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1月24日,巴老的母校南洋中学举行了“永远的巴金”纪念活动,同时,“阅读巴金,走近巴金”中学生征文活动也落下帷幕。整个活动由“文学巨匠”“敬爱的校友”和“缅怀与追思”三个部分组成。同学们通过阅读、话剧、朗诵、合唱等形式再现巴老的人生,感受着  相似文献   

2.
2004年11月25日是巴金老人的百岁生日,在社会各界给予巴老最诚挚的祝福时,世纪老人的他迈过了人生中最辉煌最严寒的岁月。在岁月的洗刷中,我们看到了巴老的坚贞的爱,执著的梦,不悔的信念,完美的人格。巴金是热爱青春的,青春是巴金的永恒话题,那是一种经历  相似文献   

3.
巴金先生去世,中国的学和思想界失去了一代宗。在对巴金先生的诸多纪念中,焦点大多集中在缅怀巴金的学成就和学活动,哀婉以“鲁郭茅巴老曹”为代表的学时代的终结,颂扬其在中国当代的道德象征地位。  相似文献   

4.
永远的巴老     
2005年10月17日19时06分, 一代文学巨匠巴金永远离开了我们。10月24日,巴金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前去哀悼的文艺界人士和普通群众达万人之多。下午4点,黑色的灵车在警车的开道下,缓缓驶出龙华殡仪馆。300多米长的列队群众默默地目送巴老远去。巴老的遗体火化后将和爱妻萧珊的骨灰一起撒往东海。近日,全国各地的群众以不同的方式来悼念巴金,纪念这位中国的文坛巨匠。  相似文献   

5.
在热烈庆祝巴金九十华诞之际,百花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中国人民大学著名学者张慧珠同志专著《巴金随想论》,这是我国迄今唯一的一部专门研究巴老《随想录》的学术论著,是九十年代巴金研究的最新成果。笔者认为,这部40万字的巨  相似文献   

6.
最美的情感     
看完巴金《随想录》中的《怀念萧珊》,我认识了另一个巴金先生,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血性男儿。文化大革命的风潮不仅刮倒了巴老,竞然还波及到巴老的妻子萧珊。于是,"黑老 K 的臭婆娘"和"牛鬼蛇神"的帽子劈头而来,关牛棚、写检讨接踵而至。在这危难之际,萧珊想的却是自己多受一点精神折磨,可以减轻  相似文献   

7.
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有一句朗朗上口的话:“鲁郭茅巴老曹”,这是指六位大师级的作家,分别是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他们中最长寿的是巴金,2005年10月17日逝世,是名副其实的百岁作家。  相似文献   

8.
2005年10月17日19时06分,一代文学巨匠巴金逝世。巴金一生的情感中都燃烧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尽热爱。他留下的财富,是26卷本的不朽著作和10卷本的精彩译著,更是高尚的精神境界和完美的人格力量。我们怀念巴老对中国文学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更怀念他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赤子之心。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巴金,纪念巴金。  相似文献   

9.
据《上海青年报》消息,在期盼的目光中,武康路113号巴金故居对海内外公众试行开放半年。那间谈笑有鸿儒的著名客厅,那个诞生了《随想录》的太阳房,那片巴金散步沉思的小花园,都在迎接每一个文学爱好者的驻足。事实上,在正式对外开放之前,巴金故居已经吸引了不少巴老的友人前  相似文献   

10.
“巴金赠书”流散的消息传出后,舆论哗然。我也因此联想起许多关于巴老和书的故事。巴老晚年除了写作《随想录》,创建中国现代文学馆,还有一件被他看得同样重要的大事,就是把他七八十年来苦心孤诣、铢积寸累的财富,即多达三万多册的图书、一万多册的杂志,毫无保留地无  相似文献   

11.
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6分,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在上海逝世……巴金走了,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傍晚。中国文坛的参天大树——倒下了……整个文坛为之黯然失色,为之黯然神伤。不是泪流满面,却有比泪流满面更加深沉、更加深切的哀痛弥漫其间。巴老为他心目中的文学奉献了一生,他的品格、风骨和激情,已  相似文献   

12.
赵兰英 《中学教育》2005,(7):101-101
1997年11月25日,巴金94岁华诞。华东医院外宾接待室,满屋的友人。“巴老,祝你生日快乐。”乘着一个空闲,我急步上前,握了下他的手,准备离开。巴老却唤了下我的名字。我回转身来,问道:“巴老,什么事。”他凑着我的耳朵说:“你的章我看了,写得很好。但是‘喀嚓’那个词用得不好。  相似文献   

13.
永远的巴金     
巴金先生百年寿辰。对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国文人,对有理想追求的读者,都是一个喜庆的日子。五十多年前读先生的书,想像中的作者形象高大而严肃。“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中国作家代表团访日,团长是巴金,我被任做秘书。第一次在这位大家身边工作,就出了个大漏子,刚到东京宾馆,就发现团长的行李不见了。到机场去找,机场说北京根本没运来这件行李。第二天一早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就要接见巴金和全团。巴老的衣服和准备送大平首相的礼品都在行李中。这下可把巴老女儿小林、翻译陈喜儒和我这个秘书急坏了。日中友协古川先生和我国驻日文化参赞听到后…  相似文献   

14.
聚焦     
《上海教育》2005,(11A):4-5
10月17日19时06分,一代学巨匠巴金永远离开了我们。我们怀念巴老,不仅仅因为他对中国学发展的巨大贡献,更因为他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0月24日,我乘坐3U8961次航班抵达上海浦东机场,参加了由《成都商报》《上海晨报》等单位组织的“见巴金爷爷最后一面”的活动。下午1时,我随团来到上海龙华殡仪馆。保卫人员得知我们是千里迢迢从成都赶来送巴金爷爷最后一程的代表,优先让我们守候在馆外。我们拉起“巴老  相似文献   

16.
巴老逝世后,《收获》载过一位客居海外的老妪回忆抗战陪都作家圈生活琐事的文章。她由靳以讲到巴金、曹禺、老舍……恨不得把那段重庆的锦绣日子,一缕缕地全给揪扯回来。  相似文献   

17.
巴老逝世后,<收获>载过一位客居海外的老妪回忆抗战陪都作家圈生活琐事的文章.她由靳以讲到巴金、曹禺、老舍……恨不得把那段重庆的锦绣日子,一缕缕地全给揪扯回来.  相似文献   

18.
大师与幼苗     
上海市荷花池幼儿园刘继萍小朋友到巴金爷爷家里作客,81岁的巴老亲切地与孩子交谈,勉励她从小好好学习,长大做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并写了“作一个诚实的孩子”的题词,赠给刘  相似文献   

19.
1990年秋天,张锲去中国作协杭州“创作之家”看望正在那里休息的巴老。临别前,他委婉地请求巴金先生给女儿苗苗题上几句话。没想到,先生竟然非常认真地写了一段发人深省的文学箴言:  相似文献   

20.
很平常的一天。今天和学生一起学的是《给家乡孩子的信》,巴金写的。巴老在信中谆谆教导,告诉孩子们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要孩子们珍惜时间。大家读着巴金爷爷的信,感动着,思考着。课文学完了,我在讲台前站定。扫视了一下所有的学生,当大家的眼神都关注我的时候,我说:“同学们,巴金爷爷一生留下了这么多伟大的作品.在年老多病的时候。还在想着珍惜时间.为社会多作一点贡献。我们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