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先来欣赏一篇小小说。立正许行"你说说,为什么一提蒋介石你就立正?是不是……"我的话还未说完,那个国民党军队的被俘连长,又"叭"一下子来了个立正,  相似文献   

2.
"‘假日趣事’怎么写啊?"小迷糊张大了嘴,嚷嚷着。"跟我们写过的‘童年趣事’一样,只要是假日里发生的有趣事情就行!"小玲向小迷糊投去了不屑的目光。"不对不对!‘童年趣事’限定在‘童年’,按照我国的年龄段划分,童年指0至6岁这一年龄段。‘假日趣事’就不一样了,只  相似文献   

3.
作文中如何把人物写活?如何把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是很多同学关注的问题.在这一方面,小小说<立正>的写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4.
作文中如何把人物写活?如何把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是很多同学关注的问题。在这一方面,小小说《立正》的写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5.
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的教师,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在有限的课堂里,抓住教学中关键的一"点"来发挥,往往就是抓住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最佳时机,抓住了这一"点",就可以推及其余,使学生主动、轻松、愉悦地接受知识,使他们成为真正会学习、会创造的人。以下是我对一堂不成功的公开课的一点思考。我曾执教一堂校际公开课《来画虫》,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做了大量的准备,搜集了很多昆虫的图片,绘制了精美的范图,还制作了漂亮的课件。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欣赏了大量的昆虫和大师的作品,讲解了作品的构图方  相似文献   

6.
双休日里,妈妈和爸爸的一次电话深深地打动了我。我第一次产生这样强烈的感受:我爱我家,因为家中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我敬重我爸,因为靠他一个人支撑着我们这个家。我按捺不住心中涌起的激动,决定在老师布置的周记作业中,写一写我的家,夸一夸我的爸爸。于是,我就在文章里先写了打电话的经过,还写了爸爸平时是怎样带病工作和关心我的事例,嘿,内容可丰富啦!老师看了我的作文,幽默地说:“王团长,看样子你要来个地毯式的轰炸喽。”我似懂非懂地笑了笑。老师说:“这篇 文章里,最能引起你感动的是什么呢?”我说:…  相似文献   

7.
贾竹浩  谢炜 《新作文》2021,(7):19-25
◆课堂回放◆ 一、读语段猜人物,明确写人要求 师:昨天请同学们各自选一位班里的同学写一写,行文过程不出现人物姓名,今天我们依约进行"猜猜他是谁"的游戏. (屏显) 一双灵活的大眼睛,可爱的脸蛋,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这就是我们班的小A. 小B有大大的眼睛,小小的嘴巴,圆圆的脸蛋,是个可爱的女孩. 小C有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  相似文献   

8.
《粜米》一文中两处用到“透”字,掌握这两个“透”字的含义,对理解课文很有帮助。“那些戴旧毡帽的,大清早摇船出来,到了埠头,气也不透一口,就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这里的“透”,是稍稍喘一下气的意思。教学中,我抓住这个“透”字,用换词比较的方法启发提问:“如果把‘透’字换成‘喘’,把‘占卜他们的命运’换成‘询问米价’,表达的效果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9.
同学们,你会写故事梗概吗?就是把自己读过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用简略的语言扼要地写下来?让我给你们讲一讲。  相似文献   

10.
病文入院 星期天,爸爸给甘蔗施肥时,我要为黄豆施肥,爸爸却说黄豆不需要,因为它自带了“氮肥厂”。 一棵黄豆苗大约只有40厘米高,哪有什么“厂”呀?爸爸说,他所说的氮肥厂就是豆科植物根上的根瘤,它里面有许多根瘤菌会制造出“氮肥”。  相似文献   

11.
抓住“契机”写片断文/田美娥三年级的作文起步训练主要是练习写片断。平时每单元按规定的内容写一篇作文的常规,造成了学生“害怕作文课”。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极为不利。我认为,应打破常规,抓住以下契机来练习写片断。一、“学”到精彩时。如在教学《晨读》中...  相似文献   

