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说过:“所谓课上的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当艺术家、创造者,善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兴趣,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情趣。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观点,是苏霍姆林斯基教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理论上的阐述是有益而精辟的,在实践上的探索是独创而成功的,无愧是一个“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什么是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就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3.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感到骄傲。”学生要学好数学,首先必须对数学有兴趣。否则,就会感到数学枯燥无味,把数学看成负担、累赘。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的一要任。  相似文献   

4.
(一)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明确的学习目的、高昂的学习情绪、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因为求知欲或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经常、最活跃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现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感到骄傲。”兴趣是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两句话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一个人求知过程中的作用。教育学家冷冉先生提出的“情知教学”理论解析的正是这个道理。在中学历史教学的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贯彻“情知教学”理论的关键之一,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现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感到骄傲。”兴趣在学生求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经常、最活跃的因素之一,也是学习英语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6.
<正>所谓课上的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在教学过程中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习水平有很大帮助。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内源性动机和外源性动机。内源性动机源于兴趣、好奇心、求知欲等方面,而学生的学习态度取决于学生学  相似文献   

7.
一、多渠道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大家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难设想.一堂让学生听而生厌、恹恹欲睡、照本宣科、索然寡味的语文课能产生很大教学效果。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只有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以巨大的情绪力量感染学生,激发创造的潜能;教师如只顾和尚念经似的传授,不根据课堂信息反馈。灵活调整自己的教法,那就是盲目的教学,是教育智慧处于最原始状态的表现。教师要以渊博的学识、民主的理念、丰富的情感、形象的语言、思辨的哲理、灵动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有了,就有了学习进步的可能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9.
关注教师,更关注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师的专业发展出发,让教师追求成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要使课堂教学达到这样一种境界,教师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校长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校活动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我们开展了以趣、动、评为主要形式的数学课堂教学的探索。一、趣——激发情趣。陶行知先生的“迷、悟、爱”育才三方针明确指出,只有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由“迷”进入“爱学、乐学”的境界。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有了兴趣就会促使学生主动钻研,并在钻研中锻炼自己的意志。  相似文献   

11.
“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苏霍姆林斯基)  相似文献   

12.
正一、现代信息技术与物理新课程教学有效整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兴趣的秘密何在》一书中写到:"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传统教学中教学方式和手段比较单一,大多数课堂仅使用粉笔、黑板,靠教师的口头传授,时间长了学生难免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很容易引起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合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轻松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是虚拟的物理情境,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倍增。例如在教授初中物理《光的色散》这节课时,教师不要  相似文献   

13.
我主张语文课堂教学遵循激趣主义,也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带着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笔者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行了以下实践和思考,以期对语文课堂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学习兴趣,就是指学生怀着一定的情感,探求知识并努力获得知识的心理倾向。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后,便会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过程中能“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同时不断培养自己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经受挫折的意志。可见,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成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兴趣虽未直接参与学生的认知过程,但它却是从另外一个侧面以同等重要的地位影响着“双基”知识的学习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习习惯的形成。它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强烈的心理因素。据此,广大数学教师把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泉眼”,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职责之一。  相似文献   

15.
山丹 《阅读与鉴赏》2011,(12):48-48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内容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那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激情呢?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用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就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感到骄傲.”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一个人对其所学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会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而热情是一种魔力,它会创造出奇迹.”也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最佳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各种感官、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引起学习中高度注意,使感知更清晰,思维更深刻,想象更活跃,记忆更牢固,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在繁重的刻苦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产生愉快的情绪.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心理因素做了生动具体的描述:“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会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由此而知,学生是在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推动下开始感受、思考和体验的。这离不开课堂情境的设置。所谓情境,是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激发积极的情感,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高低。笔者经几年教学实验证明,作业评点能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所谓作业评点,就是老师用笔在作业上不仅批其对错,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写上评语,与学生进行心灵、情感、知识和学法的交流,其举措如下: 一、运用作业评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就是学习的兴趣。”作业评点…  相似文献   

19.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学科本身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她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人格,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活泼多样的形式,和谐统一的美学效应。因此,语文教学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而激发兴趣是鉴赏艺术美学特点的良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活动的先导,是学生认知发展的直接动力。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本身、对学习科目的兴趣,符合他的由活动动机产生的认识倾向,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现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会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效作用。新课程改革引导教师教学由“牵着学生走”的课堂模式向注重学生学习情绪和意志激发的转变,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即利用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亲切”、“激发”、“诱导”等“非教学因素”,调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兴趣”、“注意”等“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