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这里对文言語法只談一个极其概括的輪廓。分为三个方面加以叙述:(一)句子成分;(二)詞序;(三)单复数。 (一)句子成分上古汉語句法成分有两个主要的特点:第一是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詞;第二是第三人称代詞一般不用作主語。判断句,又叫做名詞謂語句,就現代汉語說,也就是“是”字句。例如“孔子是鲁国人”,这就是一个判断句,“是”字是判断句中的系词。在上古汉語里,这个句子只能是:“孔子,魯人”、“孔子,魯人也”或“孔子者,魯人也”,不用系詞“是”字。有人以为文言文里另有系詞“为”字、“乃”字等,那至少不是正常的情况。甚至在判断句中用了副詞的时候,依現代汉語語法应該认为这些副詞都是修飾系詞  相似文献   

2.
四教学注音字母,也要采用分析綜合法(一)“分析”和“综合”“分析”和“綜合”是語言教学的重要方法。語言教学的分析是把語言整体划分为一些小的部分,具体點說,就是教学生練習把說的話分成句子,把句子分成詞,把词分成音節,把音節分成音素。語言教学的綜合是依照語言规律把一些小的部分連成較大的部分,具体點說,就是教学生練習把音素連成昔节,把音節連成詞,把词連成句子,把句子連成話。  相似文献   

3.
汉俄两种語言的女字和语系是完全不同的,但在某些方面却又有着不少共同之处。如何区別它們的不同之点,从而消除汉語的干扰作用,如何揭示它們的相近似之处,发揮汉語的桥樑作用,在当前俄語教学中最好的办法还是采用对比教学法。究竟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較好呢?根据汉俄語的特点,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較: 語音方面,应当对比汉俄語語音系統相同与不同之点。如在教“X”的发音时,教师要比較汉語“h”的发音,說明二者的发音是相似的,但发俄語“X”的音舌部稍比发汉話“h”音时抬得高一些。又如这四个俄語元音,与汉語拼音字母A,O,u,l的发音也是相近的,其不同点是发俄語音  相似文献   

4.
幾年以來,學生在語文學習上雖然已得到顯著的進步,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最嚴重的是學生的語文基本知識十分貧弱,這可以概括為下列幾方面: 一、錯別字和書寫草率的現象:初中二年級張金鼎(三分成績),在一篇二百六十字的作文裏錯別字多達二十二個,高中二年級劉宗倫,在一篇三百四十字的作文裏就有十一個錯別字。這並不是個別現象。在學生所寫的錯別字中,有些錯得十分荒谬,如有的學生把「禮堂」寫成「裏當」,「陶醉」寫成「逃罪」,「尤其」寫成「又起」、「優起」,「埋頭苦幹」寫成「賣頭苦幹」。至於字跡潦草的情况,也是很嚴重的,我們從初、高中各年級各找一個班調查的結果,作文本中書寫較工整的僅佔百分之十二。二、語彙貧乏和用詞不當的现象:在語彙貧乏上,如高二一個語文常得四  相似文献   

5.
識字在低年級語文科究竟占什么地位?这是个十分重要的問題。弄清这个問題,对于提高目前小学語文教学貭量具有重大的意义。小学低年級語文科一直提“識字为主”“識字为重点”,似乎已經解决了識字在語文科的地位問題。其实,到現在为止,不論在理論上,教学上,教材編輯上,都沒有眞正解决这个問題。达对識字教学貭量的影响是很大的。最近我有机会到一个小城市和农村調查小学低年級識字教学貭量,看到低年級的識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学习了“小学語文教学大綱(草案)”,在思想上初步明确了小学語文科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儿童語言——提高儿童理解語言的能力和运用語言的能力。現在就我所教的一年級,結合学习,談談我在工作实踐中的一些体会。掌握识字、正音工具在識字教学以前,我用了四个星期的时間教学注音字母,使儿童初步掌握識字、正音工具。在教学中,我要儿童能讀准字音、記忆字形和練习拼讀。为了不使儿童对一些难讀的字音(如等)搞錯,我把字母編进短小而容易記忆的故事中来教。如教、兩个字母时,故事是这样編的:小菊家养了兩  相似文献   

