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教育来源于生活,而生活是瞬息万变的,所以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能够体现巨大的教育意义,将"生活教育"理念应用于幼儿教育中将会极大地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基于此理念,本文从尊重差异,个性引导;正向激励,明晰方向以及家园结合,立体联动这三个角度入手,深入阐述如何正确引导幼儿们形成良好的午餐习惯,全面提升幼儿自主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论,在生活中产生教育活动,而幼儿园的角色游戏是幼儿生活经验的真实反映,如何通过角色游戏既反映幼儿的生活经验,又促进幼儿积累新的生活经验,发挥角色游戏的真正价值。本文通过大班角色游戏的改造实践,努力创建一种更加贴合幼儿生活经验的角色游戏环境,促进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成长,从而影响幼儿真实的生活经验。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可以让幼儿近距离接近大自然,是一种十分有利于幼儿身体成长发育的活动形式,通过模拟生活中的自助餐,尝试开展了"自助餐式"的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选择和调整活动区域、合作伙伴,这使幼儿拥有了更加广阔的锻炼空间,从而感到愉快、自在,兴趣盎然地参与游戏。场地环境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在组织幼儿体育游戏之前,应全面地、合理地周密设计良好的环境氛围,让每个幼儿都以愉悦的情绪参与游戏。  相似文献   

4.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孩子们通过在游戏中玩乐、发现、体验,健康快乐的成长着。陶行知也指出:"生活即教育。"我们应从幼儿的生活中来挖掘游戏,促进幼儿幸福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5.
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起点,也是幼儿社会化成长的开端。进入幼儿园开始,幼儿的生活环境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身边的"伙伴"不再仅仅是"惟命是从"的长辈,还增加了老师和小伙伴。这样一个群体变化让幼儿感受到了生活起居上不那么任性自由了,随着规范约束化生活的适应,幼儿在生活上逐渐体现出个性化自主性能力。因此,自主性是幼儿成长的基本能力,幼儿的自主性表现如何,是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以下,笔者将就幼儿童话表演中自主性的培养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提供真正适宜幼儿发展特点的教育,促进每位幼儿的发展,让每位幼儿获得成功的喜悦,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7.
新《纲要》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论,提出了教育应该植根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笔者结合教育实践,浅析生活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珍惜童年生活的独特价值。要充分认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教育价值,把握蕴含其中的教育契机,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在与同伴和成人的交往中感知体验、分享合作、享受快乐。"  相似文献   

9.
绘本因其精致优美的绘画和简练生动的语言,被称为"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对幼儿的成长有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慧 《知识窗》2013,(24):24-24
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幼儿生活、学习、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儿音乐教育是幼儿艺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以音乐的形式对幼儿进行基本素质的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引导幼儿在音乐中与环境产生互动,充分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理解、感受、体验及表现力。  相似文献   

11.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奇、爱探究,如何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运用于自然角环境创设,激发幼儿在自然角环境中的学习和探究,是幼教工作者在工作中需要思考的内容。本文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坚持在自然角环境创设和活动开展中落实生活化教育思想,让自然角成为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的绿色乐园。  相似文献   

12.
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和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幼儿每天的生活、活动中无处不在,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区域活动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是幼儿自主学习的主要场所和幼儿自我概念形成的源泉。而这些区域材料也是幼儿隐形的老师,是幼儿认识的中介和桥梁。在教师和材料的双重帮助下,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显现出"正、巧、勇"之智慧,发展了幼儿健康活泼、好奇探究的个性,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提出来的"五大解放"教育思想,尊重幼儿的个性,彻底解放了幼儿求知的自由,保护幼儿发展潜能。为此,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断探索实践,让五大解放真真切切的落实到一日教育生活中。为此我在科学领域践行"五大解放",让幼儿成为科学探究的小主人。  相似文献   

15.
田野宝贝     
《指南》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伴随"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的推行,我们越来越领悟到"亲近自然快乐成长"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6.
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幼儿园应注重幼儿全面发展的环境创设,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个性自由释放。深化幼儿教育改革,着力点在于"生本"理念的践行,为幼儿个性发展创设空间,创设良好的内外环境。本文立足幼儿学习环境的现状,从客观环境、主观环境两个角度,阐述了新课改下幼儿自主学习环境的创设路径。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与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作为美术活动的基本形式——绘画活动,与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生活中都是幼儿进行绘画活动的素材,也是他们获取人生经验的一种途径。幼儿的绘画过程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生活化的绘画教学以幼儿的能力、兴趣、需要及生活为中心,营造适合幼儿的生活氛围,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教师要敏锐地察觉幼儿的喜好,把日常生活的内容拓展为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陶行知老先生也告诉我们,"生活即教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教育’"。也就是说,教育要回归生活,回到幼儿真实的生命中去,让他们获得生命的体验、温暖的感化、真诚的感动,产生真挚的感情,自然地生成认识,发展能力,张扬个性,陶冶人格。本文以中班科学活动《我们身体里的"洞"》为例,以"玩中学"理念为指导,以"玩"为切入点,让孩子在兴趣的带动下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能力,阐述了生活化课程对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推动和提升。  相似文献   

19.
一名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内外各因素的相互作用。智力因素是幼儿成长所需的内部动力,即内部因素,那么非智力因素不言而喻是指幼儿智力之外的东西,如个性能力、生存能力、自理自律能力、交往能力……情感劳动教育、思想品德、优良习惯等。现就非智力因素与幼儿成长的...  相似文献   

20.
"生活教育"是中国现代杰出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其内涵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具体包括三方面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美术活动,就是以一个独特的表现形式来展现我们眼中的美的方式,而如何培养小班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我觉得应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让幼儿有意识的感受生活,融入环境,表现美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