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了解幼儿在家的饮食行为现状,并对所获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发现幼儿在家饮食行为中存在的问题。经分析发现,中班幼儿在家就餐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本研究在综合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初步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学会分享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而新《纲要》把让孩子学习分享明确列入社会领域的教育内容中。中班幼儿,慢慢地告别了小班的“自我中心”。在一定程度上懂得了分享的道理,体验了与人分享的愉悦情绪。但是他们的分享却更多地带有主观性,客观性和随机性,分享中存在着不分享。让我们走进幼儿的不分享,分析其原因,寻找良好的对策,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分享和被分享的快乐。  相似文献   

3.
分享行为是幼儿社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实的幼儿很"自私",不愿意与人分享,伪分享的现象存在较多。笔者运用观察法、文献法、案例等方法对幼儿分享行为问题的分析,提出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4.
分享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也是幼儿园德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会分享对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分享行为是我国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我国当前的幼儿社会领域教育实践中却存在许多分享教育的误区,这对幼儿社会性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幼儿教育工作者应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实施社会性教育,通过树立榜样、创设分享的情境和机会,让幼儿实践和体验分享行为,在家园共育中把握分享教育的尺度,促进分享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幼儿分享性行为的意义以及影响幼儿分享行为的两个因素:家庭因素和幼儿的自身心理因素。从多个方面例谈了幼儿的分享性行为。在讨论和建议中,提出让幼儿懂得分享的意义,让幼儿真正体会分享的乐趣所在。  相似文献   

6.
王金芳 《科教文汇》2011,(8):62-62,121
分享行为不仅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和形成良好品格有重要意义,对儿童知识的建构也有重要意义。相对于集体教学活动,幼儿在美工区活动中的同伴交往增多。研究者通过对美工区的观察,归纳出幼儿在美工区分享行为的类型.并提出促进分享行为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7.
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建构材料对物体进行造型的活动,是幼儿园三大创造性游戏之一,被誉为"建造工程师的摇篮",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1]。本研究以建构游戏为媒介,从儿童学习品质培养着手,运用事件取样法,对L幼儿园3-6岁幼儿建构游戏坚持时长、社会性游戏水平、游戏中断原因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幼儿建构游戏坚持时长呈稳定上升趋势,小班坚持性时长不稳定、中班幼儿坚持时长集中在10-19分钟,大班幼儿坚持时长集中在15-24分钟;2.小班幼儿大部分都是受其他事物影响或对搭建主题不熟悉、不感兴趣转移注意力而中断游戏,中班幼儿大部分是因为建构完成而中断游戏,大班幼儿大部分是由于活动结束而中止游戏。  相似文献   

8.
幼儿期是培养儿童同伴关系的最佳时期,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于儿童间形成相互协助意识及其人生发展都有很大帮助。本文试图对通辽市A幼儿园中班幼儿同伴关系现状调查,呈现中班幼儿同伴关系的脉络特点,找出中班幼儿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影响幼儿同伴交往的各种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9.
分享行为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它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与同伴交往,融入集体生活,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小班幼儿刚入园,离开家庭进入集体生活,他们需要与同伴相处,共同生活。然而,小班幼儿自我意识较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具有很强的独占意识,不愿意与人分享,这将阻碍孩子的发展。因此,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十分必要,它有利于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为今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4~5岁是幼儿坚持性发展的关键年龄,中班幼儿正处于此年龄特点的关键期,乒乓活动能有效培养中班幼儿集中注意力、坚持性、完成任务的能力。本文从趣味乒乓活动巧入主题、趣味乒乓游戏贯穿区域、趣味乒乓竞赛定期开展这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指导中班幼儿乒乓活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科学观察活动是一种以提供实物实景,让幼儿在直接感知中学习,获得最直接的科学知识和经验的一种科学活动形式,中班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在中班最适宜科学观察活动。如何开展中班科学观察活动呢?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下,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受到关注。中班幼儿正处于阅读敏感期,自主阅读能力作为早期阅读能力重要组成部分,成人对该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视。根据早期阅读教育现状,对中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发展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昆山石牌中心幼儿园,江苏省215300)摘要:如何提高编织兴趣,促进思维发展呢?一要培养小班幼儿的编织兴趣;二要加强中班幼儿对编织的观察能力;三为大班幼儿创设良好的编织氛围。  相似文献   

14.
在幼儿园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绘本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如今,幼儿教师已经将含有数学概念的各类题材绘本融入幼儿园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分类、形状、序数等简单数学概念的教学指导。在中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中,通过绘本教学可以对幼儿表达能力、思维等方面产生一定积极影响,激发幼儿对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更好的掌握相关概念及知识,下面对行动方面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5.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中班幼儿的语言发展,不同于大班幼儿的清晰流畅,也不同于小班幼儿的词句匮乏。中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正处于一种将要"厚积薄发"的上升状态。在这一阶段,如何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至关重要。通过观察与研究,发现儿童画便是帮助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带领幼儿进入一个"画"与"话"的世界,通过"我会说画"、"画""话"结合、"我能听画"以及"以画会友"的方式,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语言交往环境。在"画""话"结合中,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习惯,加强幼儿大胆表达的能力,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本课题研究中,组织中班幼儿在自然角开展"启发式"豆类系列种植活动。以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人,活动的主体,通过师生互动,以合作、探索和自由发现为导向来设计活动方案,使幼儿探索的内在动力得到激发。  相似文献   

17.
建构区不仅能丰富幼儿的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小班的幼儿已开始产生一些合作意识和行为,通过抓拍一些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行解析,促进幼儿合作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8.
潘芳燕 《科教文汇》2012,(24):90-91
中班是幼儿合作意识培养的关键期和合作行为发展的转折点。通过日常的观察记录与实践操作,发现在游戏、教学与日常生活中都存在着诸多合作教育的机会,如何把握合作教育契机,关注个别幼儿等,我们作为一线教师要有效地进行合作教育,提供为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内容,且活动任务应带有一定的难度,同时还要有效地引导孩子互动。  相似文献   

19.
"好奇、爱探究"是幼儿的天性,在中班年龄段实施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对主题活动背景下的科学区探究游戏活动兴趣浓厚。在主题活动背景下,从幼儿的兴趣着手,贴近其生活经验,充分挖掘主题背景下的适合中班幼儿探究的科学区游戏材料和内容,在其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汲取适宜的科学区探究性游戏材料,以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相似文献   

20.
宋智佳 《科技风》2012,(21):210
本文以中班音乐《功夫熊猫》为例剖析了幼儿适宜发展的一些策略,希望能为幼儿课堂教学改革积累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