版科技专著的中文译本,也包括中文科技专著的外文译本)的出版却显得比较冷寂。这在地方科技出版社中更突出些。据1~70期“地方版科技新书目”所载图书条目统计,译著  相似文献   

6.
一、外国译著出版的现状这些年来,我国出版界推出的一大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外国译著,深受读者的欢迎,并对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外国译著出版上我们既有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外国译著的质量问题,它们既有翻译错误,又有编校错误。一些出版社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步入了急功近利和学术浮躁的泥坑,为了抢时间、赶速度、争利润,粗制滥造,抄袭剽窃,出版劣质外国译著或外语工具书。质量问题最大最多的是畅销书、热门书。如《杰克·韦尔奇自传》一书中差错竟高达千处。在通常情况下,译者应是翻译而不是编译,可…  相似文献   

7.
于霄 《编辑学刊》2011,(6):61-65
驻足书园,手指轻触码放齐整的书脊,装帧精美的译著会不时跃入眼帘。许多知识传人中国,其主要媒介就是译著。译著在引进过程中经过了编辑的精心挑选,不仅经过国外读者认可也可能对中国读者有益。而译著出版却比中文著作出版过程繁琐。译著出版要经过选题论证、购买版权、翻译、审校、编辑等等程序,法律关系也更为复杂。比起中文著作简单的"出版社-作者"关系来说,译著出版要涉及的权利主体至少有:原著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引进版图书在我国的出版品种日益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图书零售市场上的引进版图书占比已达30%以上,其中经管类译著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目前我国经管类译著的质量参差不齐,其中虽然不乏精品,但也存在翻译欠佳甚至错误频出的劣品,无法满足读者对高品质译著的需求.本文从笔者的实际编辑工作经历出发,探讨了经管类译著中常...  相似文献   

9.
赵静  肖超 《东南传播》2018,(3):103-106
本文将书目计量学理论引入学术译著出版研究。以农业科学学科为例,在农业科学译著书目数据采集和学科分类的基础上,利用Excel软件对农业科学译著的书名、作者、作者国别、译者、出版者、出版时间进行数据统计。而后,对农业科学译著的学科特征、国别特征、出版时间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从事医学专业出版工作8年来,我曾负责过较多医学译著的出版,就如何做好医学译著的出版工作,也算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小结,以期与业界同行分享。寻找合适的引进题材出版资源有限,寻找合适的引进题材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要"好钢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学术译著作为图书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科技类学术译著(以下简称译著)的出版越来越多地得到各出版社的重视,出版的品种也逐年增多,大量优秀的各国优秀学术著作进入我国读者的视线。但经笔者分析,多数译著的销量却始终徘徊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究其原因,除了由于译著受其专业性、受众面窄的影响外,营销手段不充分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肖超 《东南传播》2015,(12):141-143
商务印书馆是我国学术翻译出版的重镇,对其学术翻译出版业的研究非常必要。该文从出版数量、国别、学科及影响因素等层面,分析了商务印书馆在1949-1978年期间地理学译著出版概况,总结了这一时期地理学译著的出版特点。该文不仅丰富了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史研究,也为地理学史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肖超 《现代出版》2015,(2):70-72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著数量并不多,译者较为分散,但是翻译质量较高,且这些译著多作为教科书使用,这成为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的一大特色。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著的出版,不仅为民国时期地理学翻译出版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也推动了地理学学科以及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14.
商务印书馆自1897年创办以来,出版了大量的地理学译著.该文在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著统计的基础上,分析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著的重印再版、丛书收录、期刊论文引用及书评情况.该文认为,影响力高的地理学译著通常具备重印再版率高、多种丛书收录、期刊论文引用率高、书评数量多等特点.最后,对高影响力地理学译著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总结了高影响力地理学译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译著是中外图书馆学交流的桥梁,百年来我国图书馆学著作翻译历经1911-1949年、1949-1979年、1980-2010年三个阶段,三个时间段内图书馆学译著的出版呈现出三次转变和三次高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国外档案学译著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译著的时空特征、被引情况、自身特点等进行的分析来管窥国外档案学对中国档案学研究的影响。从时间阶段来看,这些译著未能反映出第一次中外档案学交流高潮;从空间分布来看,这些译著以欧美国家的著作为主;从被引情况来看,大多数国外档案学译著的利用率较低,当代学术价值并不高;另外这些译著的出版、主题及翻译等自身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利用。文章最后对译著在中国档案学科建设及国外档案学理论引入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评析,并对今后档案学译著的出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科技译著编辑工作中的选与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理科技译著稿是科技编辑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作者从事外文科技图书的组、选、编、审、译、校中曾遇到的一些问题择要加以探讨。一、原著与译校者的选择原则欲想出版一种科技译著总离不开稿源。科技人员在搜集与阅读外文资料,阅读外文书刊征订预告,查阅外文图书书卡,浏览原著内容介绍时,很可能对感兴趣的外文图书产生翻译的意愿;有的读者虽然发现了好的外文图书,出于对科技事业的关心,亦会提  相似文献   

18.
文章研究新中国马克思主义译著知识生产主体、载体、客体三个维度的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马克思主义译著出版对我国马克思主义知识生产的影响。从知识生产主体来看,新中国马克思主义译著作者国别多样,以苏联为主;作译者群体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出版机构的政治性、学术性较强。从知识生产载体来看,新中国马克思主义译著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具有跨学科性。从知识生产客体来看,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术语中国化,篇章内容精准化。马克思主义译著出版有助于促进我国马克思主义知识生产主体专业化,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并影响着我国马克思主义知识生产进程,促进马克思主义知识再生产,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知识生产的专业化、中国化。  相似文献   

19.
浙江大学出版社作为一家以学术出版为主要特色的大学出版社,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学术著作的出版工作,目前年出版学术著作已占全部新书的1/3以上.因此,严格规范学术著作出版,提高学术著作出版水平,不仅是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出版社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从2006年开始,为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目标,浙大出版社与国际著名科技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合作出版《中国科技进展丛书》,推出由中国科学家用英文写作的科技著作,将中国科学家推向国际科学前沿舞台,向国际展示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正优秀的译著代表着国际科技发展水平,极大地拓宽了读者的视野,有效地推动了国内相关学科的发展,其意义深远。但引进版作品在出版过程中问题更多,质量更难把控,需要译者与编辑高度负责,有更强的责任心。我在担任责任编辑的几年中,摸索到一些控制与提升译著质量的经验与技巧,愿与同道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