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柳青 《科技风》2011,(10):169
提问是新闻采访成功的关键;运用必要的提问艺术,会使采访别开生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提问的技巧和艺术多种多样,记者一方面可以借鉴前人创造的行之有效的提问技巧,另一方面也可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出更多更好的提问艺术。笔者把自己的一些体会写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2.
祖国 《科技风》2012,(13):204
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本文对民生新闻的内涵、特点及采访技巧探讨性的提出了部分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记者,面对校园固定而单调的生活,校园新闻始终处于推陈出新,稳居不变求万变的迫切要求中,如何把握新闻写作技巧,确保校园的新闻常写常新。  相似文献   

4.
张峻峰 《内江科技》2022,(12):89-90
<正>1新媒体时代的概念当前,在传统的采访报道方式基础上,新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新闻采访扩大了网络的形式。在报道一些事件之前,记者可以了解观众的需求和关注,甚至通过互动然后建立适当的采访主题,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穿插群众的观点和调查内容。这对记者新闻采访的业务能力和操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在社交媒体上与观众交流,我们不仅要掌握原有的采访技巧,还要掌握各种在线互动工具。同时,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话题的收集和采访都需要一个吸引眼球的主题来跟踪和报道不同的热点事件,并广泛讨论热点事件,人们的观点和看法应该穿插在主题报道中。  相似文献   

5.
农光华 《科技风》2013,(21):182
近年来电视新闻界使用的一个全新的一个名词就是"民生新闻",这说明社会对民生的关注在不断提升,而对于采访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新闻采访者要抓住采访技巧与策略以提升采访质量。采访技巧已成为民生新闻采访构成中关键的一项技能。而在在进行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只有善于运用采访技巧,才能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新闻资料与线索。因此,锻炼自身的采访技巧,增加新闻采访的成功率,已经成为新闻工作者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本文在对民生新闻采访的探究上,重点探讨了民生新闻的采访策略与技巧。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是一项非常有创造性的工作,在编辑过程中,如何把新闻节目编排得新颖、生动活泼、节奏和谐、有张有弛,使观众始终保持强烈的新鲜感与浓厚的收看兴趣,是需要编辑从多角度全面把握的。本文从编辑技巧角度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谈记者在新闻采访中如何提高提问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丽莉 《中国科技信息》2011,(9):174+179-174,179
目前记者可谓越来越多,记者所接触到的采访范围也越来越大,上到领导,下到百姓,而且同一事件所前去采访的记者更是云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机会内了解到更多的新闻信息,挖掘到有价值的新闻视角,关键在于你所提出问题的含金量的多少,因此提高记者在采访中的提问质量是记者必修,而且需要持之以恒的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8.
9.
高颖敏 《金秋科苑》2010,(20):224-224
采访技巧是记者在新闻及公众人物采访活动过程中运用的一种巧妙而且有效的访问方法,记者只有掌握了采访技巧,采访时才能得心应手,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素材,写出好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在新媒介不断冲击和发展的当下,要想拥有一席之地的话,也需要电视新闻采访报道及时地进行创新,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新闻采访是电视新闻报道的一大优势,那么,如何才能让电视新闻采访更加的精彩与精准呢?这既是对电视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对新闻采访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以下几点对新闻采访的技巧进行探讨与分析,供广大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社会新闻与法制新闻是两种不同的新闻形式,社会新闻更注重报道社会民生百态以及一些涉及社会道德问题等的事件。而法制新闻则更注重法律信息的传播,多是报道一些与法律有关的事件问题。为此,在对社会新闻与法制新闻采访时,其所偏重的采访形式与技巧都各有不同。现本文就分别对社会新闻与法制新闻的采访谈谈几点看法,并探讨了在采访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左丰华 《科教文汇》2014,(20):131-132
一条电视新闻,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但是由于采访的同期声讲得好,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可以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需要记者有很高的采访技巧。  相似文献   

13.
记者的礼仪风范与采访效应张燕新闻采访是记者通过观察、访问获取新闻材料的特殊调查研究活动,也是新闻事实得以传播的基础与前提。由于新闻采访是一种非行政、非私人的社会活动方式,具有无任何强制色彩、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双方可相互选择的特点,故而使得记者在采访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科技论文的投稿命中率,本文从细节入手,在文章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写作技巧;在论文的投稿阶段,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比较详细地总结了SCI医学英语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套路和规则,阐述了文章结构和文字表达上的特点,从整体和细节上探讨了文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6,(18)
本文试对新闻采访中的音频信息采集及利用音频设备采访的技巧进行探究,尽管摄像设备已经普及且功能完善,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与时间,音频采访及其稿件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丘利彬 《内江科技》2010,31(4):26-26
新闻敏感性是发现、鉴别新闻价值的能力,它包括政治敏感、业务敏感、善于提炼主题等内容。对于新闻记者来说。拥有新闻敏感性有助于及时发现新闻线索、准确判断新闻价值、准确把握报道方向、迅速分析新闻报道所产生的社会效果等等。它要求记者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同时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不断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并注意把握新闻的纵横比较。  相似文献   

18.
简述一个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应如何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民生新闻栏目数量逐渐增加,其以平民语言、平民视角等优势特点受到民众喜爱。电视民生新闻从群众生存状况等方面取材,缩短了观众和电视媒体之间的距离,使观众产生更多真实、亲切的感觉,但是在电视民生新闻采访过程中存在"失真"的问题,如何对民生新闻采访客观性进行把握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下面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0.
记者采访更多遵循的是新闻原则,新、短、快、活、强的新闻特性决定了记者在实际的采访过程中,很难像法官那样对所有被访对象和事件进行证据收集,因而不可避免地会经常无意间触及到法律已经规定或未曾明确规定的"雷区"与"盲点".记者新闻采访行为的合法性成了新闻界和法律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为确保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正当行使自己的采访权、报道权、评论权、批评监督权,探讨记者履职时侵犯他人权益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