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并科学定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十七大的一大亮点,更是十七大闭幕一年来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点、一大热点.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继承发展的关系,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高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科学理论体系".关于体系的形成过程有三阶段、四阶段、五阶段、六阶段等多种观点.关于体系的精髓至少有四种观点.关于体系的主题也有四种观点.其它在理论体系的内涵、理论体系的特征、三大成果在理论体系中的地位、理论体系产生的重大意义以及提出这一概念的必要性,这一体系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异同、与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区别等方面都提出了诸多见仁见智的学术观点,并指出了下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以及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理论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国内学者和一线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措施进行了一些深入的探讨研究,推动了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的深入开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研究还存在着理论联系实际研究不足、微观层面研究深入不够等问题,尚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观点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理论体系的构建、理论体系的特征、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几个重要理论成果的关系研究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作一个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为我们党今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和阐发,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更加科学、更加完备、更加深刻,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就是理论内容具有实践性,即理论植根于中国的实践之中,对实践具有依赖性和指导性,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它的产生和发展是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迫切需要和对实际问题的成功解决。它的形成和完善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社会实践的反复检验。它的作用和品质是善于指导实践的深入发展和推进理论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6.
界定与确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象,是我们对这一理论进行学科定位、确立主要内容、构建理论体系方法的首要任务,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根本和依据.如果研究对象界定不清,它所表述的就是对象不确定的理论,或无对象的理论,就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或不能成为一门成熟的科学.  相似文献   

7.
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出的界定中不包括毛泽东思想,这就带来了一个很敏感的理论难题,就是如何认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不包括毛泽东思想、包括不包括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的地位不容动摇四个问题,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具有的时代性、实践性、整体性、科学性和人民性特征,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也恰恰由于这些特性才促使这一理论体系不断发展完善,构成这一理论体系蓬勃发展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9.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构,讨论和决定党的重大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召开了6次全国代表大会,每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面临的形势不同,其内容、使命、任务的重点有所不同。但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中心主题是不变的,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每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不断总结和概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具体表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分清主次,抓根本看本质;立足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靠群众,人民利益至上。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七大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地位,科学发展现的科学内涵和根本方法、科学发展观同党的基本路线的关系、科学发展同社会和谐的关系,全面评价了改革开放,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以一系列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以来,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征的研究,主要包括了五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性、民族性、时代性、创新性、开放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的外在表现,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征,对于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首要的是要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文章认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十七大的主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十七大的灵魂;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十七大的亮点。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问题。中共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等重要思想,极大地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本问题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十九大的召开将会涉及到未来几十年中国的改革发展。不仅对中国,包括全世界也会有很大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提升,使中国华人民实现了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中国走向现代化,为解决人民的问题贡献出了中国智慧、提供中国的办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全面小康方面发展,所以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初级阶段,为我国制定良好的方针,党同志和各个领导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干部提出新的思想、新的战略、新的举措,要在变化的时代赢得胜利,就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以更宽广、更长远的目光看待重大战略问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社会主义推向政治阶层,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十七大载入史册的标志之一,就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作出了准确界定,并明确将科学发展观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7.
1980年以来中共"一大"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金蛟 《天中学刊》2008,23(1):98-106
中共"一大"研究以1980年为开端,至2000年以前,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时间、"一大"召开闭幕日期、包惠僧的代表资格、"南陈北李"缺席"一大"的原因、"三月代表会议"、共产国际对"一大"的作用、"一大"党纲、选出的中央机构、召开地点、"一大"时全国党员人数、"一大"的意义等诸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0年以来,中共"一大"研究在以下诸多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一大"闭幕日期、包惠僧的代表资格、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时间、"南陈北李"缺席"一大"的原因、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对"一大"的作用、"一大"党纲、"一大"的意义、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地位、"一大"未采纳列宁的民族和殖民地革命思想原因等.  相似文献   

18.
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本文总结了十六大以来党内民主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的重大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其中的宝贵经验,旨在推动党内民主在新时期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它们之间构成了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一个主题,即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二是实现一个主题的三大举措,即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是实现一个主题的三大保证,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建设和谐世界。学习和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需要深入把握十六大以来党进行理论创新的内在逻辑和基本进程,以便从系统性上对此予以科学认识,指导我们更好地实现党的十七大所做出的各项工作部署。  相似文献   

20.
在中共历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十七大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指导理论、发展动力、主体条件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和阐释,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为新世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