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藏农牧民贫困特征、类型、成因及精准扶贫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贫困农牧民面临着收入增长慢、生存环境差、占有资源少、健康状况弱、劳动力素质低的困境。贫困人口类型复杂,包括生存环境脆弱型、生产资料贫乏型、经营意识薄弱型、人口压力过大型、人口健康缺陷型、多重因素复合型等。要紧紧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体思路,结合"两项制度衔接"政策,走出一条精准识别、精准扶持、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的精准脱贫路径。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整村推进"、"合作社+"、"龙头企业+"、"科研基地+"等扶贫开发模式,提高精准扶贫效果。重大扶贫措施是:推进民生大力改善,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鼓励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带动贫困农民就业增收;强化劳动力素质培养,增强农民就业能力;构建科技下乡服务体系,提高农牧民科学生产水平;稳妥实施移民搬迁工程;整合配置扶贫资源,提高扶贫开发综合效率。  相似文献   

2.
赵妍 《科教文汇》2022,(24):30-33
新时代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提升高校精准思政教育质量、推进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深度融合的重要课题。新时代思政理论探索和创新实践正面临着全域全景全程的挑战,并日益呈现出精准思政要求。文章通过有效分析思政教育精准化的价值和实践路径,试图理清精准思政与高校推进“四史”教育的逻辑关系,从而从精准分析、精准供给、精准实施、精准评价等层面提出新时代高校推进“四史”教育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0,(21)
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科学技术创新的主动力,是学生提升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是知识产能转化、丰富校企合作成果的畅通桥梁,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然选择,因此具有突出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但高校对于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效果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分析其原因主要为教师意识陈旧、教学方式固化、内容传授路径单一、教学手段传统、教学视野局限。为更好提升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效果,本文提出"新创业"理念,具体包括新模式、新方式、新路径、新手段、新效果。多措并举,为更好发挥创新创业课程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功能提供更加科学化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按照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的发展理念,结合习总书记精准扶贫的发展战略,提出以创新发展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新动力,以共享发展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新目标,以协调、绿色、开放发展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新路径.文中阐述了新时期下扶贫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回答了"扶持谁""扶什么""怎么扶"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利用"Alkire-Foster"多维贫困测量法来对我国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并列举中国扶贫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对我国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程思政理念不断深入,各高等院校依托课程思政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爱国情怀,从而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课程思政的实施为工匠精神融入工程教育,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途径。通过分析课程思政背景下工匠精神培养的新要求,从工匠精神培育与课程思政的结合点出发,探讨应用型本科工匠精神培养实施路径,为新工科背景下工程教育中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标"思维要新"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就是要解决教师态度上的"新不了"、能力上"新不好"、毅力上"新不久"的现实问题。如何落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维要新",需要遵循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纳新教学内容的实践路径,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吸引力,进而达到让学生"爱学""会学"和"乐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兼具社会改造理想与实践的慈善组织,如何在扶贫工作中实现准确定位,进而探索慈善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模式与路径,是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合力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关键问题.从慈善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议题出发,通过对一个慈善组织精准扶贫实践的研究发现,扶贫价值观与参与式扶贫方式的结合、人力资本的提升与扶贫产业链的建立在精准扶贫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由此,总结并阐释慈善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路径,即"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社区综合发展"与"助贫创富价值链"的融合,以期为慈善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充分结合,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可以有效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翻转课堂已成为国内教育信息化的热点.分析高职院校《基础会计》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将翻转课堂背景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引入《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整合"线上+线下"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从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评估4个方面入手,分析《基础会计》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路径,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校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工科的研究和实践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与研究前沿,"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构成了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以提高地方高校人才质量为目标,研究在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科人才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突出工程创新理念,构建了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以及创新创业课程实施路径与方法。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发挥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作为单位文件起草者和文书档案处理者,办公室文秘的"档案意识"在档案工作的功能不容忽视。本文从当前办公室文秘人员"档案意识"薄弱这一现状入手,以提升办公室文秘自我建设、提升档案工作效率为目的,分析其中缘由,并试图解析办公室文秘"档案意识"培养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课改工作在初中教育事业中的不断推行,物理学科对教师教学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教师要以构建有效课堂为目标,对具体的授课方法进行创新。而微课作为一种新手段,是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全新教学产物,在促进物理教学有效性提升方面所具有的功能比较显著。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巧用微课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具体路径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为高校双创教育实现"精准化供给"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分析了地方高校开展双创教育的现实意义,并总结了高校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地方高校双创教育"精准化供给"的机制与路径,以便推动高等教育和社会事业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构建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科学传播路径能够有效促进公众了解科学知识、辩证地看待科学对人类发展进程的促进作用.公共服务体系承载科学传播使命增强了科学传播的普惠性."首都科学讲堂"是新形势下探索科学传播路径的典型范例.本文通过分析"首都科学讲堂"的新媒体融合路径,介绍了其以发挥科普工作主体的主导作用为基点,利用信息技术精准提升科学传播水平,以新媒介为补充适应媒介融合发展趋势的科学传播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4.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文章围绕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需要以及在教育本质、教育目标、教育功能和教育组织形式上的特点。并阐述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创业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创业教育的路径选择,探讨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方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力推动着教育革命,提出教育大数据人工智能教育系统的框架,分析各个主要模块教育功能,这种系统架构实现学校、教师等优质教育资源网络化、公平化的观点。在智能教育系统领域起到作用。如付诸现实将产生,突破传统教育的瓶颈,实现人工智能时代"差异化、精准化、公平化、个性化"的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价值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借助大数据技术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本文进行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精准教育扶贫研究。首先介绍了大数据技术的概念及优势,然后分析了借助大数据开展精准教育扶贫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精准教育扶贫策略。实践表明,该策略能够有效地解决"信息孤岛"问题,有效地促进贫困地区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效地提升贫困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五年制高职的教育对象是初中毕业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厌学现象严重。那么,如何对五年制学生进行教育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针对五年制学生文化素质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的对策进行研究,希望能通过塑造他们良好的个人素养,实现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进入到十九大以来,党建工作有了新特点。浙江高校以图书馆为依托的资源型"党员之家"建设有了新模式,较好避免了建设重复、利用率低、战斗性不强等问题,总结出了一条新型路径,形成党的理论研究新依托、党性教育新阵地等经验,也进一步提升了图书馆文化内涵和层次。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20,(7)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实现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面对的新时代课题。本文从思政教育供给侧改革入手,结合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当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力求思政教育供与需两者平衡,探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精准供给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蒋婷 《科技风》2023,(24):84-86
探索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精准化教学模式已成为大数据时代下高校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在对大数据、大数据技术以及精准化教学模式等概念予以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高校精准化教学模式建设中的价值分析,最后从学情数据分析、教学活动设计、学习数据评价以及评价结果反馈四个方面探讨了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高校精准化教学模式的具体路径,从而发挥出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