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哲学的基础问题一直是维特根斯坦所关注的核心领域之一。20世纪30年代哥德尔提出的第一不完备性定理彻底地动摇了数学的逻辑主义、直觉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基础。在这种背景下,中后期的维特根斯坦对哥德尔第一不完备定理进行了评论,但他的评论却受到了人们广泛的质疑和批评。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人们误解或误读了维特根斯坦的观点。基于此,在维特根斯坦数学哲学的语境下来分析和理解他的这些评论,并最终阐明其理论特色。  相似文献   

2.
数学的建构主义与可误主义认知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数学哲学中出现了可误主义观点,而数学认识论中的建构主义则出现得稍晚,分析二者的关系,一方面可以从一个特定角度探析建构主义的哲学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建构主义这个较新的理论构建下给可误主义的立论增添一些较新的内容和诠释。  相似文献   

3.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在近一个世纪如火如荼的发展中 ,形成了逻辑经验主义、证伪主义、历史主义、新历史主义等种种流派。从方法论的角度看 ,它经历了非语境方法、拟语境方法、语境方法三个发展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形式。非语境方法包括实证方法、逻辑分析方法、证伪方法。拟语境方法包括知识整体方法、约定主义方法、操作主义方法、范式方法、研究纲领方法、研究传统方法、信息域方法、多元主义方法。语境方法包括历史实践认识方法、多元整合方法、语境论方法、再语境化方法、解释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数学哲学对数学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首先回顾了数学哲学的发展 ,明确了现在数学哲学中的数学观由绝对主义向可误主义的转变 ,接着论述了数学哲学对数学教育诸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最后列举了新的数学观点对现代数学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育哲学”研究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现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自20世纪90年代郑毓信开创中国数学教育哲学研究起,中国数学教育哲学发展至今已20多年。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数学教育哲学理论研究;从哲学视角剖析数学教育现实问题;数学教育哲学学科基本问题研究。至目前,该研究具有以下特点:数量少、起点高;理论成果丰富、学理分析匮乏;现实问题研究广度有余、深度不足。中国数学教育哲学研究需要积极开展数学教育哲学学科基本问题研究,积极探索数学教育哲学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和“多”是形而上学的主题.为了避免解决同一性问题的保守主义、语境主义及悲观主义立场,哈贝马斯指出,必须立足于20世纪“语言哲学”转向这一大的背景,展开意义理论批判,建立普遍语用学,才能走出理性的困境,解决“一”和“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自从有哲学以来,数学就成为哲学问题的一个重要来源,为哲学的思考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环境.古希腊的许多大哲学家,多数是大数学家.在他们眼里,数学与哲学是同宗同源的.翻开西方数学史或哲学史,人们会发现一个有趣而重要的现象:西方数学与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但渊源流长,而且绵延至今.如西方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是数学家;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对数学的深入研究上得出了“万物皆数”的著名哲学命题;大哲学家柏拉图相信数是一种独特的客观存在,由此产生了数学上的“柏拉图主义”……进入20世纪,围绕着数学基础研究所产生的三…  相似文献   

8.
虚构主义是当代数学哲学中的一种观点,在国际上得到一些学者的支持。通过在物理主义框架下理解虚构作品并比较数学理论与虚构作品,一方面可以更明确地回答有关虚构作品的本体论、认识论及语义学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数学理论与虚构作品在本体论、认识论及语义学方面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这些结论支持一种彻底物理主义的数学哲学,同时也是对现有的虚构主义数学哲学的一种改进。  相似文献   

9.
费洛伊德主义,又称精神分析或心理分析理论,这一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费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17、18世纪以来资产阶级哲学把理性当作人类本性的传统观点完全对立,强调人的无意识本能欲望是人类行为的真正动因,从而也汇入了20世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中,并为非理性主义哲学提供了心理学和生物学的根据。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以来,逻辑经验主义逐渐衰退,科学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许多根本性改变。近代科学哲学家很少直接论述发现语境和辩护语境的区分,但不可否认,发现语境和辩护语境的关系仍然是科学哲学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自从赖欣巴哈对发现语境和辩护语境做了最初区分之后,科学哲学界涌现了众多对区分的解释,但大多数偏离了赖欣巴哈最初的分析。保罗·霍伊宁根-休恩为了缓解发现、辩护语境区分的争论提出的精益区分,既使双方都能接受,又为发现、辩护的存在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1.
拉卡托斯是当代著名的数学哲学家。他的拟经验的数学哲学和证明分析法的数学方法论为数学基础研究失败后的数学哲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宣告了数学哲学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本文通过对当时数学哲学及科学哲学研究状况的分析,在一个广阔的背景下探讨了拉卡托斯数学哲学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根源。拉卡托斯数学哲学思想的产生不仅与基础研究失败和逻辑实证主义的衰落有关,也与当时复兴的经验主义和兴起的证伪主义有关。基础研究的失败和经验主义的复兴,逻辑实证主义的衰落和波普尔证伪主义的兴起紧密相联,共同构成了拉卡托斯数学哲学思想产生的广阔背景,而复兴的经验主义和波普尔证伪主义的批判哲学正是拉卡托斯数学哲学思想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贝尔奈斯是西方现代数学哲学中柏拉图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一种狭义的柏拉图主义。在数学本体论方面,他认为数学对象是客观的,这种客观性是现象学的客观性。在数学认识论方面,他认为数学本质上是经验的,但这种经验是理性经验。数学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发展的。在贝尔奈斯的数学哲学中,有丰富的数学辩证法思想。贝尔奈斯数学哲学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贝尔奈斯的数学哲学对数学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无法解决数学对象和数学真理性的争论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导言语言哲学被视为现代西方哲学的时代标志,语言哲学家们更把语言哲学的兴起称为西方哲学发展的新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语言哲学之所以占据西方哲学中心地位,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的黑格尔哲学思想的禁锢,而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具体的语言分析活动上,给哲学和语言学研究注入了一种新的生机和活力.二、语言哲学兴起的主要原因语言哲学的兴起与20世纪西方哲学的转向是密切联系着的.在19世纪西方思想文化中占据主要统治地位的是黑格尔的哲学思想.黑格尔哲学的特点是客观主义、绝对主义、一元主义和整体主义.黑格尔把自己的哲学写成是“绝对真理”的全部内容的展现,穷尽  相似文献   

