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语文老师,你会作文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老师,你会作文吗?这是一个“可笑”的疑问,但又是一个需迫切提出的问题。一般而言,一所学校,最会写文章的应该是语文老师。  相似文献   

2.
汤光远 《师道》2006,(4):44-45
听课,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听课的方式方法如何,将影响着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听课又是评课的前提,只有认真听课才能进行客观地评课。新课程强调教师要互相听课,目的是让教师通过听课,达到互相交流,取长补短促进教师自我反思,以此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但笔者发现许多老师对听课产生了误区,主要表现在:对听课的内涵不甚理解,以致于不知道听什么、要怎样听;思想不够重视,把听课当成一种任务来完成以致于出现马虎应付者有之,做其他事情者有之,只当“记录员”者有之,完全失去了听课的效果,达不到听课的目的……种种现象表明,要提…  相似文献   

3.
刘斌 《考试周刊》2011,(64):54-55
听说以前的一个同事在外开了个写作辅导班,不禁大吃一惊。有一次看他写的教学总结,感觉思维紊乱有拼凑之嫌,言之无味且语言呆滞。再联想到他平日的作文教学,无外乎就是讲些如何开头,如何结尾,如何点题诸如此类写作技巧的东西,通堂“现代八股文”写作教学课。没想到他居然敢办写作辅导班,只能佩服他的“敢唱就会红”的精神。 说实话,一个语文教师不会写文章是件可怕的事.就好像数学教师不会解数学题一样可怕。  相似文献   

4.
沈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刚刚走上教育岗位的青年教师,近日,在教学实践中碰到了一件让我头痛的事: 那天,我准备用情境教学法上说话训练课<转告>--课前,张老师佯装找不着我,于是,让我班学生转告我一件事:"星期六,请陆老师到她家附近的书店里替我买一本<格林童话选>."上课了,我刚一走进教室,大家就七嘴八舌地叫嚷起来:"陆老师,张老师让你……"我暗暗高兴:"刚才同学们把张老师的话告诉给我听,这就叫‘转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时,一位调皮的学生气呼呼地说:"原来,陆老师串通好了张老师来骗我们!"紧接着,其他学生也小声嘀咕起来了……  相似文献   

5.
学生是在错误中长大的。因而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既不能放任不管.又不能过于苛刻,关键是教师在批评时要讲一点艺术,帮助学生轻轻松松地走出错误.快快乐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期望效应是影响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的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让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教师期望可促使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师生之间良性的心理互动。  相似文献   

7.
在市里组织的新课程培训会和我校教坛新苗选拔赛上,我有幸听了五节公开课。新老教师不同风格的观摩课,让我收获颇丰。可惜的是,在有些教师的课上,阅读成了名家的专利(录音代替了学生琅琅的书声),黑板成了可有可无的装饰品(有一个教师一堂课上下来,居然没有在黑板上写过一个粉笔字),只是不停地点击鼠标,在学生和听课教师的眼前,一张张强烈冲击视觉的幻灯片轮番上阵,粉墨登场,俨然成了课堂的主角。  相似文献   

8.
我们区进行语文优秀教师考核时,为了增强可比性,规定九位考核对象都教同一篇课文:孟郊的《游子吟》,统统借班上课。笔者作为评委之一,总体感觉是:教师教学方法新,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本身的语文素养都不错。然而,这么一篇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竟没有一节课让学生为之动情尽管老师一遍又一遍地引导学生朗读那个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尽管老师努力启发学生回忆母亲对自己的浓浓关爱,学生们确实也讲了一些,诸如:自己病了母亲半夜里将我送往医院治疗、把最好的食品留给孩子吃等事情,但所有评委都觉得没有一节课让学生真正进入课文描写的…  相似文献   

9.
既然选择了从教,就会满怀教好书、育好人的信心,就会想把自己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付诸实施。可是,当真正走上工作岗位,你就会慢慢发现,眼前的好多事情都不如原先想象的那么美好,那么浪漫,甚  相似文献   

10.
随着赵本山的小品《卖拐》的成功上演,“忽悠”一词很快成了流行语,意思相当于蒙骗,哄骗,而《现代汉语词典》中它的意思是方言,表示晃动。似乎和流行语的意思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实际生活当中,它也常常被人用来自谦,表示自己水平不高,使别人受了蒙骗的意思。  相似文献   

