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京举行敦煌艺术展赵声良作为敦煌研究院建立50周年纪念活动之一,以“沙漠中的美术馆——永远的敦煌”为题目的敦煌艺术展览于1996年10月26日在东京都美术馆拉开了帷幕。本次展览是由中国敦煌研究院、日本东京都美术馆、朝日新闻社、朝日电视台联合举办的,中...  相似文献   

2.
沙之聚     
千里河西,十日陇上之行的最后一站——敦煌。 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我明白,却不能说。其实心里惦念了很久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 人说在清朗干爽的风天,傍晚时分,在山脚下能听见沙子呜呜的鸣响。伴着月牙泉汩汩的水声,这鸣沙山就是沙漠中的音乐之城。  相似文献   

3.
沙之聚     
千里河西,十日陇上之行的最后一站——敦煌。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我明白,却不能说。其实心里惦念了很久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人说在清朗干爽的风天,傍晚时分,在山脚下能听见沙子鸣鸣行鸣响。伴随月牙泉汨汨的水声,这鸣沙山就是沙漠中的音乐之城。  相似文献   

4.
复活的蜥蜴     
在敦煌莫高窟的沙漠中旅行时,妻无意中发现了一条通体血红的蜥蜴。其时,这个身长不足十公分、当地人又称作四脚蛇的小生灵,正仰头张口爬伏在一丛荆科植物下,一双小眼炯炯地盯视着一片叶子上一颗欲滴未滴的露珠。  相似文献   

5.
月牙泉     
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鸣沙山、月牙泉与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二绝”。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着我和表哥从广州坐火车,一路奔腾向西北,出游西安、敦煌。到了敦煌,我们首先找地方住下来。敦煌是一座古都,有许多名胜古迹,尤其是月牙泉,海内外的游客都称赞它是沙漠中的一盏明灯、一轮月  相似文献   

6.
沙之聚     
千里河西,十日陇上之行的最后一站。——敦煌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我明白,却不能说。其实心里惦念了很久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人说在清朗干爽的风天,傍晚时分,在山脚下能听见沙子呜呜的鸣响。伴着月牙泉汩汩的水声,这鸣沙山就是沙漠中的音乐之城。血红的夕阳隐去山后,天空纯金一般烁亮。鸣沙山从尘埃中静静显露,眼前一片混沌的金黄。天低了地窄了原野消失大海沉没,唯有这  相似文献   

7.
沙之聚     
①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其实心里惦念了很久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②血红的夕阳隐去后,天空纯金一样烁亮。在山脚下能听见沙子呜呜的鸣响伴着月牙泉汩汩的水声,这鸣沙山就是沙漠中的音乐城。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常德地区的自然灾害种类繁多,影响各异。然而在这些自然灾害中,发生最为频繁危害最为巨大的莫过于水灾。民国时期常德地区的水灾频繁发生,不同地区发生的水灾类型不同,如环洞庭湖区多发江洪灾,山地多发山洪灾,洪水发生的原因各异,涝灾的发生往往与江洪灾、山洪灾同时发生,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水灾的发生带来巨大的破坏力,往往造成人畜死亡、房屋冲毁、垸田冲溃,从而造成农作物减产绝收,严重影响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因此考察民国时期常德的水灾对于在当今常德地区的建设过程中减灾防灾,保障人民的生活、财产和生命安全,具有积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贵州水灾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民国时期,贵州水灾发生频繁,这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导致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遭到严重威胁和巨大损失。对此,国民政府和贵州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对灾情进行救治,这对灾区人民的生活和生产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水灾救治进行研究,总结出水灾救治的一系列办法,从而为贵州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灵验的三个灾难预言 当水灾和火灾都准确发生之后,一时间,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儿了。  相似文献   