14.
当代政治哲学对规范性的研究方法存在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的二元对立。政治问题的多元性和复杂性的趋势凸显,争论双方的内在缺陷导致了政治理论与社会现实的偏离。由此,语境之于规范性政治理论的作用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政治哲学中的语境论围绕着正义理论的建构、抽象原则的解读、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的互动关系等问题展开,吸收并综合各方的优势,克服它们的不足,进而在很大程度上调和了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的二元对立,疏解事实性和有效性之间的张力为政治哲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具有多元性、动态性和整体性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共和主义于20世纪中叶在西方开始复兴,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探究共和主义现代复兴的背景及原因,比照透析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基本理念不同之处,解读复兴后共和主义新的内涵,有利于我们理解西方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尚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之后,基础主义三大流派已成强弩之末,布尔巴基结构主义运动开始崭露头角并迅猛发展,成为20世纪纯粹数学发展的一种重要范式。从哲学的视角看,结构主义运动虽仍具有宏大叙事性,但也开始显露出若干后现代思想的迹象,如关联与多样的理论样态、对象实体的弱化与关系结构的生成性与延异性。这种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于一身的双重性见证了当代数学复杂多样的范式革命。从“集合-结构”到“层级-结构”的转换和以范畴论引领的数学时代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应运而生的极简主义是现代人在工业文明大环境下对传统艺术的反思和反叛,它摒弃一切繁琐的装饰,追求简单纯粹的几何形和原色来表达自我的艺术感受。而极简主义又与道家哲学和日本禅宗有着共通之处。本文通过对极简主义的历史特点进行分析,对极简主义和中日哲学思想中的主要流派道家思想和禅宗的理念共通之处的探讨,阐述了极简主义及其与中日哲学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美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爱默生因发起和领导了超验主义思想运动,而被尊为"美国精神的先知"和"美国的孔子",然而以现代人的视角审视,名噪一时的超验主义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现代主义是一个含义极其宽泛的哲学和文化概念;本文管中窥豹,尝试从现代心理学、辩证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人文主义)等哲学和文化的视角批判爱默生的核心思想体系"超验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考察其核心理念"超灵"的反人性倾向、其"精神万能"的唯心主义实质和超验主义在方法论上迷信自恋人格并导致人格分裂的心理误区,指出它在这三方面的不足,以在现代主义语境的宏观视野下对超验主义聊作去伪存真之辩。  相似文献   

19.
论后现代哲学的反本质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本质主义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并在17世纪得到发展,但因德国古典哲学的兴起而受到忽视,20世纪初采取了新的形式才获得极大发展。当代的反本质主义思潮主要由后现代哲学推动,与以往的反本质主义不同,后现代哲学的反本质主义持一种极端激进的立场,主要表现在福柯、德里达、利奥塔、罗蒂等人的著述言说中。虽然他们的切入点和阐述的重点不同,但都主张消解本质,强调异质性、多元性和个体性,方法论上大多从语言学的话语解构展开“拒斥本质主义”的批判工作。后现代哲学的反本质主义一些观点和剖析视角还是很富有启发性的,但由于其自身理论充满了自相矛盾,因而不仅招致各方面的抨击,也导致他们的理论走向死胡同。  相似文献   

20.
由于道德理性对主体意识的规约与引领,中国作家在20世纪婚恋文学的叙事中基本采取了道德叙事的策略。这种叙事策略制约着婚恋文学的深层叙事结构,使20世纪中国婚恋文学呈现以道德叙事样态。道德理性在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的流变,形成了婚恋文学中个性主义婚恋叙事、革命道德主义婚恋叙事、传统道德理想主义婚恋叙事和审美快感化的后现代道德婚恋叙事四种基本形态。婚恋叙事样态的更迭衍变又形象地展示着道德理性流变的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