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季永辉 《教师》2010,(4):84-84
在数学解题中,学生往往习惯于从题目的条件出发,通过数学的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从因索果,得出正确的结论。而这种思维方式对某些题目难以奏效。因此,我们在解题思路上必须转换思维模式,从“假设结论成立出发”进行合理的分析推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这就是数学解题中的分析法。下面就数学中运用分析思维法的几个实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解题能力是数学学习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思路阻塞、一筹莫展则是解题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的有效训练,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严谨缜密的思维风格,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由因导果”和“执果索因”是数学解题中两种最基本的解题思路.“由因导果”就是从题目的已知条件出发,以定义、定理为依据,一步一步地推出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所谓的“综合法”;“执果索因”即从所求问题人手,找到所需要的依据和条件,进而解决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分析法”.  相似文献   

3.
张兴萍 《考试周刊》2014,(44):76-77
<正>在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答中,人们往往爱用执因索果或者执果索因的思维方法.前者是从条件出发,逐步推导出所需的结论,反映在解法上往往为综合法;后者则是从结论出发,逐步地追溯使结论成立的条件,反映在解法上就是分析法,也称之为逆推法.综合法的特点是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而分析法的特点则是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是用执果索因的思维方法分析寻找解题思路,而用综合法表达解证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开放性数学问题"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执果索因分析法、执因索果分析法、放活思路法是"开放性数学问题"几种常用且实用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
一、何谓分析法、综合法分析法与综合法是数学中很重要的解题方法.分析法是从未知(unknown)到已知(从结论到题设)的思考方法,简言之,是一种执果索因的证明方法;综合法从顺序上看恰恰相反,它是从已知到未知(从题设到结论)的推证方法,简言之,是一种由因索果的证明方法.下面举例来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改变了原有的数学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把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数学教学就是解题教学的观点有所改变,当然,数学的学习确实是离不开解题,这里的数学题已不仅局限于条件完备,结论唯一的确定性题目。既然数学的学习离不开解题,那么如何才能脱离题海,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呢?一、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审题是正确解题的第一步,了解题意,弄清题目所给的条件,特别是  相似文献   

7.
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若明若暗,含蓄不露的条件,它们常常巧妙地隐藏在题设的背后,不易被人们所发现.由于解答数学题的基本思想,是由因导果或执果索因,要确立条件与结论或条件与问题在逻辑上的必然联系,实现由已知向未知的转化就必须挖掘隐含条件,使题设条件明朗化、完备化、具体化,以便明确方向,寻找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8.
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若明若暗 ,含蓄不露的条件 ,它们常常巧妙地隐藏在题设的背后 ,不易被人们所发现 .由于解答数学题的基本思想 ,是由因导果或执果索因 ,要确立条件与结论或条件与问题在逻辑上的必然联系 ,实现由已知向未知的转化就必须挖掘隐含条件 ,使题设条件明朗化、完备化、具体化 ,以便明确方向 ,寻找解题方法 .下面谈谈隐含条件在二次函数中的应用1 注意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能防止解题错误的发生1 .1 在解题过程中应注意二次项系数不为 0例 1 若函数 y=(m2 - 5m 6)xm2 -9m 2 0为二次函数 ,求m的值 .错解 由题意知m…  相似文献   

9.
<正>学生要学好数学,离不开解题.如何选择有针对性的习题,并及时点评,归纳解题规律与方法,是每个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只有重视习题反馈并提高点评质量,才能事半功倍,真正使学生习有所得,跳出"题海".下面以一道典型习题为例,加以点评.题目已知a>b>c,求证: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中,证明是引用一些真实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真实性的思维方式.在高中数学中,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在高中数学中贯穿始终,它们是证明的两类基本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思维方式.直接证明中往往用的比较多的是综合法、分析法,综合法"由因索果"便于叙述、书写证明,分析法"执果索因"便于寻找解题思路.而间接证明中最常用的、考试中出现最多的则是反证法,是"正难则反"思想的运用,使用时要注意它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解题的最大的问题是审题能力欠缺.数学审题,就是审清题意,分析题目内容,弄清已知条件以及要求(求证)的结论.审题是解题的开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之一,学生审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解题的结果.不认真审题就无法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好数学的关键环节之一.很多学生态度上不重视审题,急于动手解题,结果出现遗漏或混淆.有时看到题目茫然不知所措、没有方向.有时因为语文水平、概括水平、联想水平以及数学基础知识的限制,读不懂题意,或没有能力挖掘题目内涵,理解发生偏差,导致审题失败,从而不能解出该题.拿到题目要"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要在已有知识和解题经验基础上要在已有知识和解题经验基础上,译字逐句仔细审题,细心推敲,切忌  相似文献   

