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旅游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以我国旅游企业信用化建设的意义和对策为主题,指出在旅游企业中实施信用化建设是社会化和旅游行业化建设、规范和整顿旅游市场秩序、适应WT0规则,提高竞争力的需要。章认为旅游行业企业信用化建设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实施旅游信用教育,培养旅游信用意识;加强旅游信用立法,建立旅游信用管理体系;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企业产权;强化旅游行业自律,指导企业信用建设;发展旅游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增强企业信用能力;培育旅游信用中介机构,完善信用机制;建立和开放旅游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推动信用制度的建立;加强旅游信用监督,惩戒失信行为。  相似文献   

2.
完善我国企业信用法律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前,整个市场信用体系还不完善。信用秩序较为混乱,失信行为屡见不鲜,法律制度无法配套,这些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运作和发展。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信用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当前企业信用缺失的问题较普遍,探究企业信用法律制度建设的现状。从而在企业破产制度的完善、企业信用评估制度的健全、失信惩戒制度的建立等方面提出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信用法律制度建设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3.
诚信:企业发展的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诚信不仅是一个基本的道德规范问题,更是一个经济问题和法律问题。企业信用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它影响着国家、地区和企业的竞争力。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没有信用的企业、市场和社会,便无法与国际接轨。因此,我国企业的信用制度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旅游企业信用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我国旅游企业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失信行为,不仅损害了旅游的合法权益,而且制约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本主要从制度环境、信息经济学和信用化等方面分析了其原因。认为应通过树立旅游企业的信用理念、加强旅游信用制度建设、塑造旅游企业信用品牌形象、加强旅游企业的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等措施来重塑我国旅游企业的信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信用缺失问题严重,信用缺失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而信用机制与财产权制度有内在的联系,从财产权角度分析信用缺失问题,为我国重建信用制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信用缺失、信用危机已经成为当今扰乱经济秩序、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原因:个人、企业对信用不够重视;企业管理疏松,受利益驱动追逐短期经济效益;信息不对称;相关法律不健全。要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应做到以下几点:完善信用管理教育理论,转变人的思想观念;加强企业管理,注重自身信用形象;建立个人和企业信用征信系统,加强信用中介机构的建立;完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7.
诚信是规范、制度和人格的统一。“失信”现象已经从经济领域蔓延到了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已经给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社会价值观造成了巨大损害。“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信用立法和信用制度体系缺失。必须通过对全党、全民的诚信教育和宣传,培育和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和法制体系,其中,诚信教育是基础,个人信用是前提,企业信用是中心,政府信用是重点,立法建制是关键。应抓紧进行信用立法和信用制度建设,尽快地把我国建成信用社会。  相似文献   

8.
我国个人消费信用贷款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十分必要,但刚刚起步,问题很多.我国个人信用市场欠发达.经济生活的信用化程度不高,缺乏有效的失信惩戒机制.缺乏法律环境和政策背景.尤其是个人信用制度的缺失是制约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发展的一个瓶颈.要构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须积极推进个人信用产品的研究开发和使用,建立失信监督和惩罚机制,建立完善严密的个人信用法律环境,积极探寻符合我国国情的个人征信模式.  相似文献   

9.
在客户关系管理环境下,赊销成为主要的交易方式,这就要求企业要有有效的信用管理,本文针对企业信用管理缺失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确立企业信用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重温马克思的信用理论,构筑我国企业信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中对资本主义的信用及信用制度进行了研究,系统阐述了信用的起源、信用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重温马克思的信用理论,反观当前我国企业信用的现状,以期对分析我国企业出现信用问题的成因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在正视我国企业信用问题的同时,有的放矢地提出完善和建构我国企业信用制度体系的若干建议,则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