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先生为我们留下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美术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发展、完善于生活。美术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美术教学活动是没有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2.
艺术来源于生活,脱离了生活,我们将无法创造艺术。小学美术也应与生活相连接,把生活引入美术教学,把美术教学引入生活,引导学生从乡村生活,学校生活中寻找素材;从教材中挖掘生活,将生活化的情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使美术课堂走进生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发现人和事物,提高关注意识,将美术活动融入其中,使美术活动走向生活化。学生在生活化的美术教学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从而实现美术教学的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3.
生活是美的源泉,在幼儿园大班美术绘画活动中,生活材料的应用能够为孩子们带来更多乐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应用生活材料能够让幼儿获得更丰富的活动经验,建立起生活与美术素材之间的有机联系,拓展大班美术活动空间,提高幼儿美术绘画活动质量。本文将结合大班美术活动实践,探索生活材料在美术活动中的有效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4.
音乐源于生活,生活孕育音乐,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生活化,目的是通过渗透于生活中的音乐引导孩子去发现艺术和生活中的美,喜欢并感受周围的生活环境,增加孩子对艺术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伍颖慧 《科教文汇》2009,(10):206-206
美术与“美”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美术教师可通过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美的元素,教学生学会美术作品欣赏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并在美术创作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6.
艺术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社会需要艺术,艺术源于生活。作为艺术创作者,保持用艺术的眼睛看世界,要随时保持对艺术创作的热忱和激情,把源于心灵深处对美的感受和对社会的实践经验有机的结合,创作出使人心灵震撼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王朝旭 《科教文汇》2014,(11):128-129,146
美育又叫审美教育、情感教育,是一种全民性质的精神层次的教育,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舞蹈是艺术的一种,具有美的属性。舞蹈创作源于社会生活,生活中的美是艺术美形成的基础。在美育方面,艺术的审美教育是高层次的审美教育。本文通过对美本质的探讨、对美类别的认识以及舞蹈在美育中的实际运用等三方面入手,结合教学经验和实例,对舞蹈在美育中的基本应用提出了笔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金玉 《科学中国人》2014,(5S):108-108
美是客现存在的,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大自然等给人们带来无穷无尽地美的享受。但是,人们明明生活在“美”的身边,却感受不到“美”的存在,其原因就在于缺少美的“发现”、美的感受,即审美。小学美术教育就是要通过审美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见,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审美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应该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高尚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9.
美术是一门综合造型审美艺术,美术教学立足当地自然条件和生活实际,充分发掘乡土造型媒材资源,不断培养幼儿的美术学习兴趣和审美创造能力,激发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潜能。  相似文献   

10.
美术学习应该是每一个学生探索艺术,寻找美,表现美的一个过程,而不应仅把美术学习看作一种技能的学习。应该改变重技轻理,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等陈旧狭隘的教学方法,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使学生发展想象力,促进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学会用美术的方式或结合其他方式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郝秀丽 《科教文汇》2009,(15):205-205
美术学习应该是每一个学生探索艺术,寻找美,表现美的一个过程,而不应仅把美术学习看作一种技能的学习。应该改变重技轻理,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等陈旧狭隘的教学方法,学会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有关信息,认识美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使学生发展想象力,促进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学会用美术的方式或结合其他方式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生活化、游戏化美术教育对于中班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把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材料充实到美术教学中,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美术活动中感受美、热爱美、享受美、创造美。生活化的活动材料、游戏化的活动形式,有助于幼儿的自我表达,体验满足感和成就感,有助于幼儿个性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罗泽忠 《内江科技》2010,31(8):203-203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之羡体现在课堂,如何在课堂上展现数学关,使学生能够欣赏敷学的美学价值,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数学简洁之美、思维之美、数形结合之美、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4.
生活材料丰富多彩,在美术活动中引入生活材料,使美术活动凸显生活色彩,可以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积极性。本文重点研究生活材料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创意运用,意在为创新幼儿园美术活动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工艺美术与人类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工艺美术是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结合的产物。工艺美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并源于生活,工艺美术作品的创作是人类生活的升华,工艺美术作品反映人类生活的特定方面,工艺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与生活美。  相似文献   

16.
生活与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作为美术活动的基本形式——绘画活动,与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生活中都是幼儿进行绘画活动的素材,也是他们获取人生经验的一种途径。幼儿的绘画过程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生活化的绘画教学以幼儿的能力、兴趣、需要及生活为中心,营造适合幼儿的生活氛围,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莉 《科学大众》2011,(10):116-116
幼儿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幼儿的绘画过程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如何培养幼儿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创新意识,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一系列美术教学体系,为幼儿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创新意识和动机,在生活中丰富儿童的经验,培养其独立构思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把培养与发展儿童创造能力贯穿...  相似文献   

18.
作为现代生活中一项重要的文化活动,美术的发展与时代紧密相连。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作为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基础课程,其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小学美术教学工作者应合理的运用教学手段,通过科学的编排、恰当的教学评价,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之美,不断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人文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吴丽云 《科技风》2012,(23):194
创设具有开放的、新形态的、充满创意艺术氛围的教育环境是幼儿园开展创意美术的切入点。幼儿园应将环境视为老师,创设一个丰富的、富有美感的美术环境,给予幼儿启发和支持,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欲望,让他们在具有教育功能的环境中快乐的成长。如何创设良好美术教学环境已成为现代幼儿园艺术教育的焦点。我从创设一个好的美术教学环境要以人为本;艺术源于生活,教师要保持视觉的敏锐度;环境创设需要创造;孩子美术作品的展示运用;科学、合理的区域设置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高尔基光辉灿烂的一生是富有传奇性的,他同俄国人民为社会主义革命所进行的斗争密不可分,他的一身兼有文学家的才华和革命战士的气质。高尔基无产阶级美学思想熠熠发光,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宽阔的胸膛,激励他们为建设自己强大,繁荣的祖国而奉献自己美丽的青春,这种美丽源于无产阶级美学思想;源于无产阶级文学中的真、善、美;源于无产阶级的劳动;劳动创造了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