7.
語音文字是傅播知識的,表达思想感情的。心里想什么,用語言文字表达出来,与所想的一模一样,使別人能够如实地了解所想的内容,这样的語言文字就算做到了“确切”。没有做到这样,不能言为心声,就是語言文字还运用得不够好,也就是还需要“修辞”。圍繞着“确切”这个要求,修辞教学(无論是傅授知識还是进行訓練)可以把以下四个方面看作重点:(1)詞义恰当,(2)配合妥贴,(3)句意明确,(4)情境協調。为了容易說明問題,这里先依次谈谈不合乎要求的一些情况。一、詞义恰当 語言是以詞为材料粗細成的。一个詞有一定的意义(多义詞在具体的句子里表示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就日语中“漢字”与“仮名”并存的特有现象,分析指出了其本源上的异同。其次,从功能以及构词方面对由汉字构成的“漢語”与日本固有的“和語”进行考察和比较。最后对汉语构成的句子以及和语组成的句子的特点,举例展开了分析,通过三方面的分析,旨在阐明“漢語”在日语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革語文教学,提高語文教学的質量,我部决定从1956年秋季起,中学、中等师范学校的語文科分漢語、文学兩科進行教学,并且使用新編的漢語課本和文学課本。但是,一方面,全部新課本不可能同时都編印出來,另一方面,有几个年級的学生还要补課(因为新課本的体系跟旧課本不同,必須补課才能銜接),因此,使用新課本就要有一个过渡的办法。現在把已經出版和正在編輯中的新課本內容,使用新課本的过渡办法等通知如下。 (甲) 漢語科: (一) 初中漢語課本共分六册,第一册第一編“緒論”和第二编“語音”;第二册第三編“文字”和第四編“詞彙”;第三册第五編“語法”(上);第四册至第六册包括“語法”(下)和第六編“修辞”。  相似文献   

10.
詞的概念在语文教学中,让儿童从实际上认识一些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掌握現代汉語中最基本的规律,以增进儿童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是小学语文课的基本任务之一。话由句子組成,句子由词組成,词由音节(字)组成:如:爸爸看报。/媽媽缝衣服。/哥哥写字。/姐姐看书。/弟弟拉小車。/妹妹抱布娃娃。这一段話,是由六个句子組成的。“媽媽缝衣服”这句,是由“妈妈、縫、衣服”三个詞組成的。“衣服”是由“衣、服”两个音节組成的。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語文課中教学毛主席著作存在的問題还很多,比較突出的是: 第一,脫离文章的思想內容和精神实质,专門在字、詞、句、篇章結构上打圈子。有不少教师特別爱在毛主席的語言特点上大作文章,篇篇都大讲語言特点和修辞手法,例如孤立地讲毛主席的語言特点是喜欢用設問句、反問句、“不但……而且……”的句式等等。  相似文献   

12.
平棠(上海市): 学生目前讀的是古典作品,作文又要用現代汉語,这中間是否有矛盾呢?有的人說:“只有好处,沒有坏处”;有的人說:“困难重重,写出的文章將成个四不像”。誰是誰非,不好簡單地說。現在談談我的看法。本来中学生作文中最普遍的問題是:無話可說,內容空洞;層次不清,用語不当;錯別字多,标点符号不会使用。最近又出現了不文不白的現象。我們当  相似文献   

13.
谈异读     
有些字往往有两个或更多的读音。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虽读音有异,而意义不变,称为“又读”字,这往往是书读和口读的不同,或者本为异读,后来約定俗成仅存一读;一种是异读即异义,义随音转,称为异义异读字。这里谈的是属于后者。教学和阅读时必須明了字的异读,这样才能正确地传授知识,才利于理解文意;而口头表达中更要使用正确,否則就有碍于相互了解语意,不利于交流思想,相互交际。异读字在古典作品中,尤其先秦古籍中数量特大,而现代汉語中也为数不少,常见的也有三百余字。我們必須重视这种語言现象,具备这方面的文字知识。现代汉語中的异读字,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韵母相同,而声母不同。例如:“长”字,在“长短”中读cháng,在“成长”“长幼”中读zhǎng;“重”字,在“轻重”中读zhòng,在“重复”中读chóng;“传”字,在“传記”中读zhuàn,在“传布”“传奇”中读chuán;“盛”字,在“盛饭”中读chéng,在“盛大”“姓盛”中读shèng;“弄”字,在“玩弄”“弄好”中读nòng,在“里弄”中读lòng。一种情况是声母相同,而韵母不同。例如:“落”字,在“落下东西”中读là,在“降落”“落后”中读luo;“露”字,在“暴露”、“露水”中读lù,在“露头儿”中读lòu;“核”字,在“核心”“核定”中读hé,在“杏核儿”中读hú“还”字,在“还要”“还不来”中读hai,在“还家”中  相似文献   

