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国防治“非典”的斗争中,许多记者冲到第一线,用他们的职业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据《中华新闻报》4月25日报道,2月13日,《新快报》摄影记者王小明因1月到广东中山近距离采访“非典”病人被感染而病情发作,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已经治愈出院恢复工作。他在病中还想着他见过的其他病人,“在病床日记里他这样写道:‘其实我一直不以为然……但当我想起那次在中山采访时看到病床上那位小姑娘,当时她躺在床上剧咳不止,整个身体在咳嗽中颤抖,面带泪水,表情痛苦。想到这里,我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网民发帖评论道:“这和…  相似文献   

2.
3.
[事件回放] 5月20日,《楚天都市报》报道了该报记者调查武汉市洪山区某村主任违规摆宴遭到围殴一事.湖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省记协)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强烈谴责殴打记者、妨碍记者正常采访的行为。  相似文献   

4.
“出镜记者”一词是个舶来品,在《辞海》、《现代汉语词典》中,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解释。在英文资料中,“出镜记者”原文为:“Onl-camera correspondent and reporter”,直译过来就是:上镜的通讯员和现场记者。从字面上看,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是要出镜头,二是要准确报道新司事实,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新闻记者首先直接通过荧屏向观众报告新闻。  相似文献   

5.
交出一篇今日新闻,好一阵轻松。然而,今日复今日,就象喜剧大师卓别林扮演的那个敲旋转的机器搅得不知所从的人物,随着快节奏的进行,已经由不得自己……这比喻只适用于我。不幸,圈内的同行直呼我为“会议记  相似文献   

6.
看了今年《新闻战线》第5期毛志远同志写的《“告记者”两面观》一文,本人感慨颇深。故也想就个人体会谈谈对“告记者”的一点浅见。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先后在所在新闻单位主持近10年的财贸报道。财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业服务业、工商管理、物价等。因同市场和人民生活打交道,牵涉舆论监督的领域比较广,搞的批评报道也就多些。近10年来,经我参与和直接主持的批评报道达百余起,其中重大  相似文献   

7.
说起刘一达,虽然未曾见过面,但在晚报上,自己却经常“见”到他。一达的那些“大块头”连载,写得有深度,这文稿的背后,是奔波的艰辛,是付出的劳苦,是一名新闻记者的敬业精神。首届百佳新闻工作者评比颁奖,刘一达榜上有名,在此向他致以诚挚的祝贺。 当选“百佳”,他当之无愧,其最大的一点是敬业精神。在晚报上,他的文章多,质量也是上乘的。写的题材多是读者关心的问题,以事论理,人们爱  相似文献   

8.
看了今年《新闻战线》第5期毛志远同志写的《“告记者”两面观》一文,本人感慨颇深。故也想就个人体会谈谈对“告记者”的一点浅见。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先后在所在新闻单位主持近10年的财贸报道。财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业服务业、工商管理、物价等。因同市场和人民生活打交道,牵涉舆论监督的领域比较广,搞的批评报道也就多些。近10年来,经我参与和直接主持的批评报道达百余起,其中重大的、比较有影响的报道有几十起。纵观这些报道,总的来说,还是正确地在报纸上开展了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9.
做记者,出名容易“成名”难。因为,既然是干记者,发稿就相对容易一些,当读者打开报纸,你的大名就会经常出现在他们的眼帘,久而久之,你就出名了。想“成名”则难上加难。这是因为,名记者不仅要有高的知名度,还要有很高的美誉度;而美誉度的获得,靠的是作品——要让读者看到的每一篇“大作”,都要超出他们的期望值。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技术的发展,媒体业态也发生了颠覆性的质变,全媒体时代造就了"全民记者",面对每天海量的信息,媒体记者原有的坚固阵地,似乎无法抵挡这次大潮的冲击。然而,全民记者收集和发布信息的随意性、非专业性和个人倾向性,导致我们获得信息更加便捷的同时,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娱乐新闻成为饱受诟病的低俗化"重灾区".翻开报纸或是登录网站,五花八门的娱乐新闻铺天盖地,明星的隐私、绯闻占据了相当多的篇幅.这些娱乐新闻或低级趣味,或捕风捉影,或恶意炒作,或弄虚作假,多年来一直屡禁不止,在各界的抨击中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娱乐新闻成为饱受诟病的低俗化“重灾区”。翻开报纸或是登录网站,五花八门的娱乐新闻铺天盖地,明星的隐私、绯闻占据了相当多的篇幅。这些娱乐新闻或低级趣味,或捕风捉影,或恶意炒作,或弄虚作假,多年来一直屡禁不止,在各界的抨击中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难想象,随着娱乐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把娱乐新闻当作了“看点”、“卖点”。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0月15日,《京华时报》报道了该报记者用260元购买一张面值2336元的高级仿真医院门诊发票的过程;11月4日,《羊城晚报》又报道了两记者假冒替考者,骗取替考公司办得各种替考假证参加替考的情况。近年来。这类“记者做卧底”的报道频繁出现在媒体上,而且颇受受众欢迎。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大力实施新一轮"市场化"改革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媒体记者的职业操守建设,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践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10年前,每当与人第一次见面交换名片的时侯,对方常说的一句话是:“真年轻呀!”这两年,同样的场合,听到的话却是:“看着很年轻。”多了“看着”二字,使人顿感时光流逝之快。对新闻记者来说,时间是最为宝贵的。要为大众提供不知而欲知的新闻,记者必须“先知”。如何“先知”?只能“早起”。“早起”做什么?到新闻发生的现场,到社会生活的前沿,到人来人往的地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去将大众不知而欲知的新闻发掘出来,采写出来,发表出来。  相似文献   

17.
如果你不想被人遗忘 2005年的记节,新闻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11月8日,在京西宾馆举行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表彰大会隆重而热烈,172名受表彰和历届范长江、邹韬奋新闻奖获得汇聚一堂,分组交流,过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自己的“节日”,对新闻界来说的确是“极一时之盛”。  相似文献   

18.
记得在一次新闻工作者的培训班上,一位副教授讲到合格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时说:记者要有"过人的思想"。他所说的"过人的思想",应该是近似于新闻敏感性,而且是超常的敏感性。我很赞同这位副教授的见解。记者要有"过人的思想",反映了新闻这一职业对从业人员的特殊要求。说明记者应当具备一种敏锐地发现和判断一件事物新闻价值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要超于常人,而且在某种情况下要超  相似文献   

19.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采访技巧是极为关键的一项专业技能。在进行众多新闻活动的过程中,善于运用高超的采访技巧,才能获得更多宝贵的新闻线索与资料。因此,锻炼自身的采访技巧,增加新闻采访的成功率,已经成为新闻工作者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新闻记者只有掌握了采访技巧,采访时才能得心应手,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写出好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记者的“跑”是采访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完成好报道任务,在“跑”的过程中还必须解决往哪里跑以及“跑与看”、“跑与想”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纷繁迷离的现实社会,记者究竟应该“跑”向何方呢?我在几十年的新闻实践中寻到的具体答案有二。一是跑到群众中去。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其前途也在群众。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采访到有意义的新闻。范长江谈到他的采访经验时说过这样的话:“一个记者应该在群众中生根,应该到处都有朋友。现在有些记者去访问,有点类似办官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