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代农民工心态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却往往为社会忽视。本文总结了新生代农民工所存在的主要不良心理现象,剖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积极心态需要全社会多层面来共同构建。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京津冀地区新生代流动人口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流动人口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京津冀地区新生代流动人口中,吸烟者173人,占40.05%,不吸烟者259人,占59.95%。吸烟的危险因素(以OR值大小为序)依次为男性、单身、平均月收入高,OR值分别为138.312、2.068和1.550;北京、天津流动人口相对于河北省流动人口吸烟的比例较低,其OR值分别为河北的0.334和0.448。结论:京津冀地区新生代流动人口吸烟率较高,受性别、婚姻状况、收入、文化程度、工作地的影响。加强对新生代流动人口的控烟干预工作,提高流动人口的健康意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揭示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现实居住状况(现实环境),综合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居住需求(理想环境),找出现实环境与理想环境之间的差距,以此明确我国新生代农民工住房政策构建的基本方向。在此基础上,从建立城乡一体化住房保障机制、多层次制定住房保障政策、将农民工居住空间纳入城市规划以及明确政府职责四个方面,建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住房政策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4.
杨世英 《科教文汇》2013,(10):180-181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尤为突出,心理疏导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叙述了心理疏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心理疏导机制构建注重的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尤为突出,心理疏导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叙述了心理疏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心理疏导机制构建注重的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王帮俊  杨东涛 《软科学》2014,(1):106-109
在对前人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通过量表调查方式,对组织认同、工作嵌入及其对工作绩效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组织认同中对工作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对工作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组织认同对工作嵌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的匹配维度在组织认同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深圳市为例,在对城市外来流动人口政策的压力环境、政策变迁及农民工的制度性社会支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5年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对深圳市外来农村流动人口的调查数据,对农民工的非制度性社会支持和社会融合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的圈子主要还是依赖于乡土关系或亲属关系,政府、社会、社区向流动人口提供的制度性支持非常少,农民工的社会融合程度不高,农民工与当地市民处于相对隔离状态。最后,本文提出了流动人口政策的方向、目标以及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992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调查,从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心理认同三个维度考量了他们对自我“市民”身份的认同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主要以追求自我在城市的发展为务工动机,他们的乡土记忆模糊,渴望融入城市,对自我“市民”的认同感较低。在此基础上,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的因素,进而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稳定性问题也日益突出。新生代农民工离职率高、就业不稳定,势必对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用工企业及社会经济稳定发展都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并阻碍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需要政府、企业、农民工自身三方面共同努力。本文阐述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现状,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在第二产业就业人数较多、学历层次低且继续教育比例低、收入水平低但继续教育意愿高,然而我国当前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供给还存在政策不完善、规模过小而且内容滞后等问题。为此,政府应当完善政策供给,明确规定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导向;整合多元主体,大力发展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事业;适应产业调整,合理配置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资源;满足多元需要,拓展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在第二产业就业人数较多、学历层次低且继续教育比例低、收入水平低但继续教育意愿高,然而我国当前政府对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供给还存在政策不完善、规模过小而且内容滞后等问题。为此,政府应当完善政策供给,明确规定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导向;整合多元主体,大力发展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事业;适应产业调整,合理配置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资源;满足多元需要,拓展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2.
《内江科技》2016,(11):75-77
21世纪是工业化和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城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迅速成为当前学术界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以体育参与为视角,选取杭州市部分农民工为调查对象,分析当前城市新生代农民工体育参与问题,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对体育锻炼必要性的认识存在着明显差异,农民工参加体育锻炼活动呈现出无规律状态,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依次为工作忙、身心疲惫、缺少余暇时间、没有合适或免费体育场所等,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性的建议,旨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13.
周小刚  李丽清 《软科学》2012,26(2):52-56,64
根据流动人口动态监测工作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区域分割、职业背景、户籍特征等变量与城市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协方差模型,从而对区域性特征、不同职业背景、流动人口户籍特征的先致性因素与农民工群体收入的层级差异展开研究,从总体上对农民工流向、趋势作出基本判断,并提出努力实现区域间基本公共福利保障一致化、探索农民工人力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互动机制等切实提高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老代农民工代际交替越来越明显,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支新型的劳动队伍,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是在就业中,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不稳定、离职率高,就业短工化行为的问题日益突出,这必定会对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企业及社会的稳定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并阻碍我国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因此,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减少就业短工化行为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农民工自身、社会和企业三方面共同努力。本文阐述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短工化行为现状及影响,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短工化行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成为现代城市管理中的一个焦点,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融入的迫切愿望和诉求更是所有问题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民政部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更凸显了政府对该议题的重视,然而我国却在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对此,笔者运用社会支持系统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融入困境。以此为出发点,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并从个案、小组、社区、社会行政等层面展开,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  相似文献   

16.
利用Logistic模型,从个体禀赋和社会支持2个方面对461位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技能对其创业和返乡创业意愿具有积极影响,月收入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和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为负;婚姻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年龄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在社会支持因素中,政策支持力度、地区经济水平、金融援助、创业教育培训以及亲友支持力度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和返乡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以公共图书馆应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为切入点,阐述了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以及公共图书馆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代公共文化服务的意义,提出了如何根据新生代农民工对文化服务的实际需求,不断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淦未宇  刘伟 《软科学》2012,26(9):80-83
借鉴行为经济学理论思想,从社会偏好视角构建模型揭示了组织信任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激励效应与实现机理。研究表明:(1)不同于其父辈"打工挣钱"的简单物质诉求,新生代农民工还具有强烈的认同、尊重与信任等社会偏好需求;(2)组织信任对新生代农民工产生显著的物质激励替代效应;(3)作业进程和结果监控难度越大的工作岗位,则组织给予农民工的信任强度应该越高。  相似文献   

19.
张庆晓  权亚楠 《金秋科苑》2013,(20):107-109
新生代农民工数量在不断的增加,面临的问题很多,需要学者对此加以关注。文章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制约因素以及如何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着手,对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梳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住房现状的分析,以湖北孝感为例,结合实际中存在问题,分析造成此种问题有住房政策性障碍、农民工收入水平低、住房供求错位等原因,提出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措施。总结出新生代农民工住房的特点规律,能为新生代农民工住房障碍问题研究提供学术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