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庆利教授的《读赋通识》是集作者30年辞赋研究而成的又一倾情之作,本书细致辨析了辞赋文体,清晰勾勒了辞赋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与流变,全面揭示了辞赋文学的一般特征与各类特点,概括介绍了历代产生的辞赋学重要著作,并对辞赋文学的名篇进行了艺术的分析与鉴赏。一、沿波讨源,纵横论说在本书中,张庆利教授对赋体文学的发展进行了贯通性的描述,第二章"赋体文学的源流"用两节的篇幅分别介绍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赋"的发展和"隋唐以后赋"的演变,论  相似文献   

2.
宋玉赋受《庄子》影响甚大。研究者在探讨《庄子》对宋玉赋的影响时,多从赋体文学的特征着眼,认为宋玉赋中的对问体与铺陈手法等艺术特征来自《庄子》。然此类观点显非圆照,因为对问体与铺陈手法等乃赋体文学长期发展广泛吸纳沉淀而成的结果,并非专得自某一家。全面考察《庄子》与宋玉诸赋,最具《庄子》"个性"而又被宋玉赋所接受的,当是题材、作法与语言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蔡邕的抒情小赋代表作之一《青衣赋》,是在东汉晚期情感潮流中写作的一篇爱情赋。从情感角度看,《青衣赋》不仅顺应了当时的时代潮流,而且还推动了时代潮流的发展,于缘情诗学发展颇有贡献。从艺术特征看,《青衣赋》的用典引经训讽喻之言,亦对诗学理论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秋声赋》是一代文宗欧阳修最为脍炙人口的一篇优秀赋作,也是我国赋史上一篇堪称笼前范后、“成文赋开山之功”(日本铃木虎雄《赋史大要》,殷石臞译)的重要作品。 《秋声赋》以其富于创新意义的审美特征,为古老而又窒息的赋体注入了新的生机,为赋体文学的新发展作出了起死回生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罗献中 《学语文》2010,(6):18-19
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赋体散文名作,脍炙人口,千古传诵。其蕴含的艺术魅力与全文情韵幽雅、语辞优美,且意境高远、哲理深邃等因素是密不可分的;但不可否认,与文中自然而巧妙的用典也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学史上长期蒙受不白之冤的宋玉是一位可与屈原媲美的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宋玉不仅以楚辞《九辨》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的“悲秋“主题。而且以《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和《风赋》等开创了中国的赋体文学。尤其是《高唐赋》和《神女赋》,既是中国赋体文学开创期的双璧,中国性梦文学的源头,也是中国山水文学中的明珠,三峡文学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相似文献   

7.
卢兰 《钦州学院学报》2015,(1):22-25,83
汉晋乃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音乐艺术的发展和赋体文学自身的演进,汉晋音乐赋的艺术成就及其对音乐的审美感悟和阐释也在与时俱进。就历时性言,《文选》音乐赋反映了汉晋音乐审美倾向经历了由道德政治教化功用到艺术审美愉悦感受的变化;就共时性言,汉晋音乐赋表现了汉晋人音乐审美的丰富文化内蕴。认识汉晋音乐赋中音乐审美的历时性变化与共时性价值,有助于了解《文选》音乐赋及音乐审美对文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赋体文学发轫于战国,历经两汉、魏晋六朝、隋唐五代,发展到宋元之际,在体式上已无创新的可能.宋赋把产生于唐代的文赋发扬光大,元赋则回归本源,祖骚宗汉,以古赋为主.作为赋体文学最重要的题材之一,流传至今的宋元时期狩猎赋的篇数较之前几代大为减少,其中对赋体文学特色的继承则一如既往,用典就是历代赋作的共有特点之一.本文介绍了宋...  相似文献   

9.
赋体是我国传统文学中一种独特体裁,赋体文学是我国古代文学长河中一朵美丽的浪花,其文学特征和发展历史仍值得研究,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探讨:赋体文学的一般特点及其演变;汉赋最高成就的代表司马相如;从前后《赤壁赋》看苏轼对赋体的传承与创新,他发展了赋体文学。  相似文献   

10.
《文心雕龙》以其严密的结构、丰富的内容论述了不少文学创作中的理论观点。《诠赋》篇中,刘勰阐述了其对赋的认识及评价。本文试从《诠赋》篇中刘勰对于赋体的起源、分类、创作主张、不足之处等方面,探讨其创作理论价值。笔者认为此篇在许多方面对赋体的认识是卓绝的,作者缜密的论述,独到的观点无疑是我们文学研究及文学创作中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11.
李清照《打马赋》一文的书写方式是对赋体文学“辨”“尊”传统的继承,代表着作家对赋体雅俗标准与正统思想的重申。从文体内部规范与审美特质的角度看,该赋在艺术上沿袭前代赋体铺采摛文、骈四俪六、结构精巧、限韵等特征,表现出明显的辨体思维;从赋体文学价值谱系的角度看,该赋在正文、“辞曰”部分明道言志的思想主旨符合古人“赋乃诗骚之源”的文体观念,是靠拢赋之正体而为的尊体结果。  相似文献   

12.
冯俊杰同志的《赋体起源论》包括《赋是“古诗之流”辨》、《赋体的生命要素》、《铺陈的发生发展》和《赋体的正式形成》四篇文章。文章力图不为各种成说所囿,摆脱传统的封闭式理解和线性因果分析,从文学发展的自身规律重新追溯赋体的起源。并以文体形式构造存在着内外层次的理论,具体分析赋体的各种构造因素及功能,进而揭示赋体的结构、要素和层次。指出“铺陈”的发生发展是人类语言表达的一种共同现象,但它集成某些外层形式形成赋体却是汉民族文学特殊规律的表现。因此结论说,赋体是文学发展一般规律和汉文学特殊规律的反映的产物。本刊拟分四期连载。  相似文献   