11.
辽阔祖国的大西北,绵亘在甘肃河西走廊,能通往地中海的古丝绸之路的咽喉——敦煌,是沙漠中的绿洲。 莫高窟蕴藏着震惊世界的艺术宝藏:五万多平方米的壁画,两千多尊彩塑雕像,五座唐宋檐木构建筑,还有那分散流落在世界各地的五万多件藏经洞文物。敦煌的美名犹如  相似文献   

12.
生命的坚持     
在敦煌莫高窟的沙漠中旅行时,我无意中发现了一条通体血红的蜥蜴。那会儿,这个身长不足10厘米,被当地人称为四脚蛇的小生灵,正仰着头张口爬伏在一丛荆柯植物下,两只小眼睛炯炯地盯着叶片上一颗欲滴未滴的露珠。  相似文献   

13.
根据水灾发生的特点,本文提出确定水灾风险区,并对风险区在不同频率的水灾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等项进行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要有针对性地实施抗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4.
复活     
在敦煌莫高窟的沙漠中旅行时,我无意中发现了一条通体血红的蜥蜴。其时,这个身长不足十公分,当地人又称作四脚蛇的小生灵,正仰头张口爬伏在一丛荆科植物下,两只小眼炯炯地盯视着一块叶片上一颗欲滴未滴的露珠。  相似文献   

15.
复活     
在敦煌莫高窟的沙漠中旅行时,我无意中发现了一条通体血红的蜥蜴。其时,这个身长不足10公分,当地人又称作四脚蛇的小生灵,正仰头张口爬伏在一丛荆科植物下,两只小眼炯炯地盯视着一块叶片上一颗欲滴未滴的露珠。  相似文献   

16.
敦煌文学与周边民族文学、域外文学关系述论张先堂(甘肃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作为产生、流传和保存于敦煌这一我国古代多民族聚居地区的边陲重镇和古代丝绸之路上中西交通的重要文化集散地的文学现象,敦煌文学与周边民族文学、域外文学都曾发生过相当密切的联系,研究...  相似文献   

17.
复活的蜥蜴     
在敦煌莫高窟的沙漠中旅行时,妻无意中发现了一条通体血红的蜥蜴。其时,这个身长不足十公分、当地人又称作四脚蛇的小生灵,正仰头张口爬伏在一丛荆科植物下,两双小眼炯炯地盯视着一片叶子上一颗欲滴未滴的露珠。“好可怜啊!”妻叹息一声,  相似文献   

18.
驰名中外的敦煌石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艺术宝库。它象一颗颗明珠,镶嵌在祁连山下的沙漠中,闪烁着奇异的光彩。敦煌石窟,共有五百五十多个,是从南北朝时期前秦苻坚建元(公元三六五年)以来的一千五百多年中,各个朝代陆续开凿的。这些石窟,集中地分布在四处:敦煌城南的莫高窟(又称“千佛洞”),敦煌城西南、党河北岸的西千佛洞,安西县南的榆林窟(又称“万佛峡”),以及位于西千佛洞和榆林窟之间的水峡口小千佛洞。在这四处石窟中,保存着各种式样的彩塑佛象三千多尊,各种内容的壁画五万多平方米。其中,莫高窟的规模最大,仅此一处,就有石窟四百九十多个,彩塑二千一百多尊,壁画四千五百多平方米,集中地代表了敦煌石窟中文化艺术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19.
对敦煌学文献归类的探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敦煌学的认识,探讨这一交叉学科的献归类,从敦煌学的定义、概念以及分类实践加以分析,对涉及一般敦煌学、领域敦煌学(敦煌宗教、敦煌学、敦煌史地、敦煌艺术等)的献在《中图法》中的归类作了辨析.  相似文献   

20.
复活的蜥蜴     
在敦煌莫高窟的沙漠中旅行时,妻无意中发现了一条通体血红的蜥蜴。当时,这个身长不足十公分,当地人又称作四脚蛇的小生灵,正仰头张口趴伏在一丛荆科植物下,两只小眼炯炯地盯视着一片叶子上一颗欲滴未滴的露珠。"好可怜啊!"妻叹息一声,伸出长长的遮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