14.
小学語文科的任务是什么? 小学語文大綱草案的說明里这样規定:“小学語文科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儿童語言。”任务就是任务,为什么要提“基本”任务呢? 这有兩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小学語文科的任务不止一个,除了发展儿童语言这个任务之外还有别的任务。什么别的任务呢?一个是讓儿童获得关于自然、关于社会、关于生活的初步知識;一个是讓儿童受到品德上、感情上、意志上的薰陶培养,还有一个是推广普通話,促进汉語的規范化。发展儿童語言只是小学語文科的任务之一。一层意思是小学語文科的这些个任务,相互之間的关系并不是甲、乙、丙、丁地并列的,其中有一个是基  相似文献   

15.
苏教版“国标本”语文一年级上册,采取了拼音、识字“双线并进”的编排方法,编入了5课“认一认”。每课用四字韵语的方式安排了16个只识不写的字,最后又整合成“生字表(一)”(共80个字)。收入的字主要是部首字(共62个),因为兼顾到内容上的连类而及,也有少数不是部首字,如“衣食住行”的“住”,“坐卧立走”的“坐”、“卧”等。  相似文献   

16.
省編民办小学語文課本第一、二冊生字較多、較难,又是按单元編排的,怎样教学好呢? 下面談談我的粗淺看法。 (一)要妥善划分課时。一冊有“看图識字”“新三字經”两个单元,必須按班上大致程度划分課时进行教学。如教“新三字經”时,一堂課可以教四句,也可以教六句,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复习。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公安县楊厂区国胜民办小学,于一九五五年創办。学生有十五人,教师徐家庚,六十岁,教齡三十年。这个学校的学生,每年讀书十个月,完全采取“点背”的办法。一年級:識字教材有《跃进三字經》《农民三字經》《小学語文》一二册,写字教材(先认后写)有阿拉伯数字、汉字大写数字、識字数量按年齡大小有不同要求:五六岁小孩可識一百多字,七岁小孩可識二百字,八九岁孩子可識五百字,十岁十一岁孩子可識一千多字。二年级:識字教材有《語文》三、四册,写字教材有《百家姓》《四言杂字》二十四节气  相似文献   

18.
流年似水,岁月蹉跎,不知“不惑”将至,一只脚已经跨入中年的门槛。有时闲下来,喜欢“盘点盘点”30多年的人生经历,尤其是近20年的工作际遇,一次,竟莫名想起“平、上、去、入”四个字。这四个字是古音中的“四声”,把它“移用”到“我的前半生”中,似乎倒成了个人性格、志趣以及一段成长历程的专门写照。  相似文献   

19.
一为什么要加强英語口語的基本訓练列宁說: “语言是人类交际最重要的工具”,斯大林又说:“語言是工具、武器,人們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根据馬克思列宁主义导师們给语言所下的定义,很明显地,人們要进行交际,要进行斗爭,要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的目的,必須掌握語言。語言包括两方面,即有声語言和文字底语言。”有声語言在人类历史上是帮助人們从动物界划分出来,結合成社会,发展自己的思維,組织社会生产、与自然力量作胜利斗爭并达到我們今天所有的进步的力量之一。”从上面看起来,作为語言的組成部分的有声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发展社会生产,使社会继續生存的斗爭工具。有声語言就是本文所研究的对象——口語。口語在外語教学中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精通一种外語必須熟练地掌握該外国語的“有声語言和文字底語言”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口語和书面語。一个同时精通口語和书面语的人,才能顺利地、有效地进行交际和进行斗爭,只掌握語言的某一方  相似文献   

20.
轻声细语     
宁白 《阅读与鉴赏》2010,(12):57-57
走进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大厅,就看见几位穿浅绿中式服装的女子,双手持一块不大的牌,慢慢走动着,走近一看,牌上写着四个字:轻声细语。我顿时有悟,如是仅“轻声”二字,无非是告诫大陆游客,不要高声喧哗,而加了“细语”二字的四字词组,却成了一种语言姿态的引导,弥漫出了一种温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