13.
赋体之名,古今中外众说不一、纷纭杂乱。归根结蒂是赋体源流的扑朔迷离,未详其究竟。考察赋体源流,势必先理清辨明"赋"义,即创作赋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技巧。钟嵘《诗品》赋论,立足诗歌创作"三义"说,辨证《诗》赋体精髓之赋义,历来被忽视了。《诗》乃中国文学史上首部诗歌总集,与《周礼》"六诗之歌"密切相关,亦乃钟嵘《诗品》赋论乃至诗歌理论丰富的文本资源。探索《诗品》赋义,辨证《诗》赋篇系列作品,赋体源流之谜可得以解开。  相似文献   

14.
赋体之名,古今中外众说不一、纷纭杂乱。归根结蒂是赋体源流的扑朔迷离,未详其究竟。考察赋体源流,势必先理清辨明“赋”义,即创作赋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技巧。钟嵘《诗品》赋论,立足诗歌创作“三义”说,辨证《诗》赋体精髓之赋义,历来被忽视了。《诗》乃中国文学史上首部诗歌总集,与《周礼》“六诗之歌”密切相关,亦乃钟嵘《诗品》赋论乃至诗歌理论丰富的文本资源。探索《诗品》赋义,辨证《诗》赋篇系列作品,赋体源流之谜可得以解开。  相似文献   

15.
赋体之名,古今中外众说不一、纷纭杂乱。归根结蒂是赋体源流的扑朔迷离,未详其究竟。考察赋体源流,势必先理清辨明"赋"义,即创作赋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技巧。钟嵘《诗品》赋论,立足诗歌创作"三义"说,辨证《诗》赋体精髓之赋义,历来被忽视了。《诗》乃中国文学史上首部诗歌总集,与《周礼》"六诗之歌"密切相关,亦乃钟嵘《诗品》赋论乃至诗歌理论丰富的文本资源。探索《诗品》赋义,辨证《诗》赋篇系列作品,赋体源流之谜可得以解开。  相似文献   

16.
中国赋体散文发展到宋代,出现了从内容到表现形式的显著变化,世以“文赋”名之。苏轼是宋代赋体散文创作的代表作家,体现了文赋的最高水平。苏轼赋体文学的改革创新在于:其游戏为文与文体解放之间的关系,议论为赋及融合景、事、情、理达到崭新艺术境界的特征与成就,为赋体散文写作拓展了新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17.
赋体之名,古今中外众说不一、纷纭杂乱。归根结蒂是赋体源流的扑朔迷离,未详其究竟。考察赋体源流,势必先理清辨明"赋"义,即创作赋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技巧。钟嵘《诗品》赋论,立足诗歌创作"三义"说,辨证《诗》赋体精髓之赋义,历来被忽视了。《诗》乃中国文学史上首部诗歌总集,与《周礼》"六诗之歌"密切相关,亦乃钟嵘《诗品》赋论乃至诗歌理论丰富的文本资源。探索《诗品》赋义,辨证《诗》赋篇系列作品,赋体源流之谜可得以解开。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禽鸟意象可谓源远流长:《诗经》开篇便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营造了温馨、和谐的氛围。其他如《邶风·燕燕》、《唐风·鸨羽》、《秦风·黄鸟》、《豳风·鸱鸡》、《小雅·鸿雁》等篇目,皆有禽鸟形象的出现;《楚辞》中,则以“鸾鸟凤凰”、“燕雀乌鹊”等禽乌构成一个象征系列,为后世文人不断地借鉴、发挥。但是,《诗经》中的禽鸟大多只是作者用来抒情写事的起兴和衬托,《楚辞》中以“善鸟”喻贞洁,“恶禽”喻卑污,多为某种人格情操的象征体。因此,在这些作品中,“禽鸟”并不是独立的描写对象,而是作者进行“兴”与“比”的载体。只有到了“赋”中,“禽鸟”才逐渐成为独立的“文学体”,成为作者抒情言志的实体。本文仅就《文选》中的四篇“禽鸟赋”,通过简要分析“赋”与“比兴”从初步结合到实现完美融合的这一过程,理顺“禽鸟赋”抒情艺术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赋体文学可谓源远流长。从先秦到近代,赋一直是作家们常用的文体之一。在历代正要的文学选本中,也几乎都收有大量的赋作。陈元龙的《历代赋汇》、鸿宝斋主人的《赋海大观》,更是将赋作分门别类,结为总集,使之成为斐然大观。伴随赋体文学的盛行,赋论应运而生。自汉及清,  相似文献   

20.
历代赋论赋话对范仲淹赋作的评论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一是探讨本事,比如对《灵乌赋》、《荠赋》的评论,即属此类;二是观察用意,比如对《金在熔赋》、《水车赋》、《用天下心为心赋》等的评论,即属此类;三是赏析佳句,比如对《自诚而明谓之性赋》、《天道益谦赋》等的评论,即属此类。范仲淹由于早年于赋体文学用功甚大,因而在其他文体尤其记序文类写作时常常带有赋体笔法,采用了首尾是文,中间是赋的结构方式。这一现象,应该引起跨文类研究学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