11.
在很多教师眼里,家访是一件最简单不过的事情,无非就是到学生家访问而已。可是,亲爱的老师,您会家访吗?您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家访吗?您了解家访的真正意义吗?您知道家访访什么吗?您知道家访有哪些禁忌吗?您知道一次成功的家访流程应该是怎样的吗?  相似文献   

12.
用这句话向我将了一军的,是我十我年前的学生王晓丽。正是由于那一次当人人出丑,使我横下心来,大练“背功”,以至敢于和学生进行背诵课文比赛。也正因为如此,十多年来,我的“背功”征服了学生,赢得了学生的信赖与效仿,致使我的语文教学成绩在全校乃至全县一直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13.
张建霞 《考试》2009,(7):32-32,21
在大力提倡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今天,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当静下心来读几本书,读几本教育理论专著,读几本教育心理学著作,多诵读点唐诗宋词,多看几本文学名著,广泛涉猎,博古通今,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科学发展。这样,自己有了“一桶水”“一缸水”,当课堂上需要你讲的时候,需要你散发开去的时候,你才能居高临下、左右逢源,才能讲得精当、出神入化,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  相似文献   

14.
钱伟 《贵州教育》2012,(11):25-25
近一段时间,上四年级的儿子常常向我炫耀他被老师表扬的事,看他那神采飞扬的样子,比我给他买一个梦寐以求的“溜溜球”还高兴。我问儿子:“是什么事老师表扬了你?”他说一次是他帮助同学扫地,另一次是拾到5角钱交给了班主任老师。听后,我非常钦佩儿子的老师不失时机地表扬和赏识学生的做法。同时,也引起我在教育教学中对赞赏学生这一课题的探究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严卫林 《师道》2006,(7):13-13
上个学期,我举行了“笑傲挫折”的主题班会。突然,有学生像吃了豹子胆似的杀了出来:“老师,你会笑吗?我总觉得初中老师不会笑,尤其是你,我们从未看到你在我们面前露出半点笑容,我们曾经怀疑过你压根儿就不会笑。”不是吗?为了给学生一种威严感,让他们对我服服贴贴,我一直恪守一个自认为是颠扑不破的“真理”,那就是:对学生不能亲近,必须保持距离;对学生只能板着脸,不能称兄道弟;必须要让学生无条件服从,说一不二。否则,如果允许学生讨价还价,他们就会爬到你的头上。为此,我从不与学生多说一句话,在学生面前从来都是不苟言笑。学生也从来不肯…  相似文献   

16.
教师节又到了。照例.作为一本中学生杂志,我们又要关注一下“师生之间的那点事儿”了。可是,这次说一个什么样的话题呢?“师恩”、“新新教师”、“麻辣教师”,包括“师生大战”,甚至“师生恋”……在这些年里,似乎我们已经把该做的都做过了……  相似文献   

17.
张娟 《教育文汇》2003,(10):33-33
请看一例师生的对话。“上学真是无聊透了。”“怎么回事?”“我实在看不出我学的知识有什么用?”“现在看不出来,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有同样的想法,可是现在觉得那些知识挺有用的,认真学吧。”“我已经学了十几年了,难道那些导数、微分在卖服装上用得着吗?”“卖服装,开什么玩笑?”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提到“感悟”一词,并特别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很多老师在课文结束时都爱问:“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的确,设计这样的环节能使学生更好地感悟文本,甚至能使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发展。但老师如果引领不当或者老师对学生的问题束手无策,反而适得其反:下面先引用特级教师王崧舟在一次讲座中谈到的两位教师同讲古诗《江雪》的不同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有人曾把语文老师的事业比成是一棵树,那么,书籍便是滋养这颗树的一片沃野了。20多年的语文教学经历让我深深地感觉到,阅读是语文老师的头等大事。腹有诗书,下笔千言,读书对一名语文老师业务素质的形成和内在气质的形成至关重要。语文老师阅读的书籍越宽泛,知识就越丰富,对语文文本的解读也就越深刻,学生也会愈发地喜欢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爱读书、能读书、会读书,前提是语文老师首先是一个阅读者.  相似文献   

20.
董新霞 《山东教育》2004,(28):14-15
在三尺讲台上摸爬滚打六年了。这六年磨练了我,我读了不少书,学了不少知识。但我从孩子们身上学到了更多。有时候不起眼的一句话,我都会细细咀嚼,直到品味出其中的滋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