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天坑家族又添新成员!前段时间,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组织科考探险队在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探险结束后,确认发现1个标准天坑。至此,乐业县的天坑家族成员增至30个。天坑是一种坑洞,是大地突如其来的“陷落”,隐藏在地平线之下,如同巨大的石桶,深不见底。它们又不仅仅是坑洞,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南川市发现了三个神秘天坑。天坑位于南川市水江镇的崇山峻岭中。四周是万丈绝壁。绝壁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茂台天坑坑口直径约 2 0 0米。一眼望不见底。花模子天坑和山钱天坑的坑口直径分别是 1 50米和 1 0 0米左右。三个天坑呈三角状分布 ,相距 2 0 0米至 50 0米左右。站在高处看天坑 ,可同时看到三个巨大的地洞。洞里有成片森林。54岁的农民袁宽江说 ,天坑很是神秘。几年前 ,有人把一块几百斤重的大石头从茂台天坑坑口推下去 ,只听“乒乒乓乓”的撞击声响了大约五分钟后 ,天坑里发出雷鸣般的吼声 ,然后冒出一股白雾。丢石头的人吓…  相似文献   

3.
正不久前,中国"深海勇士"深潜器搭载母船"探索一号"完成2020年首次科考任务。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科学家们在本次科考过程中收获了一个重要成果——在中国南海1600米深处发现了一具长约三米的鲸落,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发现该类型的生态系统。我国科学家在南海首次发现鲸落此次发现的鲸落处于南海中部海山上,根据其形态特征,估计为一头齿鲸的尸体,初步被认为是鸟嘴鲸。  相似文献   

4.
11月7日,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一片欢腾,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这里启程奔赴南极,执行为期155天的科考任务。而这次科考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将建立中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报道称,泰山站将位于我国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的伊丽莎白公主地,距离中山站约520公里,海拔高度约2621米,同时能  相似文献   

5.
正8月12日,执行我国海洋科考史上第一次万米级深渊科考作业的工作母船"探索"一号首航归来,其搭载的"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成功进行了一次8000米级、两次9000米级和两次万米级下潜作业,最大潜深达10767米,从而成为中国首台下潜深度超过万米并进行科考应用的无人自主潜水器。与此同时,我国新建成的万米级深渊科考母船"张謇"号也正在前往位于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测试它搭载的"宝贝"——"彩虹鱼"号万米级(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未来的"彩  相似文献   

6.
科技快讯     
<正>首航南极的中国"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在南大洋宇航员海展开综合科考。这是我国在南大洋海域的科考首次拓展至宇航员海。同时,一批大洋科考"重器"亮相,助力我国第三十六次南极考察队获取理想的科考样品,进一步增强对南极的认知。12月15日凌晨,科考队员首次利用22米  相似文献   

7.
历经163天.航程2万海里。11月6日,中国科考船“海洋六号”搭载我国6000米无人无缆潜器“潜龙一号”抵达位于珠江口的广州海洋地质专用码头,这标志着中国大洋第29航次科学考察和中国地质调查局首个大洋航段调查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8.
动态     
正我国首次在东南太平洋发现大面积富稀土沉积3月31日,从中国大洋协会了解到,我国科考队员近日在东南太平洋海域首次发现大面积富稀土沉积。这一发现刷新了我国和国际上深海稀土资源调查研究的新纪录。科考队员是在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第五航段暨中国大洋46航次第四航段科考作业中获此发现的。本航段,我国科学家首次在东南太平洋约  相似文献   

9.
<正>同学们看到这个标题时,请不要惊讶,如果泛出了些许浪漫之心也请收好,让我们先从下面这条消息看起。2018年11月2日10时10分,"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一声长鸣,中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乘坐该船离开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基地,正式开启为期162天的南极科考征程,也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南极科考。这次考察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距离南极中山站28千米的冰盖上,建设我国首个南极永久机场。  相似文献   

10.
正2011年12月11日,中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结束了历时1年,航程3倍于赤道长度,区域涉及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环球科考。科考人员发现了16处海底热液区,特别是发现了一处位于南大西洋洋中脊最南端的热液区,并在  相似文献   

