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要深入、持久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使大课间活动成为学生的快乐大课间,必须走出三个误区。  相似文献   

2.
科学合理地开发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大课间活动,还提高了大课间活动的质量;不仅增进了学生的体质,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不仅加深了师生的感情交流,还促进了校园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雪云 《科教文汇》2009,(24):83-84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教育部为改变课间操单一的局面而推出的重要举措,是近几年在课阐操基础上发展和创造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实践证明:活动内容更丰富,音乐更欢快,组织形式更灵活,大课间活动的实效性更好。融趣味、创新、科学、艺术、实效、安全渗透为一体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中学课间活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曹城峰 《内江科技》2014,(5):128-129,153
<正>本文以近几年参加广州市体育大课间评比的部分中学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从学生、教师、学校主管领导三个维度分析制约中学大课间常态开展的因素,结果表明,学生对大课间活动的态度、教师对大课间活动的意识、学校领导对大课间活动的重视程度以及大课间活动项目的设置,是制约中学大课间活动常态开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大课间活动即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拉长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通过多样的活动形式,达到学生在身体活动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大课间活动是阳光体育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方面。为了提高本校大课间活动的有效性,笔者就农村学校大课间开展情况做了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参照国内外具有特色大课间的做法,结合学校实际推出在大课间开展“太极拳”项目特色锻炼的设计并实践,设计和实践从体育课堂到大课间,从老师到学生,从培育礼仪到素质发展,有效地提升了大课间质量,发展了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校文化品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杨桂庆 《知识窗》2009,(7X):65-66
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和积极利用学校开展的阳光体育活动,特别是每天40分钟的体育大课间活动——走高跷、竹竿舞、抽陀螺、滚铁环,这些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深深地吸引着每位学生。丰富的体育大课间活动是我们语文老师可以利用的语文学习资源。利用体育大课间活动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依托大课间活动内容,指导学生进行童谣的搜集、创编以及活动作文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傅云 《科教文汇》2012,(26):53-54
运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江西省南昌市部分小学4-6年级的学生参加大课间活动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对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60%多的学生认为大课间活动应该以自由结合的方式进行,80%多的学生认为大课间活动对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有认识才有行动,有理解才有支持,实行大课间活动,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校是吴江区小学最先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学校之一,通过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我校的体育特色、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课间活动是近几年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校体育活动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它不同于传统的课间操,其生命力在于学生对它的浓厚兴趣与积极参与。本文着重分析了大课间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内江科技》2018,(4):126-127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重庆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总结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分配工作量;完善管理机制与激励机制;不断创新大课间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旨在为重庆市大课间体育体育活动良好的发展提供可行性依据,推动阳光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根据兰州市雁滩辖区其中6所小学的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大课间活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特别是对影响小学大课间活动的因素进行探索和分析,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更好地促进兰州市雁滩辖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多元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徐芳 《内江科技》2012,(11):162
实地调查了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具体开展情况,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为更好的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活泼多样的体育大课间活动,不仅可以达到全面锻炼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的基本目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侯镭 《内江科技》2019,(7):138-139
"健康第一"是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大课间体育活动既要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也要考虑与后继文化课学习的衔接问题。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改革,应主要从内容、形式和运动负荷控制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丰富活动内容;其次,要多样化活动形式;最后,要合理控制运动负荷。  相似文献   

16.
高中的大课间活动是紧张的高中生活中一种释放学习压力的过程,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每天一个小时的锻炼身体尤为重要。健康的身体才是坚持每天学习的重要保障。一天两次的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显得更要细致、全面、高效。体现在既要落实上级精神要求,又要推进高中学生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突出学校的体育特色项目,抓早抓实训练,为竞赛出成绩,为学校出亮点。抓住大课间集合的机会,渗透德育教育的理念,及时传达一些精神,处理一些事情。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主持与演讲能力,利用要每次跑操的微点评,突出微点评的主题,德育教育的思想,让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本校低年级学生大课间现状,设计与开发了适合低年级学生课间在室内进行的一些快乐小游戏,旨在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既能玩的安全,又能真正的释放他们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文献资料法,本文对特殊教育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殊性及内容、频率、师资、场地器材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韩意 《科教文汇》2009,(35):211-211
健美操运动的迅猛发展及人们对健美操本身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喜爱这一运动。作为学校把健美操引进课堂,通过专门的授课、课外活动、课间活动等,使健美操与小学体育教育进行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0.
音乐教学实践活动能够有效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