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戴厚英的最富有代表性的五部知识分子长篇小说为研究视域,运用文本细读和典型人物心理分析的方法,从人物的心灵视角切入,分析知识分子的处境与命运及在特定处境中的心灵轨迹,综合考察作者笔下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理论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并领导革命开始,迄今已经走过90年历程,其历史轨迹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基本一致,历经早期探索、初步成熟、曲折发展、拨乱反正、创新发展和理论升华等阶段。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理论中国化的90年的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理论为指导,彻底摆脱在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上的"苏联式"机械模仿,科学认识和正确评价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作用,科学制定和认真落实党对知识分子的各项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3.
《宜宾学院学报》2015,(9):114-118
《活着之上》真实细腻地叙写了高校知识分子的成长以及当代青年知识分子在价值秩序重构过程中的努力和抗争,展现了中国当代传统知识分子的行为操守和精神面貌实质,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恪守良知的传统青年知识分子的行为和内心。作品在与历史文化名人的心灵对话中,体现了历史文化镜像中的信仰隐喻。在功利现实与价值理想的激烈碰撞中,中国当代传统知识分子因体会到巨大的价值悖论而产生心灵焦虑。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清朝政府的腐败,使得一些知识分子决心走出国门,寻求救民救国的真理。留学生群体复杂的心灵历程促使他们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主体。强烈的责任感和清醒的批判精神使留学生群体在中国新文化运动酝酿、发动的过程中,起着先锋、媒介、启蒙者和领导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知识分子在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新时期,能不能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盛衰和现代化历程.要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湘西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历程中的主体之一,他们在革命斗争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革命军事战争、妇女解放运动、统一战线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湘西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群体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历程中的地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爱的庄园》是一部海外华人家庭散文集,作者子毅、国英、汝文、怀宇,分别出自一个家庭的丈夫、妻子、儿子和女儿。《爱的庄园》是一部“爱的颂歌”,浓缩了大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和移民海外的心灵历程,具有“和而不同”的散文风格,为研究海外华人家庭、社会与文学提供了一个有代表性的文本。  相似文献   

8.
钱理群的文学批评,从探寻作家心灵世界开始,进行知识分子精神历程的研究,揭示人的生存困境,并提炼出"典型意象/历史细节"的文学史研究方法。这当中体现了一个研究者坚守自我的"诗性追求"。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的哲学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各个国家在各个时代的哲学历程 ,既是对这个国家在该时代的历史进程的理论表征 ,又是对这个国家的人民在该时代的心灵历程的理论表征。因此 ,在世纪之交反思当代中国的哲学历程及其所蕴含的哲学逻辑和它所预示的哲学未来 ,应当是中国哲学界的一项历史使命。从总体上看 ,当代中国的哲学历程可以概括为从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到开放性地理解哲学再到创造性地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 ;这个哲学历程正是以理论形态表征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和当代中国人的心灵历程  相似文献   

10.
近现代以来,知识分子与大众传媒结下了亲密关系。回顾传媒发展的历程,不论东方西方,自近代媒体成型以来,知识分子与媒体的联姻现象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在中国,追溯中国新闻史,现代大众传媒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变,为有识之士的立言和发声提供了良好的场域。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观中国化缘起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其实质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观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情况以及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制定正确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不断产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观的过程。依据中国共产党探索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观中国化的成熟程度,其演进历程可划分为早期探索(1921.7-1934.12)、初步成熟(1935.1-1949.9)、曲折前进(1949.10-1976.9)、拨乱反正(1976.10-1982.8)和创新升华(1982.9至今)等五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一代青年的灿烂青春——评杨沫的“青春三部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文学史上,不乏才华卓具的女性作家,但没有一位女作家象杨沫这样,毕三十余年之心血,以一百三十万字的宏篇巨著,细腻而生动地描写一代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共赴国难的人生征途和心灵历程,完成了她为之奉献了半生精力、心血和热情的“青春三部曲”——《青春之歌》、《芳菲之歌》与《英华之歌》。这是杨沫对中国文学、特别是对中国女性文学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3.
庄子的哲学追求自由自在的心灵、无功利的审美、超越有限的自我,庄子用他自己独到的视界,给后世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打开了一个新的可供心灵栖息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小说《在酒楼上》讲述了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但小说文本深层却体现了鲁迅对现代知识分子生存境况、心灵矛盾、精神历程的思索.这使得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意象等都染上了某种"寓意"色彩.  相似文献   

15.
论王蒙的西部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蒙以新疆生活为题材为背景的西部小说,在其全部小说创作中占有很大比重,是作家在新疆16年生活体验的学硕果,不仅有着重要的艺术开拓意义和创新价值,更是记载中国一代受难的知识分子心灵史的本。本从社会意义、人物形象、化内涵、艺术探索和心灵历程等五个方面,对这批西部小说作了比较深入的论析。  相似文献   

16.
丘逢甲的生命历程仅仅 4 9个春秋 ,但他处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国内政治风云突变的中国近代 ,他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实现了人生的三次转变。即由传统知识分子向近代爱国知识分子的转变 ;由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向资产阶级维新派及革命派知识分子转变 ;由投笔从戎 ,武装抗日保台向坚持实施“教育救国”的转变。丘逢甲的经历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发展、变化的浓缩。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当代文坛,王安忆素以主题多元著称。但对于“漂泊”主题的书写却一直贯穿她的整个创作历程。一方面,她在对众生漂泊经历的书写中,追问着人类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在对现代人心灵漂泊困境的关注中表达着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漂泊虽然是人类永恒的命运,但漂泊者们却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实现精神上的超越,这也是王安忆小说漂泊主题的审美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毛蒙 《文学教育(上)》2008,(19):100-101
近现代以来,知识分子与大众传媒结下了亲密关系。回顾传媒发展的历程,不论东方西方,自近代媒体成型以来,知识分子与媒体的联姻现象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在中国,追溯中国新闻史,现代大众传媒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变,为有识之士的立言和发声提供了良好的场域。我国一直有“同人办报”、“文人论政”的传统,报纸与非学术杂志等大众传媒是知识分子传达自己思想的重要渠道,也成为社会文化生产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9.
作为《北京人》和《云雀》的主体意象,鸽子和云雀分别代表了作家各自的情感倾向和使命意识,鸽子是20年代出走之声的继续,但并非历史简单的回声,它拖着历史沉重的身影,咀嚼着传统文化的酸甜苦辣,徘徊着知识分子留恋与割舍的复杂情怀:云省则如轻装的勇士,面向未来,寻找知识分子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独立地位与历史使命,在这些充满文学魅力的戏剧意象的北后,是充满文化魅力的知识分子的心灵历程。  相似文献   

20.
何其芳延安时期的诗歌创作,一扫冷艳凄绝的梦幻色调,讴歌战斗的青春,礼赞崭新芳芬的新生活,不但颂扬了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而且展示了知识分子曲折进步的心灵历程.在艺术上,突破格律和音韵的束缚,由绮丽雕饰走向朴素明朗和自然,这不仅是诗体形式的解放,也是诗人心灵的解放,架通了艺术与人民之桥,使诗歌更加贴近人民,这是何其芳对现代诗歌艺术的又一贡献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