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直要:目的:以河北大学中医学院部分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探讨中医药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因素,为高校采取应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河北大学中医学院部分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生的就业压力高于男生,来自农村的学生就业压力高于城镇的学生,大一年级学生的就业压力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的学生,月平均花费越低就业压力越大(P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药院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创业意识和观念,走出传统的就业领域,缓解中医药学生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2.
李玉贤  段娟娟 《科教文汇》2010,(34):192-193
大学生创业逐渐成为趋势,大学生如何在创业中体现高等教育的价值正在引起讨论。由于大学生所学专业不同,创业方向亦有所侧重。本文所选的视角是中医药院校学生的创业,从其近年来的创业现状中总结出中医药院校学生的创业特点,并以实现大学生在创业中的自我价值为目的,探索其未来创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比较中医药院校不同类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为心理卫生工作提供更详尽的参考资料。方法:采用SCL-90对不同类别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学生总体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9.2%;除敌对因子外,內向型大学生各因子及总均分显著高于外向型和内外兼有型大学生,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抑郁、人际敏感、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及总均分显著高于独生大学生。结论:中医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其独特性,应该充分考虑不同性格、独生和非独生以及不同性别等因素,有区别地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就业率不高,竞争压力相对较大。影响就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高校毕业生的培养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影响因素也是如此。本文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如何结合中医药专业特色和院校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是中医院校"两课"教师探索中医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本研究旨在结合对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传统文化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现状调查,探究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挖掘中医药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进而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真正促进中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河北大学中医学院部分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探讨中医药大学生学习压力的影响因素,为高校采取缓解中医药大学生学习压力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河北大学中医学院部分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生的学习压力高于男生,大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压力明显高于大二和大三年级的学生(P0.1),经常旷课的学生学习压力更大,从未花费大量时间用于网络购物、游戏、电视剧等的学生学习压力低于其他人,很少或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学习压力更大。结论:可采取自"四位一体"的调控对策缓解大学生学习压力。  相似文献   

7.
李京华 《科教文汇》2012,(24):42-43,61
为了解中医药信息化专业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心理现状,本研究采用量表法对382名中医药信息化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和学习适应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创新形势,承担着艰巨的创新历史使命。然而,大学生普遍存在创新能力差的现象,特别是在我们的中医药院校。本文旨在研究大学生创新培养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从师、生两个角度,创建新颖、高效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及模式,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分别提供切实可行的教育、学习策略和模式,同时也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中医药院校文理生源学生的部分基础专业学习成绩与高中文理分科的联系,以广西中医学院2001、2002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的基础课程(共十二门)学习成绩,按文理科目分类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医药院校实行文理兼招并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在中医药院校兼招文理考生是确实可行的,大可不必因考生类别会影响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不敢放开招收文科生的比例。  相似文献   

10.
陈叶龙 《科教文汇》2012,(3):135-136
人文素质教育,尤其是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中医药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着手,探讨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职业道德养成的关系,论述在高职院校营造中医药人文氛围的重要性,希望能在中医药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过程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院调查比较中医药院校不同类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为心理卫生工作提供更详尽的参考资料。方法院采用SCL-90对不同类别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院大学生总体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9.2%;除敌对因子外,內向型大学生各因子及总均分显著高于外向型和内外兼有型大学生,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抑郁、人际敏感、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及总均分显著高于独生大学生。结论院中医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其独特性,应该充分考虑不同性格、独生和非独生以及不同性别等因素,有区别地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中医药院校文理生源学生的部分基础专业学习成绩与高中文理分科的联系,以广西电医学院2001、2002级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的基础课程(共十二门)学习成绩,按文理科目分类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医药院校实行文理兼招并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在中医药院校兼招文理考生是确实可行的,大可不必因考生类别会影响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不敢放开招收文科生的比例.  相似文献   

13.
高等中医药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计算机专业教学具有不同的特性。分析了高等中医药院校所授课程的特点,以及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对计算机的需求,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是了解烟台五大高校生存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为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烟台市5所高校大学学生300名进行《大学生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无记名测试。结果:对大学生生存质量有影响的因素主要为担任学生干部、喜欢所学专业、谈恋爱、同学关系。结论:驻烟高校大学生的生存质量中等水平,需要改善,主管部门应进行针对性干预,以提高大学生的生存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15.
以网络化、信息化、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时代的发展,正改变和影响着当今人类社会。我国教育界各个领域十分关注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的发展状况。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水平已成为目前的社会衡量创新性人才能力的重要标准,是人们在信息时代网络化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基础。而中医药院校学生作为我国目前医疗领域的储备人才,其信息素养能力状况决定着我国医疗服务能力的发展前景。本研究从全国23所中医药院校中选取7所中医药院校进行调研和问卷调查,研究出适合中医药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评价河北大学中医系学生的科研创新项目参与性,为全国大学科研创新的普及做好前期调研工作。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2013级中医班、中药班,2014级中药班、中医一班、中医二班五个具代表性的班级开展调查,分析大学生参与科研创新的意愿与前景。结果:绝大部分受访者都认可对科研创新并期待参与。结论:中医药专业的学生大多对创新科研项目感兴趣,渴望通过完成这些项目来提升自己专业领域内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和中华文化复兴的先行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中医药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是对研究技术的创新性,另一方面是对传统理念的自信心,此类挑战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的影响尤为突出。意识形态显性灌输的方式已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部分高校对文化作用的重视不足给学生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文化渗透、建立文化自信,对当代中医院校大学生和中医药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纪婷婷 《科教文汇》2023,(24):130-134
该文以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医德教育状况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发现,现有对“大学生医德教育”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主要涵盖基础理论研究、实证调查研究、多元化比较研究、价值性研究及代际研究等方面;而对“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医德教育”的研究成果则常见于理论、实证维度研究以及不同学科及学科的多视角分析。现有研究成果总体呈现出数量较少、角度较单一的局面,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作为医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针对性地加强其医德教育的相关研究仍具有相当广阔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朱梅 《内江科技》2012,(6):177+117
目前,我国物流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急需各种物流人才。与之相悖的是,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学生寻找工作却难上加难。本文对所在院校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以就业为导向的物流专业课程可行性改革措施,希望能对目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医药教育创新发展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科学分析当前我国中医药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医药院校的专业特色和学生的实际特点,从创新创业教育的文化体系、教学体系、协同育人体系入手,探索构建"融合、开放、协同"的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