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昂与拉尔夫分别代表了唐人街华人和郊区华人两个不同的群体。两人同属任璧莲所定义的美国人的范畴内,其经历亦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命运却大为迥异。通过分析原因,笔者提出,华裔移民要想真正融入主流社会,既取决于华人本身的努力,也取决于主流群体能否公正对待华人。  相似文献   

2.
2002年美国华裔剧作家黄哲伦重新诠释经典作品《花鼓歌》。新剧在百老汇上演后,获得了各界一致的赞扬。纵观《花鼓歌》不同的版本,华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以及他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理解经历了曲折的变化和发展之路。在新剧中,不论是人物还是剧作家,他们的身份认同均反映出:构建两种文化融合的混合身份认同;对族裔文化的态度由疏远走向亲近;对待华裔美国身份的理解,呈现出了辩证发展、离散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献给阿尔及侬的花束》中的查理本来弱智,却由于脑科专家的妙手回春,开始了探寻自我的旅程。这与华人在美国这片土地上寻求身份的艰难经历惊人相似。查理与华裔美国人寻我之路的巧妙对比,揭示了两者在寻求身份认同的道路上的异常艰辛与困惑,从而阐述了两者要真正取得平等的权利和身份认同,还需要更加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侯圆文 《考试周刊》2012,(59):18-19
玛克辛·洪·金斯顿(又名汤亭亭)被视为华裔美国文学界最卓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被视为引导华裔美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关键人物。她的作品《女勇士》被盛赞为振兴美国华裔文学的开山力作。  相似文献   

5.
美国华人的自传文学传统开始于早期华人移民为生存所讲述的并非完全真实的个人历史,这种带有明显功利色彩的文学创作一方面反映了当时华人在美国的艰难处境,另一方面也使华人失去了在美国历史中应有的地位。现代华裔美国作家特别是汤婷婷和谭恩美等人在继承这种自传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刻意在她们的自传作品中重新书写中国人在美国的历史,并力图塑造"混合文化"这一新的华裔美国人的自传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6.
某一种文学现象的产生,必定有孕育它的历史土壤;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的出现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有着必然的联系。本文通过重读加拿大华裔的移民史,考察加拿大华裔英语文学的缘起。  相似文献   

7.
美籍华裔作品被众多国内人士关注和研究,我们从故事中的人物命运,故事情节了解早期移民以及早期移民与其下一代之间的生活;同事,我们也通过各种渠道包括网络媒体、电视、电影、报纸报道等,了解到现实中他们的生活.本文旨在前人分析报道的美国华裔现实生活基础上,融合文学作品中不同作者通过自己的艺术加工,给予新的希望和寓意,以及留给读者不同的解构空间,进而探索出美籍第二代或第三代华裔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美国华裔作家马克辛·洪·金斯顿在小说《引路人孙行者:他的即兴曲》中就华裔美国人的身份建构以及华裔社群的建设进行了开创性的思考与探索。小说试图创建霍米-巴巴所倡导的“第三空间”,运用杂糅的策略打破主流社会强加于华裔的刻板形象,解构文化本质主义,为身处全球化时代的华裔美国人之身份建构开拓一个全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在长达60多年的美国排华反华政策的影响下,早期的美籍华人成为了这一政策的牺牲品。华裔女作家伍慧明在其处女作《骨》中以独特的视角真实地再现了美国华裔个人、家族和族裔的历史、种族歧视制度下华裔的艰难生活,强烈谴责了历史上美国反华排华的移民政策给华裔造成的恶劣影响。  相似文献   

10.
赵小兰,华裔美国人。2001年1月1日,她成为进入美国总统内阁的华裔第一人。在美国劳工部长的岗位上,她又创造了新的业绩。赵小兰在接受央视《高端  相似文献   

11.
Recent applications of Freud's theory examine the social value of the lost love object as a way of understanding the suffering of non‐majority groups. Rather than pathologizing the individual suffering the loss, the lens of racial melancholia pathologizes the discourse that constitutes racially marked others as alien to the majority. Through a close reading of image and text, Sophia Tatiana Sarigianides applies David Eng and Shinhee Han's theory of racial melancholia to Gene Luen Yang's graphic novel American Born Chinese. Sarigianides argues that texts such as American Born Chinese provide grounds for a public language for examining the suffering that ensues from the failure of assimilation as a desired outcome for immigr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相似文献   

12.
多种路径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关键。中华文化走出去应改变路径过于单一的现状,找准对外文化交流的切入点,建立文化外交和文化贸易的长效机制,把握文化产品的创意性特点,掌握全球文化市场运营规则,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架构起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立体化战略构架。  相似文献   

13.
网络时代中国社会语文生活中出现的种种现象,使行走在汉语国际推广道路上的教师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教”的问题。通过对汉语言所内蕴的思维方式和汉语独特语法现象的揭示,回答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课堂教学中“为什么教”和“怎么教”的问题。作者同时探究了汉语言的文化语境,认为“得体性”是贯穿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和评价的实践性准则。  相似文献   

14.
“MADE IN CHINA”的标签遍布世界各地,创造中国品牌势在必行,也是大势所趋。身处变幻莫测的国际市场,又要迎接WTO的挑战,中国企业应如何自处?笔者认为,第一,找出造成现状的原因;第二,对症下药,理清认识的误区,坚定企业发展国际市场的方向;第三,有策略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文化导入与文化意识培养是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英语教学在注重文化导入的同时,应引导学习者把所学的文化成分应用于一定的情境,并产生增值,做到承认、接受和欣赏文化差异,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终极目标——“文化超越”。  相似文献   

16.
内部自我协调机制是美国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了美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系统所在的整个外部大环境的特点。它主要由形形色色的协会组织构成,其主要的运作包括约束规范以及沟通联系两个方面。对它的特点和运作环境的分析介绍,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了解美国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诞生与"远"观念有着紧密的渊源和联系,从语义学、哲学、美学以及画学的角度逐渐展开,试图探究"远"观念影响下山水画的产生的内在精神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在现代文学史上,以白话代替文言的诗歌革命,曾经把白话假定为一种最接近内心的语言,提出了"自然的音节"、"自然的韵律"等创作主张.具有个性主义倾向的小说则尝试着用一种独特的"五四语体"--倾诉式话语--抵达主体的内心世界.在现代汉语建立之初,语言学家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新的语言能否真实、准确、完整地传达语言背后的内容.相对于这一问题,语言形式上繁与简、雅与俗的讨论,都不具有本质性.现代汉语的修辞理想,与现代文学的个性主义诉求高度契合,对现代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面对经济大潮的冲击,现代语文教师应以不变应万变,应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构建成熟而稳定的文化底蕴:成熟的心智;对“教师职业的明确认识;求真务实的为人品格;谦虚严谨的教学态度;积极进取的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