12.
充要条件,是数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寻找条件解题,要经常用它们.一般地说,用执果索因的分析法解题,应逐步寻找所需结果的充分条件,直到找的条件为题设或既知事实为止.用由因导果的综合法解题,应逐  相似文献   

13.
探索性题是开放型题的一种常见题,其常见题型有:从给定的题设探求相应的结论;由给定的题断反溯应具备的条件;改变题设或题断的某个部分,考察整个问题将会产生什么变化这类题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散和创造性能力有很大的教学价值.但这类题没有明确的结论,解题方向也不明朗,因此,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怎样很好地处理这类问题呢?可采用以下策略. 一、直接探求策略 直接探求就是从题设条件出发,执因索果,  相似文献   

14.
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解题过程的繁简程度,往往受制于解题途径的选择.善于从题目所具有的或隐含的特征中去寻找解题的切入点,不仅有利于提高解题决策的敏捷性,而且可以有效地优化问题解决的过程.下面从几方面阐述寻找解题切入点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习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离不开解题,有一些题目,在其解题过程的某一环节设有"陷阱",致使解题发生错误,作者从几个例题出发,分析了避免落入题目的陷阱.  相似文献   

16.
<正>所谓隐含信息就是指题目没有直说却隐藏在文字、式子或图形等信息中.这些信息常常巧妙地隐藏在题设的背后,不易被发现.隐含条件是解题思路中关键的因素,往往因没抓住而使解题一筹莫展,甚至很容易把解题思路引向歧途.因此解题者要善于寻找题目中的“蛛丝马迹”,从多角度,多方向,多层次去挖掘隐含条件,顺藤摸瓜,捕捉隐藏信息,往往可以迅速为解题提供关键线索,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本文举例说明数学解题中挖掘隐含信息的几种途径,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学数学中的各种解题方法,是数学的“双基”内容.让学生熟悉和掌各种解题方法,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途径.一般来说,数学题目基本上可分两类:一类是条件和结论是已知的.要论证它的合理性;另一类是已知条件求证正确的结论.数学问题的解法千变万化,有些属于直接解法,有些属于间接解法,有些方法又互相交叉.本文仅就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种常用方法作些浅析.  相似文献   

18.
<正>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求解数学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快速地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切入点找对了,可以顺利求解.那么,如何寻找解题的切入点呢?一是应该对题目的条件、结论、图形及隐含条件进行仔细全面的分析;二是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千万不能死板,要灵活,一个角度不行,就换一个角度试试.一般说来,找寻解题切入点的方法有:从题设条件出发找寻解题切入点,从题目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数学的解题中,学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把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都用上了,解题方法也是正确的,可最后的结果就是不正确.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解题时没能发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因此,学生在解答数学题时,必须认真推敲题目,找出隐含条件,从而顺利解题.  相似文献   

20.
<正>数学离不开解题,然而,题海浩瀚,变化万千,唯有总结解题方法,发现解题规律才能事半功倍.对于几何问题必须选择一个恰当的思维起点,才能使逻辑推理顺利通畅地由题设过渡到结论.本文以一道经典几何题为例,分析其多种思维切入点,供同学们参考.题目如图1,在ABC中,AB>AC,AD是角平分线,点E在BD上,且DE=CD,EF∥AB,交AD于点F,求证:EF=A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