12.
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都喜欢寄情自然,为人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那么,怎样将我们看到的大自然中的一幅幅美景化成一篇篇美文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同是写小河的三个作文片段,从中找寻一下写景的奥秘。片段①这里的景色太美了!河岸边是两排整齐的垂柳,一阵风吹过,它们便翩翩起舞。垂柳旁是绿茸茸的草地。草地上长满了五颜六色的小野花,有黄的蒲公英,粉的打碗花,蓝的地丁草……真是美不胜收!还有那草地旁一望无际的麦田,沉甸甸的麦穗绿中泛黄。它们在微风的吹拂下,此起彼伏。这一切把小河衬托得更美了。在这个片段中,小作者可谓绘…  相似文献   

13.
人物形象分析,是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包括写人为主的散文和小说)考查的核心,不少同学由于没能抓住这一关键点,所以不能触类旁通,读懂全篇。以下以2013年广东广州中考阅读材料为例,学习一下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学生作文,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往往费了好多笔墨,可是给人的印象还是模模糊糊;写人的动作、语言,也是干巴巴那么几句。原因何在?主要是没有抓住这个人物的特点。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懂得写人一定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教学检查、教学经验总结中,现在仍然盛行一个口号,即“讲深讲透”。为了达到“讲深讲透”,一些教师把教材中所有内容巨细无遗的讲述、板书,有时还要加进教材中没有的一些内容,课堂安排的很满很紧,教师讲课节奏很快、语速很快。黑板上的标题分成三级或四级:大一、二、三,中 1、 2、 3,小①、②、③,有时还要再加上 a、 b、 c,写满一黑板甚至两黑板。我认为这种“讲深讲透”就是教学上的“满堂灌。”   例如,我听了一堂高中的地理课,课题是“人类活动与气候”。教师是这样讲述和板书的: (一 )气候对人…  相似文献   

16.
王云 《初中生辅导》2022,(10):23-27
<正>同学们平时喜好写记叙文,记叙文最常用的写作技巧便是细节描写。如何在写作中应用好细节描写呢?老师通过以下方法,定能让同学们笔下生花。一、理解细节描写1.细节描写我们经常说细节描写,按教材71页,是这样说的:“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刻画,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对于这句话,我们将其分为两个小节:  相似文献   

17.
写好这篇习作,同学们可依照以下四点去做。一、选取恰当材料每个入都有一个金色的童年。童年是多彩的、梦幻的,也是天真的、纯洁的。“童年发生的事情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这些“充满稚趣”“很有意思”的事,要去认真回忆,在脑海中搜一搜,筛一筛,就能捕捉到理想的材料,从中选取一件或两件最有趣的事写下来。  相似文献   

18.
观察是所有科学研究的基础。面对一个有疑问的描述和解释,我们常常会问“:有什么证据?”观察,就是为了寻找证据。可以说,在科学探究的每个步骤中,学会观察和提高证据意识,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教育价值。本次论坛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一话题作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正>【文题呈现】文题一:从班上选择熟悉的一个同学,先用200字左右给他"画"一幅肖像。然后将这一片段扩展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文题二:你有自己的偶像吗?是曹操、关羽、李白那样的古代人物,还是毛泽东、鲁迅、钱学森这样的现代名人?是现实生活中的歌星、影星、球星,还是文学影视形象孙悟空、哈利·波特、蜘蛛侠?请以"我的偶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自拟题目,写作时要求抓住人物的特点,不少于500字。  相似文献   

20.
讨论教学工作时,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教师在课堂上要把问题“讲深讲透”,要让学生把问题“理解深透”。能“深”能“透”,当然是好事,但其结果总是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因为它违反了教学的客观规律。一些物理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往往要随知识的积累而逐步形成。比如对力的认识吧,一开始,只能随学生日常生活的经验出发,提出“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待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