11.
彭文 《百科知识》2011,(1):12-13
在一项名为“联合大洋钻探计划”的国际科考项目中,科研人员对大西洋中部海底一个在构造上非常活跃的断层地块进行钻探,并在1300多米深处的地壳辉长岩层发现了生命。其中主要是细菌种群,  相似文献   

12.
在重庆奉节境内,有一个巨型的天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只是周围的、方圆不到几公里的居民知道这么一个大坑,再远一些,就没有什么人知道它了。可是,1997年,一支由英国联合考察队对其考察以后,发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秘密。谁制作的7个大圆球考察队员从一条羊肠小径下到天坑底部  相似文献   

13.
天坑奇观     
我国广西百色地区乐业县被群山环抱,在崇山峻岭中隐藏着一个神秘的奇观,如果你从空中俯瞰,你会看到一个个巨大的坑,这些坑似乎深不见底,似乎是由天上的陨石坠落砸成的,当地老百姓把它们叫做“石围”,而科学家把它们叫做“天坑”。在我国境内还有一些地方也有这样的“天坑”,但乐业县的这些天坑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分布最密,这不仅在中国,在国外也是罕见的,因此它是天坑中的奇迹,被称作“天坑博物馆”、“世界岩溶胜地”。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7月,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亚马尔半岛突然出现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巨大坑洞。"亚马尔"一词在俄文中意为"世界的尽头",故而媒体将这里出现的奇异坑洞称为"末日天坑"。"末日天坑"突然出现,十分奇怪。坑洞有大约80米宽,深度大约为70米,底部有一个冰湖。最初,人们认为这些怪洞可能是外星人留下的痕迹,也有人坚持认为这是陨石下落造就的奇异现象,但是没有确切的证据能够支持这两种天马行空的猜想。  相似文献   

15.
动态     
<正>中国南极考察队首次在宇航员海展开综合科考12月9日,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的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队员完成了南大洋宇航员海首个调查断面的科考,这也是中国南极考察队首次在这一海域展开综合科考。"雪龙2"号12月7日离开南大洋普里兹湾海域向西航行,开始对宇航员海海域展开科考作业。科考队员沿着本次  相似文献   

16.
正虽然它的名字里有个"龙"字,但是怎么看都像是电影《海底总动员》里的小丑鱼尼莫,不过它的本领可比小丑鱼大多了,因为它是一条科技含量颇高的"人造鱼",全副武装,浑身宝贝。它就是"潜龙二号",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4 500米级自主水下机器入。2016年3月,它在西南印度洋圆满完成了中国大洋第40航次试验性应用任务,实现了中国深海科考的多个"首次"。  相似文献   

17.
乐业天坑群2001年4月,中外联合科学考察探险队确认乐业天坑群是世界最大的天坑群。天坑群蕴藏着许多珍稀动植物和多种动物化石,坑底原始森林面积世界第一,被中外专家誉为物种基因库和世界级的旅游观光极品。水蚀山崩造化功,塑成巨坑天下雄。博大深幽惊世界,基因宝库探难穷。原始植被何堪比,珍稀物种好觅踪。万千奥秘藏洞府,观光极品谁争锋。 布柳河奇观布柳河发源于广西田林县与凌云县接壤的岑王老山,穿行于凌云、乐业、天峨三县,全程132千米,最后汇入红水河。布柳河清澈碧透,两岸植被遮天蔽日,原始生态完好无损。在乐业县与天峨县交界…  相似文献   

18.
2012年2月,湖南省益阳市一些村庄连续发生岩溶塌陷事故,出现近693个天坑。神经脆弱的人们很快把这个和之前的天坑现象联系起来,认为天坑是2012世十界末日的前兆。  相似文献   

19.
正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简称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以来,西藏自治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二次青藏科考的贺信精神及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在国家第二次青藏科考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不断提高做好第二次青藏科考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全力以赴协调好、服务好、配合好、参与好第二次青藏科考。2020年度,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第二次青藏科考队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在西藏积极开展科考工作,取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发现,海象可以胜任天气预报员的工作!这些"哺乳潜水艇"每年游泳的距离超过20 000千米,潜水的深度能达到1 500米。这是人类难以达到的。所以,科学家开始通过研究海象来研究海洋。水底探险家科学家已经选中了9只海象,分别在它们身上安装了GPS(全球定位系统)。每次当这些"科考队员"浮到水面上时,它们身上的设备就会把海洋情况传输给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